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翡翠玉石上的《清明上河圖》微雕玉冊

中國第一部翡翠版《清明上河圖》微雕玉冊
  在今年的中國玉器百花獎評選展廳,一件世人從未見過的玉器作品令參觀者耳目一新,這就是來自廣西桂林市玉雕師蔣昌松的大型通景玉冊作品——《清明上河圖》,獲得了優秀獎.
2011中國玉(石)器百花獎優秀獎作品—翡翠《清明上河圖》玉冊局部 作者:蔣昌松
  材料:糯種翡翠,紫羅蘭色
  規格:500×23.5(cm)
  作者:蔣昌松
  北宋《清明上河圖》畫卷簡介:
   《清明上河圖》畫卷,北宋風俗畫作品.絹本、淡設色,縱24.8釐米,橫528.7釐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作者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 人.該圖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全圖分為三個段落.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中段,繁忙的汴河碼頭;後段,熱鬧的 市區街道.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面中,畫中人物500多,衣著不同,神情各異,其間穿插各種活動, 注重戲劇性,構圖疏密有致,注重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
北宋張擇端原作《清明上河圖》局部
北宋張擇端原作《清明上河圖》局部
  《清明上河圖》作為最偉大的古代傳世名畫,其魅力讓無數人傾倒,因此也就成了工藝美術作品中永恆的題材. 玉雕作品中選用這一題材的也不鮮見,但是由於原作尺幅太大,玉雕作品難以將原作全景表現出來,往往只是選擇其中一情一景,雖有幾分意境,終難盡如人意.
   玉冊,亦稱玉策,古代用玉版製作並銘文之冊書.古制,帝王以玉冊用以祭祀告天和作皇帝即位冊文,亦用於冊命太子及后妃.其實玉冊發展到清代,已經不止於 以上所述的功用,尤其到了乾隆時代,玉冊已成為真正的玉石藝術品.比如去年在北京舉行的匡時成立五週年秋季拍賣會中亮相的乾隆暗刻填金《御製十六羅漢贊》 玉冊,詩、書、畫俱全,已成為藝術珍品.但是到了今天,不知道什麼原因,在當代玉文化如此繁榮的時代,玉冊反而退出了當代玉石藝術的舞臺,除了作為博物館 上的文物和拍賣會上的古董,我們已經很難見到他的蹤影.基於以上原因,作者近年來致力於新的玉冊藝術的研究和創作,《清明上河圖》就是他近年來潛心研究和 創作的成果.
  據翡翠《清明上河圖》作者介紹,他這部作品長500釐米,跟《清明上河圖》原作近1:1的 比例,歷時一年半,耗費翡翠原料近千公斤,雕刻工藝上借鑑了微雕方法,採用手工陰刻填色工藝,所以跟原作效果非常接近.觀其畫面清晰靈動,層次分明,樓城 屋舍歷歷在目,車馬人物無不栩栩如生.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採用了一種作者獨創的通景式玉冊形制.以前的玉冊都是分頁獨立成篇,只有這種通景形式才適合 像《清明上河圖》這樣的長卷式畫面的製作.目前作者發明的這種新型玉冊已經獲得國家專利授權.
2011中國玉(石)器百花獎優秀獎作品—翡翠《清明上河圖》玉冊局部 作者:蔣昌松
2011中國玉(石)器百花獎優秀獎作品—翡翠《清明上河圖》玉冊局部 作者:蔣昌松
2011中國玉(石)器百花獎優秀獎作品—翡翠《清明上河圖》玉冊局部 作者:蔣昌松
  翡翠《清明上河圖》作 者巧妙地利用通景玉冊這一形式,將《清明上河圖》完整地呈現在同一件玉器上,展而觀之大氣磅礴,收而藏之僅置於一匣,這在玉雕界無疑是一項創舉.據作者 說,他將自己的玉冊藝術創作命名為「新玉冊藝術」創作,今後還會創作出其它的有力度的作品.我們相信作者的的創新,會給玉器藝術創作的繁榮和玉文化的發展 帶來積極的意義.
   【中國翡翠網站專家點評】:
  翡翠《清 明上河圖》系2011中國玉器百花獎獲獎作品,是中國第一部通景式大型玉冊,也是至今規格最大的翡翠玉冊作品.該作品創意新穎,其工藝已突破玉石微雕單色 表現方法,採用全彩技術,在玉石微雕工藝領域屬於領先水平,加之體質碩大,材質完美,不僅具有神似,還具有神韻,令人觀為嘆止,實為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 品,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作者:小小劉  
  點評:中國翡翠網站資深專家 高山
  來源:中國翡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