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壽山石逆勢飛漲:從4000萬元到4億元

中國文化報
陈礼忠 黄金季节 石种:老岭石 陳禮忠 黃金季節 石種:老嶺石
□□   本報記者 黃輝 
  「萬朵云霞幾度攀,珠光寶氣絕人寰,風靡皖浙千家刻,功在印壇是壽山。」現代著名金石家錢君陶曾如此評價壽山石在篆刻藝術史上的功績。在中國「三大印石」中,壽山石中的田黃石、芙蓉石位居其二。2006年,壽山石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日,在四川成都舉行的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年會上,福州市被正式授予「中國壽山石文化之都」,壽山石獲得了更大範圍的認可。在藝術品交易市場上, 壽山石拍賣市場的總成交額從2009年的4000多萬元迅速增長到2011年的4億多元,以平均20%以上的年增長幅度吸引著收藏愛好者。
  皇家御用 文人情懷
  壽山石主要產於福建省福州市,採掘歷史已逾1500年,一般分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類,品種多達上百種,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田黃石、芙蓉石、荔枝石等幾類,曾有人以「田黃雍容,芙蓉嬌羞,荔枝晶瑩,善伯文雅」來形容壽山石變化多端,珍貴奇特。
  在種類繁多的壽山石中,尤以田黃石與芙蓉石最為珍貴,由於黃色是皇家專用色,田黃石更被稱為「石中之帝」。田黃石因產於田底,又多現黃色,故稱為田坑石或田黃。目前,在拍賣市場上高價成交的壽山石大都是田黃材質的。
  明清時期,尤其是清代的幾任皇帝都對壽山石鍾愛有加,壽山石因此成為宮廷御用品,以壽山石作為篆刻材料的風氣尤為盛行。據史料記載,雍正時壽山 石已納入官府徵稅範圍,壽山石雕刻因材施藝,印章的鈕飾更加精緻多樣,出現了印章、文房用具、人物、動物及金玉鑲嵌等類別。最喜歡用壽山石製作印章的非乾 隆帝莫屬,乾隆帝擁有的田黃石印章近千枚,現藏於故宮(微博)博物院、大名鼎鼎的《田黃三鏈章》就是其中較重要的一枚,該印是在一塊田黃石上刻制,並由兩根鏈條連接起來的三顆印章,技藝高超,堪稱國之瑰寶。
  在這一時期,也出現了壽山石雕刻藝術史上的兩個重要人物——楊璇和周彬。楊璇,是明末清初最為傑出的壽山石雕刻巨匠,以善制鈕雕及人物圓雕而聞 名,有鬼斧神工之美譽,雕刻題材廣泛,諸如觀音、羅漢、動物形印鈕皆為其所擅長。與楊璇同時期的周彬,擅長人物雕刻,尤精於印鈕製作,為清初制鈕第一高 手,現故宮博物院藏有其所制人物及印鈕。
  民國時期,印章收藏之風極盛,專門收藏印章的藏家輩出,以壽山石刻印風行一時。壽山石章潔淨如玉、柔而易刻,備受書畫家、篆刻家的賞識,如吳昌碩、齊白石等著名書畫家,都對壽山石鍾愛有加。
  這一時期,福建出現了多位聲名顯赫的壽山石雕刻大師。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東門派」代表人物郭懋介和「西門派」高手林清卿。郭懋介以雕刻薄意而 著稱,擅刻人物圓雕及浮雕,兼工篆刻、書畫,作品題材廣泛,技法上得師法而有新意,文學藝術底蘊深厚,融詩書畫篆於一爐。林清卿師從壽山石雕高手陳可應, 開創薄意雕刻,其作以畫法行之,以印章文玩用具為主,自出新意,成為譽滿榕城的薄意雕法大師,被稱為「西門清」。
  由技而藝的當代昇華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壽山石行業逐漸恢復生產,也開始出現順應時代需求的作品,傳統工藝得以創新,出現了新的面貌。90年代之 後,具有學院背景的年輕藝術家逐漸成為壽山石雕創作的主力,這些藝術家既有藝術學院的功底,又吸收了傳統工藝,創作出很多不同於前代的作品。
  比如,致力於薄意雕刻的藝術家林文舉,自幼隨其父林其俤學習薄意雕刻,以傳統風格為主。而與其同時代的林飛,作品則呈現出濃郁的學院風格,他的作品將現代美術與傳統工藝相融合,具有鮮明的現代感,他用現代雕塑手法和題材為壽山石注入活力,開創了壽山石雕新的領域。
  陳禮忠的壽山石雕則完全脫離了傳統的壽山石工藝,他師從以傳統體裁創作為主的馮久和,摒棄唯石材論,以普通的石材進行創作,化腐朽為神奇。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曾這樣評價他的作品:「從陳禮忠的作品裡,看到了作者在他所塑造的審美世界裡像國畫一樣的濃郁韻味。」
