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星介紹,安徽大量發現銅鏡是在解放前的壽縣地區,很可惜當時參與研究的多是國外的學者。在中國的銅鏡發展史上,漢代銅鏡內容的深刻性和廣泛 性是不得不提的。這其中很多都是「銅出丹陽」的銘文鏡。「漢有善銅出丹陽」,當時最好的銅在丹陽。丹陽曾是古地區名,又稱「丹陽郡」,銅陵地區西漢隸屬於 「丹陽郡」,以今天的行政區劃看,其轄區包括安徽池州以東,江蘇句容以西,北至長江南岸,南抵浙江安吉一帶。
據史書記載,漢代產銅地不少,相對於全國各地設置的37處鹽官、48處鐵官而言,當時政權只在丹陽設了一處銅官,丹陽銅官在漢代青銅文明、青銅 工業上的地位由此可見。丹陽有銅山,「銅山在繁昌縣東南五十里,出好銅,古所謂丹陽銅」。據《史記》、《漢書》記載西漢政權曾設的銅官於今天的銅陵銅官山 下,鳳凰山地區發現的西漢時期的銅礦采冶遺址,很可能就是屬於當時銅官管轄下的一個地區性采冶場所。
孔祥星表示,考古學界關注「丹陽銅」與「丹陽郡」當時是否有鑄制銅鏡的關係,有學者認為,皖南古代銅礦生產的銅原料大致有三個去向:銅原料外 運、就地加工、在礦區附近鑄錢。從《六安出土銅鏡》、《皖江漢魏銅鏡選粹》等公開發表的資料看,皖南完全有可能是戰國漢魏時期銅鏡的一個鑄造中心。(高頡 偉 盛向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