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9日 星期日

如何鑑別印石材質?如何辨別篆刻印石的新舊?如何鑑定名家落款篆刻的真偽?如何評估印石篆刻的整體收藏價值?如何整理保養篆刻印石?

敬叟款(丁敬1695-1765)高山紅花凍雕子母獅紐方印




(翻轉印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頓丁款(丁敬1695-1765)黃壽山雕雙螭紐方印




(翻轉印文-天驚地怪見落筆)



蔣仁款(1743-1795)黃壽山雕闢邪紐方印




(翻轉印文-壽昌)




小松款(黃易1744--1802)白壽山雕麒麟紐方印




(翻轉印文-顧景獨醉)




黃易款(1744--1802)黃高山凍雕闢邪紐方印





(翻轉印文-越不聰明越快活)




秋盦款(黃易1744--1802)黃壽山雕獅紐方印


(翻轉印文-抱琴臥香)




秋盦款(黃易1744--1802)黃壽山素頂方印


(翻轉印文-出入大吉)




小松款(黃易1744-1802)豆耿平頂方印


(翻轉印文)




秋盦款(黃易1744--1802)豆耿雕異獸紐方印




(翻轉印文-心不貪榮身不辱)




奚岡款(1746-1803)白壽山素頂方印


(翻轉印文-平地家居仙)




曼生款黃壽山雕羅漢紐方印




(翻轉印文-作偽心勞日拙)




曼生款黃壽山雕闢邪紐方印




(翻轉印文-借我逍遙過十年)




曼生款褐黃壽山薄意雕山水圖隨形印



(翻轉印文-延年)





次閒款(趙之琛1781-1852)黃壽山淺浮雕山水人物圖方印



(翻轉印文-可意湖山留我住斷腸煙水送君歸)




次閒款(趙之琛1781-1852)黃高山凍雕獅紐方印





(翻轉印文-談閒飛白酒半淖紅)



6.如何鑑別印石材質?如何辨別篆刻印石的新舊?如何鑑定名家落款篆刻的真偽?如何評估印石篆刻的整體收藏價值?如何整理保養篆刻印石?
   
       二十幾年來已收藏印石篆刻兩百餘方,把這二十餘年來收藏印石篆刻過程中,看到書上所寫或同好間所聽到,以及個人經長期觀察比對所發現的經驗,整理出來公諸於世,希望對同好在選購印石篆刻時有所幫助。其中如何辨別篆刻印石的新舊的觀點大部分都是個人獨創的看法,是個人經20餘年所上手看過無數的印石及比對手上兩百餘件篆刻印石,所做分析歸納判斷。特別提出就教方家,也希望學有專長前輩,如有意見不吝提出。

       印石收藏可分成三類,一是圓雕類約佔4-5成,二是印材類佔4-5成,三是印石篆刻類只佔1/20。 第一、二類收藏重在材質及雕工,第三印石篆刻類雖然也重視其材質及印紐雕工,但欣賞最主要的是篆刻藝術之美,更注重上面的印文及邊款雕刻,特別明清篆刻名 家作品更注意其年代及真偽。收藏此類作品需深入瞭解印史,多作考證學習,需較高專業素養,有一定難度,常出現造假偽作,是一般人不敢輕易介入原因。 
      
