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德拉克洛瓦《希俄岛大屠杀》赏析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希俄岛大屠杀(油画)  1824年  德拉克洛瓦  巴黎卢浮宫藏希俄岛大屠杀(油画) 1824年 德拉克洛瓦 巴黎卢浮宫藏
  与兴
  日前,英国国家美术馆正在展出的“德拉克洛瓦和现代艺术的兴起”展览(Delacroix and the Rise of Modern Art)引发了广泛关注,在德拉克洛瓦的画中可以找到不同面向的人文激情——爱情、谋杀、暴力和战争。“画作首要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一场视觉的盛宴”,画家在生命尽头仍然这样强调。此次展览将德拉克洛瓦与和他同时期的库尔贝、夏塞里奥放在一起,回溯了德拉克洛瓦传奇的艺术生涯,探索他对其后艺术家的深远影响。从马蒂斯和康定斯基到梵·高和高更,从大胆的色彩和抽象的形状到意味深长的表现和印象派生机勃勃的饱满色彩,这一切似乎都要追溯到欧仁·德拉克洛瓦——法国新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
  《希俄岛大屠杀》是德拉克洛瓦26岁时创作的一幅风格成熟的油画。此画标志着德拉克洛瓦成为新浪漫主义风格的领军人物。画作取材于19世纪20年代,希腊人民为反抗土耳其统治而进行的一场“独立战争”中的一幕。1822年,土耳其侵略军在希俄岛上大肆掠夺和屠杀手无寸铁的希腊平民。统治者的暴行激怒了全欧洲的进步人士,他们纷纷谴责土耳其侵略者。英国浪漫派诗人拜伦直接参加了支援希腊人民的战斗,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土耳其这种极端残酷的野蛮行为,震撼了世界,深深激怒了德拉克洛瓦。他先后创作了《希俄岛大屠杀》和《米索隆基废墟上的希腊》(1827年)两幅名画,以表示自己对希腊人民的声援与同情。他没有糅进幻想的成分,而是站在被侵略和被奴役者一边的鲜明立场上,以历史画的形式集中揭露了土耳其侵略军的残暴和野蛮。
  《希俄岛大屠杀》画面中的右侧那个倒毙在血泊中的年轻母亲,是他数度易稿、精心构思的一个形象。母亲身上匍匐着一个尚不能站立的婴儿,正在拼命地吮吸着母亲的奶水。画家选定这个最令人发指的残忍情节,是表达最强烈的抗议。左侧一对平民夫妇,已处在绝望的境地。他们无家可归,身边仅有之物也被匪徒抢夺一空。后边那个骑在马上,骄横地拉起马的缰绳的土耳其士兵,正准备用鞭子抽赶这些无辜者。在他的马背上,还拖着一个声嘶力竭求救的少女。坐在地上的人们,有的已无力再度挣扎。最左方一个临死前的年轻妇女,正搂着自己亲爱的孩子告别,孩子的脸上显出惊恐的神色。背景是一块不毛之地的平原,远处还有烧杀抢掠,人民的哭喊声似乎隐约可闻,景状之凄惨震撼了大地。画家为了加重这幕悲剧的色彩对比性,有些形象是以半裸的人体形式来表现的。无怪学院派画家格罗看了这幅之后倒吸一口凉气喊道:“这简直是绘画的屠杀!”
  在这幅画上,画家把注意力放在色彩的力度上。他用豪放的大笔触,通过明暗对比与人物的姿态,处理成前景与远景两个层次。雕塑大师罗丹曾评价:“他(德拉克洛瓦)的素描和他的色彩一样是丰富的,振奋的昂扬的具有生命力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