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即將移交的《百子圖》,歷盡「艱辛」的陳文真是有些不捨。□記者姚永強攝
為了完成修復,禎彩堂共投入4名緙絲高手共同奮戰,有1人專門針對破損處畫樣,1人根據原圖做線,還各有1人分別負責織、補工作。陳文介紹,在 修補缺損部分時,補上去的部分要與原圖完全對接,經緯線要完全一致,新線的質地、大小、顏色和新舊都要與原圖相吻合,確保質感不被改變。這一環節也大大增 加了修復難度,陳文說,「只要有一根線對不上,就要作廢重做」。而且,由於絲織品有特定的保存溫度,修復工作完全在沒有空調的環境下進行,在夏天和冬天, 藝術家們還得一邊忍受著酷熱和低溫,一邊進行著精細的修復工作。「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不能破壞,它的時間價值也不能被替代」,陳文說,這次修復《百子圖》 是一次空前的挑戰,難度和工作量都遠超之前成功修復的另一幅明代緙絲精品《群仙祝壽圖》。不過,這次修復也讓她受益匪淺,「明代時原料並不豐富,色彩也不 到30種,但是他們高超的技法彌補了這一缺陷,很多技法值得今天借鑑」,陳文透露,《百子圖》剛拿過來修復的時候,藏家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但作品完成 後,藏家在驗收時非常滿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