        所以收藏印石篆刻首要能辨別其印材屬於何種?至於像壽山石有上百種坑洞材質,並不需像專收圓雕類及印材類這麼考究,精確到那一坑那一洞程度,只要能分辨出材質大略材質及是否通透溫潤好壞即可。
一、如何鑑別印石材質?
      田黃石產於福建福州,雞血石產於浙江昌化,青田石產於浙江青田,艾葉綠不僅產於浙江,還產於福建、遼寧等地。其中,田黃石色美質佳,有石帝之稱;雞血石石質細膩,血色鮮紅欲滴,由於儲量極其稀少,故有千金易得,一石難求之說,是印材中的霸主;青田石、艾葉綠亦為章石中的名貴上品。
     製 作藏書章的印石,目前已由最早的青田石發展到如今的巴林石、壽山石和昌化石。青田石價格便宜,顏色清雅,適合書生意氣;巴林石顏色豐富,質地透潤,紋理自 然天成,多有四季之語,亦或海闊天空,現逐步成為藏書章的熱寵,但由於成本較高,一般的店家和攤位多用價格低廉的青田石代替,很少經營;壽山石亦為名石, 但普通的壽山石質地較糙,且容易變質變色,尤以芙蓉石為最,市場上多為新性芙蓉或外省石冒充,色彩豔麗,單性質極不穩定。稍好的壽山石價格則相當昂貴,不 適於普通消費者。同時,也因市場上假壽山石氾濫所致。
      很多壽山石品種已經開採枯竭,市場上流通的基本是原來的藏品,故價格相當昂貴。目前尚有規模開採的,如壽山老嶺石、峨眉石、大山石,其價格相對適宜。
      壽 山石印章在消費者中較為受歡迎,但是因為壽山石大部分品種資源已經枯竭,所以許多不法商販就用外省石冒充壽山石出售,其一,壽山田黃石。市場上假田黃石氾 濫,尤其以北京一些重要的旅遊購物地區為甚,假田黃石的染色和做皮工藝和真正的田黃石確實有的一比,如果你不是行家,很多假田黃你是看不出來的。其二、壽 山芙蓉石。市場上商家多以新性芙蓉石冒充(新性芙蓉極易變色和開裂),不法商販通過刷油或煮蠟等手段,讓印章看著很漂亮。實際上,更多的人還是用湖廣石等 外省石冒充壽山石芙蓉石出售。其三、壽山荔枝凍,多以青海石冒充。用外省石冒充(除了四大名石之外的石頭的統稱,常用來冒充壽山石的外省石有湖廣石、丹東 石、青海石、蕭山紅、墨晶石、雲南石等等),基本沒有多少市場價值。
      
     如果專收現代篆刻家印石作品,當然不用去費心去研究印石本身有多老,只要研究其印文及邊款與此篆刻家風格是否符合?若均能符合真品機率就高,若相差甚遠,即可能是偽品。現代篆刻名家生前就有一定行情,少數有個性名家甚至平日惜字如金,不輕易動刀,有錢也求不到,所以雖是現代作品市面有偽作亦屬正常。
   
      不 過一般收藏印石篆刻藏家,縱然原本設定專收現代篆刻名家作品,到最後免不了要向上追溯至其師從的民初篆刻作品,甚至到最後追溯到明清篆刻名家作品。大凡學 篆刻者均依名家印譜範例加以練習,後代名家以前輩名家作品當仿摹篆刻學習對象是篆刻界常態。這時候要從篆刻印石的風化情況,來辨別印石新舊及年代是否符合 其年代就非常重要。

二、如何辨別篆刻印石的新舊?
1.從材質: 明代印石使用青田石,清早期開始使用壽山石,至於蒙古巴林石則是近代二、三十年前開始開採。
2..看印紐造型及印身雕刻風格:每個年代有其時代風格,明代印紐較古拙,清代雕工較細緻,薄意雕則是民初經林清卿帶動才成主流。
3.由工具痕跡:
     民 初以上老印紐均用雕刻刀,以手工雕刻,以放大鏡檢視雕刻深處的底部,會留下刀痕。近現代大量生產印紐,使用以快速的電鑽工具所雕製,以放大鏡檢視雕刻深處 的底部,會留下旋轉工具痕跡。所以若發現有旋轉工具痕跡,一定是以快速的電鑽工具所雕製的近現代製品。但若是留下刀痕,則還不一定是老印,也有可能是近現 代以手工雕刻的較精緻印石。還要看皮殼包漿和風化情形來綜合判斷。
4.以手摸撫雕刻印紐及邊款和印面
      老件表面經長期使用,會磨掉稜角,變得柔順,不礙手;新仿製品摸過會扎手。 
5.看印紐及邊款雕刻凹處所留污垢
      老件經長期使用,在雕刻凹處會日積月累留下污垢,此污垢相當結實,以針挑也不易去除。
      新品當然無此污垢,有的會以黑墨或黑蠟填入掩蓋,但此掩蓋噴灑碧麗珠後,以牙刷刷過很容易去除。
6.看表面皮殼包漿
        印石經過長期使用、撫摩,表面會逐漸形成一層脂肪樣的光澤和由外及裡的油性浸潤,色澤也隨之相應加深。這種表面變化俗稱包漿。一般說來,包漿的深厚程度與年代的久遠是成正比的。老件包漿的光澤,是自然柔和的寶光。以放大鏡看其表面,其皮殼有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新仿是拋光上蠟的賊光,以放大鏡看新件表面是同方向打磨拋光規則性痕跡。
7.以放大鏡仔細觀察印面雕刻深處,有印泥油沁入石質內,及印面雕刻線條邊緣有因長期使用磨頓情形,此為老印自然使用及風化現象。由印泥油沁入石質內程度及線條邊緣使用磨頓情形來判斷年代深淺。

