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中醫知識:百病生於氣之 「 氣不足 」







為什麼說「百病生於氣」?

中 醫學眼中的人,如果可以用比較簡單的目光去觀察,那麼在軀殼之內,五臟六腑就相當於是各大城市,而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及其他的大小經絡,都相當於是聯繫於 各大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而我們的氣和血就是在這些高速公路上不停被運輸的能源物質。最簡單的例子,一旦供給心臟的氣不夠用了,心臟會如何?或是供給心臟 的氣過多了,心臟又如何?或是一旦供給心臟的氣被堵在路上,又會如何?

健康身體中的氣應該是有這樣的要求的:氣的量充足,不多也不少;運行順暢。

百病生於氣之「氣不足」


1.  定義:夠維持我們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氣的量被稱之為標準。氣的量出現減少導致不能維持我們身體。

正 常的生理功能的情況下,我們稱這時的氣的狀態為「氣不足」,也可以稱之為「氣虛」。其實很好理解,一個籃球如果裡面的氣不多了,你會有什麼感覺,或是一部 手機的電池的電力只剩下一格時,那些情況都很類似我們身體裡的出現的「氣不足」的狀態,一切均不能正常,只能維持在勉強維持的階段。而且隨著時間的延長, 一旦由「氣不足」發展為「氣衰竭」的狀態,就什麼都完了。


2.  常見表現:經常身體勞累,神疲睏倦,健忘,抵抗力差,性能力下降,手腳冬天冰涼,夏天發熱。

Tips:手腳冬天冰涼,夏天發熱:

這 是個很常見的問題,很多人都有,尤其是女性。它產生的原理是:人體的氣是不停的流動的,除了維持生命還具有調節人的體溫的作用,從這個功能上來講,我們身 體裡的氣很類似空調的功效,在夏天,充足的氣會調整血的供應量,儘量讓人的四肢末端也降溫,冬天也儘量讓人的四肢末端也升溫,不過,一旦氣虛,身體會首先 考慮將確保軀幹部和重要臟器的氣血供給,所以離軀幹最遠的手腳這類的「邊遠山區」,能夠分配到的氣自然很少,在沒有足夠的氣能到達四肢末端的情況下,「空 調」失去了作用,就有了夏天手腳熱,冬天手腳涼了,而且氣越是不足,這種狀況就越明顯,這提示的你的氣需要補充了。


3.  常見原因:

1過度的勞累。我們的身體對於少量次數的勞累是可以承受的,但是反覆出現的勞累,並且是過度的,那麼即使是再充足的氣,也會逐漸消耗掉而形成「氣不足」的虧虛狀態。當然這裡所說的勞累包括我們常提及的體力勞動的身體勞累、腦力勞動的神疲和房事頻繁的房勞三大類。

2營養攝入和吸收。我們和所有的生物在攝取營養的角度上來講是沒有任何區別的,每天消耗,每天補充,二者平衡是正常的,一旦補充的數量小於消耗的數量,那麼就會入不敷出,而出現氣的來源足,導致「氣不足」的發生。

3悲傷沮喪的情緒也是導致氣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回想一下我們的黛玉林妹妹,多愁善感、憐玉葬花的最後結局是什麼,換上肺癆,氣不足,衰弱而死。中醫看來,悲傷的情緒直接影響生成氣的重要臟器肺給我們提供氣的功能,從而導致氣不足的狀態產生。

4中醫講「恐傷腎」,確實是這樣,恐懼的情緒會導致腎中精氣的大量消耗,所以常聽說很多人會被嚇得尿褲子或是拉褲子,就是短時間內「氣」的大量消耗,導致不能固攝二便而致。現在流行的靈異小說、驚悚小說、鬼故事等的書籍或是Video都是容易造成氣不足的物品。


4.  中醫支招:

1現 代的社會,想不過度勞累的可能性都不大,所以我們應該想一些辦法儘量的來給身體一個緩解勞累的機會。比如能否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多閉閉目,這看似簡單的一 個動作,可以古人經過千年總結出來的「節能大法」——「閉目養神」,不信你就試一天,絕對有幫助;儘量午睡,也儘量晚上保持充足的睡眠,如果實在不能保證 的話,至少在2300——0100之間要睡,這在中醫看來「子時覺」的緩解疲勞的功效還是很明顯的;房事這東西還是少點好,「節省下來的就是賺來的」,已經很累的情況下,再去消耗身體裡的寶貴物質,真的是有點雪上加霜的意味了。

2人 參是比較好的補氣的佳品,過去常說「人過四十天過午」,在現代這個高生活壓力的年代,其實人過三十就已經天過午了,進補應該早點了。過去,皇帝是成年人, 所以吃人參,而小太子們才幾歲,也是需要補的,但是吃人參又怕上火,所以太醫們給用太子參或是黨參。相信很多不願意吃人參的人恐怕都是恐懼吃人參上火吧, 其實沒必要那樣擔心,我們就像是籃球,氣不足當然可以打氣,若是氣本身就多,那麼吃補藥不就相當於是往裡打氣麼,肯定氣會充盈到爆炸為止。

服 參法:只要感覺到經常神疲乏力、健忘、抵抗力差,就可以適當服用人參,把切成薄片的人參放入杯中代替茶葉沖泡即可,服參開始時,宜少不宜多,只要身體沒出 現所謂的上火症狀,就可以每天遞增人參的片數,等到以後感覺到疲勞感不明顯後就可以減少服用量或是停服。鑑於西洋參的性質偏寒,不太適合亞洲人的體質,筆 者不建議大家服用西洋參,還是應以長白參或是高麗參為宜。

3除外人參,像干紅棗、桂圓、羊肉、薏米、蓮子等等都可以適當的服用,原則上來講只要是食物就都有補氣的作用,只不過是補氣的程度大還是小而已。

4也可以適當的練習一下簡單的內功來幫助我們身體裡的氣的固攝。

a、睡覺時或是平時有時間時,用手掌放在肚臍下正中的位置上,那個位置是氣海穴(丹田)的所在,氣海穴和手掌相接觸後,會自然產生熱量來幫助溫煦我們身體裡的氣海;

b、無論平時站著還是走著、坐著,試試這個法子,收縮肛門並提升,使腰骶部有憋脹感,然後舌尖抵住上顎,這個動作很簡單,但它卻可以貫通中醫中很重要的任督二脈,讓我們的氣消耗減少,供應增多,時間稍長,就能夠感覺出來了。

5減少悲傷沮喪的情緒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放肆的k歌、盡情的搖迪、聽郭德綱的相聲,或是乾脆建立個博客等等都是可以忘掉現實不快的很好辦法,快樂也是一天,悲憂還是一天,怎麼選擇完全取決與你。

6遠離驚悚、恐怖、鬼怪、靈異等題材的書籍或是視頻,這些東西在造成心理恐懼的同時,會在短時間或是較長時間內都會多多少少的消耗掉我們身體裡的氣,只要你感覺到了恐懼,氣就已經開始消耗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