  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潘驚石介紹,當代壽山石創作工藝、技法和題材已呈現出非常多樣化的面貌。潘驚石表示: 「當代藝術家深挖壽山石材質本身的價值,發展出兩大主流:一是傳統的文玩用具,另一類是適應當代需求創作的大件裝飾擺件。壽山石創作已擺脫以前工匠式的創 作,定位已不再是工藝品,上升為純粹的藝術品創作。」
  據相關統計顯示,目前壽山石雕技藝實力雄厚,擁有國家級大師11人,省級大師、省名人以及中、高級工藝美術師、名藝人等300餘人。這些藝術家將藝術創作和時代特徵淋漓盡致地結合起來,曾經具有實用功能的壽山石,藝術價值再次得以提升。
  一兩田黃十兩金
  近年來,以田黃石為代表的壽山石板塊在收藏市場上身價暴漲,一些好的品種身價更接近千萬元,就市場成交量來看,僅次於玉石和翡翠。
  在拍賣市場上,壽山石的高價仍舊出現在明清時期的作品,尤以皇家御用的壽山石作品為標竿。2006年,在香港蘇富比(微博)以3932萬港元成交的明代「田黃石雕瑞獅紙鎮」為目前出現在拍賣市場上最貴的作品。除此之外,清康熙、乾隆年間的皇家御用田黃擺件和印章也位居成交榜首,市場上的一般價格都逾千萬元。
  受到這一行情的影響,當代壽山石作品也水漲船高,呈現出「求大於供」的形勢。福建省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副會長、翰墨金石藝術館館長黃開樞介紹,壽 山石的行情基本上可以分為3個階段。1985年之後,已經富裕起來的海外華僑,特別是我國台灣商人大量收購壽山石,其價格開始穩步上漲。
  2000年之後,壽山石開始出現在拍賣市場上,並且逐步出現專場拍賣,當代壽山石雕藝術家的作品急速上漲。2007年,北京瀚海率先推出壽山石專場拍賣,在其之後,中國嘉德(微博)和北京保利分別在2008年和2009年推出壽山石專場拍賣,西泠印社(微博)則以壽山石印章和篆刻作為主攻對象,目前,壽山石專場拍賣已經成為這幾家拍賣公司的常規業務。
  壽山石的第三次飛漲當屬於2010年至2011年。壽山石雕已由一個地域性的民間傳統工藝,逐漸發展為全國性的藝術品市場,當代壽山石作品的價位也水漲船高。據福建省民間藝術館(微博)發佈的《2011年度壽山石市場分析報告》顯示,壽山石拍賣市場的總成交量從2009年的4000萬元到2011年的4億元,出現了爆髮式增長。
  有人曾言,壽山石市場會在2012年遭遇降溫,然而,對比幾家拍賣主要公司的春拍行情來看,與其他門類比較,壽山石的市場表現相對穩健。如在北 京保利春拍中,「雅印聚珍——當代國石專場」總成交金額1742.48萬元。中國嘉德「可石怡情——現代國石臻品專場」總成交額為1586.5萬元,其 中,西泠八家之一錢松刻壽山石薄意山水方章,估價50萬元至60萬元,成交價達到356.5萬元。
  中華民間藏品鑑定委員會主任王立軍認為:「壽山石也受到市場波動影響,中低端市場正在擠掉炒作起來的泡沫,拍賣市場呈現更為極端的兩極分化,一 件或兩三件拍品的成交金額佔據總成交額的近半,田黃石穩健的表現也成為保障壽山石市場穩定的中流砥柱,壽山石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決定其後市行情仍會 上升。」
  因此,不少藏家把目光轉向了壽山石原石收藏,除了加工成價值不菲的壽山石工藝品外,其本身的質地、紋理、顏色以及所派生的文化都極具收藏的價 值。其中,田黃石身價連年看漲,單克價格已經從2000年的3000元漲到了目前每克3萬元以上,是名副其實的「一兩田黃十兩金」。
  凸顯行業集聚效應
  壽山石材質的珍稀性,以及作品所承載的文化、歷史價值,不僅得到眾多收藏家的青睞,也逐漸形成福建省的重要產業。近年來,眾多企業紛紛進駐壽山石行業,壽山石行業的聚集效應更為凸顯。
  黃開樞在經營企業之餘,潛心研究壽山石,收藏了大量近現代及當代藝術大師的作品,總量已達幾千件。近幾年,他將之前的主要業務轉手,專心打造壽山石產業鏈,目前投資金額已達3億元。
  據悉,由黃開樞一手打造的翰墨金石藝術館落戶「皇家園林」——北海公園,另外,黃開樞還與廈門九朝匯寶文化傳播集團聯手,推行壽山石的回購及拍賣業務,他希望借助這些互為關係的產業鏈,打造壽山石文化的金字塔尖。
  有這樣構想的企業在壽山石業內並不是少數,比如,東南拍賣與福建省民間藝術館就在近幾年一直推廣壽山石拍賣,不僅舉辦了特色壽山石專場拍賣,更從文化歷史的角度,向更多人普及壽山石知識。
  現在,壽山石行業已形成一個集開採、加工、創意、經營、收藏、文化研究於一體的產業鏈,從業人員達10餘萬人,年銷售額以百億元計。福州市壽山 石行業協會會長楊小河表示,壽山石雖然只是區域性資源,但其承載著厚重的文化歷史內涵,他希望壽山石這種獨特的地域文化能夠與全國、全世界不同的文化互動 交流、共同發展,形成產業航母集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