    從以上各種特徵可綜合判斷篆刻印石的新舊,但縱然判斷是舊的印石,也無法保證是真品。因為明清篆刻名家在生前就成名,在當時就有相當行情,所以在當時就有偽品出現,何況在後代更有舊仿問題。那麼要如何鑑定名家落款篆刻的真偽?這 就要從印文的佈局章法、筆法、刀法及邊款著手,平日要廣泛涉獵記住明清各派代表性名家的特殊風格,俾能在偶然見到其印石篆刻,即能在第一時間辨認出其作品 而下手。當然人腦不是電腦,不可能所有明清各派大小名家均能記住其風格特徵,這時候就要靠個人平日修為所培養的眼力直覺,能去偽存真。

三、如何鑑定名家落款篆刻的真偽?
1.邊款:邊款藝術幾乎是與流派印章的興起步的。明代的文彭、何震在這一領域內是傑出的,鄧石如、丁敬之後,歷代篆刻家在邊款創作中以用刀風格及種類的變化而各顯神通。這一時期的邊款風書水準之高,堪稱空前,並因此呈現出百花齊放、爭奇鬥榮局面,成了邊款藝術史上最光彩奪目的一頁。
      邊款既可以記事、記興、記時,也可發表藝術體會與見解,但文句要講究要清雅有味。同時印款的章法與形式要考慮與印面搭配的效果,使其相得益彰。
       邊款在形式上有陽款與陰款之分,在用刀上有單刀、沖刀、切刀及沖切兼用之別,在書體上融真草隸篆、一體,在風格上雄強與婉約並存,在內容上則由作者單刻印的年月和署名,發展為或有感而發,或敍事抒情,考辨,涉及面極其廣泛。這樣,邊款就成了一門集書法章法、繪畫及文學、史學於一體的綜合藝術。
2.看印面:印文的鑑賞
    
鑑賞印章文字,先要把握藝術表現手法的特徵,如書法、章法、刀法,再要體會印文內容中蘊含的情趣、意味,綜合起來細細品鑑、慢慢欣賞。
(1)
筆法:歷來有成就的印藝家對書法都十分重視,無一訛筆是 保證印文具備鑑賞價值的重要前提。書法是寫字的藝術,如果連字都不能識讀,還有什麼藝術鑑賞可言。印章之所以被歷代知識階層推崇、喜愛,也正是由於他的難 能、他的艱澀所帶來的挑戰和誘惑。垂手可得的東西不具備挑戰性,也沒有誘惑力,更談不上鑑賞價值。而對於鑑賞者來說,識篆就成了一件首要任務。
(2)
章法:印 文章法就是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位置安排和整體佈局的方法。符合情理的章法能給人以高品位的享受,不合情理的章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底蘊不足甚至是冒牌貨。 章法的基本要求是平衡、老實、大方、端正,漢印章法大多根基於此,進一步要求自然生動、別饒情趣,這樣才可供協商、玩味。
(3)
刀法:古 人鑿銅刻玉,力艱功深,其過程較為複雜。佳石極宜受力,一如良紙之受筆墨,鐵筆所行之處,石屑紛披,呈現出天然崩裂的效果,留下的線條痕跡具有古拙蒼勁的 金石氣息。刀法大致可分為兩種:沖刀和切刀。沖刀行進爽快,一瀉千里,很像書法中一拓直下的筆法,能表現出雄健淋漓的氣勢;切刀則行進較慢,用短程碎刀連 續切成,一步一個腳印,猶如書法中的澀筆,能表現出遒勁凝煉、厚實穩健的氣象。有時兩種刀法結合起來使用,效果更佳。
(4)
情趣和意味:我們知道,歷代許多文學家、詩人、書畫家都對印章情有獨鍾,許多印人同時也兼工詩書畫,他們常常取用一些典故成語、詩詞佳句或者俚俗語言作為閒章內容,往往能出奇制勝,饒有情趣和意味。當我們鑑賞到這類語句時,也會覺得分外的有滋有味、興趣盎然。

    我 常請教的一位篆刻家朋友,此朋友係向王北嶽先生弟子羅福星學藝。他曾表示一方落名家款作品,印文的佈局章法、筆法、刀法及邊款都要仔細看,差的或有敗筆的 地方,就一定不是名家作品了。篆刻名家有其一定功力,其作品雖不可能個個達到佳作,但也不可能留下敗筆。看刀法主要看其字體是否美觀流暢,章法是否嚴謹規 範,邊款和印文的搭配是否得當,邊款刻得是否自然爽利。各方面都不錯都有名家格的篆刻作品,才有可能是名家作品。

     名家印石鑑定,切不可一看邊款署某一名家就堅信不疑,應從各類印譜中尋找資料,分析其筆法、章法、刀法,體會其篆刻神韻功力是否相符?若風格不符合,也要懷疑是真品?最好再請教幾位篆刻專家,一定要謹慎。但一方各方面都不錯有名家格的篆刻印石,縱然是不熟悉的落款,往往能找到其原作為名家。
 
四、如何評估印石篆刻的整體收藏價值?
    挑選印石篆刻當然石質越佳、印鈕雕工越細緻越好,但這些石質越佳、印鈕雕工好,往往反而落款是小家或名不見經傳,但賣家只看石質及雕工,價位卻高好幾倍。反而有些石質較差、印鈕雕工較差,是名家落款,但真偽夾雜,是否有遺珠就需要仔細分辨?這就要先辨認是否老件印石?再看是否為名家落款及評估其邊款的雕工是否流暢俐落?印文的佈局章法、筆法、刀法有無名家格?再考慮影響收藏價值的其他各項條件----是否為閒章、外表品相是否完整、印鈕雕工好壞及石質優劣等。

五、如何整理保養篆刻印石?
     個人向來主張所收藏文物,應將後天所加上任何污垢去除,恢復原先製作時狀態。是為了健康衛生考量,也是能回歸欣賞到原先的雕工紋飾,也能看清文物先天及後天的瑕疵,以及是否作舊或修補?
     在收藏印石篆刻過程中,需要印文鈐印出來,才能看到正面印文風格與內容,但老印章印文常因長年累積印泥,造成鈐印模糊不清情形。另外在檢視印文的刀法,以及檢視印泥是否油沁入印章內?和印面雕刻線條邊緣是否有因長期使用磨頓情形?來判斷有無老印自然使用及風化現象,也常因被印泥污垢所掩蓋。
     在 去除印石印文篆刻的污垢實務中,常遇到無法去除印泥污垢難題,使用較中性清潔劑沒用,又不敢使用太堅硬的工具,怕傷到石質,而且對於在印文雕刻深處印泥污 垢常束手無策。使用強酸或強鹼浸泡,又怕傷到印石表面皮殼及包漿。以前我都是以削尖的竹籤沾穩潔清潔劑,慢慢逐一清除,但速度相當慢,而且深處頑垢還是無 法完全清除乾淨。
     試過了市面所售清潔劑,後來發現老婆大人用來清洗廁所馬筒及瓷磚的---「穩潔威猛先生去黴劑最有效,將其噴在印面上,等幾分鐘後,再以牙刷來回刷掉,連陳年的印泥污垢也能去除乾淨。若遇到上百年陳年累積的印泥,則以牙籤沾此穩潔威猛先生去黴劑逐一加以剔除。特別提供此秘方給愛好印石篆刻的同好經驗分享,值得一試。
 
     一般篆刻印石保養主要在勤於撫摩把玩,表面就能保持溫潤光澤。但像高山凍之類印石若長期未把玩,一段時日拿出看,會發現油脂蒸發成乾澀狀,最好以陳年茶油擦拭,若無陳年茶油,則以嬰兒油代替,再以保鮮膜包裹,防止油脂蒸發,避免放置於室溫高或陽光照到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