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

徽州女人苦命的一生---一世夫妻三年半(四)




         前世不修  生在徽州  三歲  往外一丟---徽州男人的命運






這是一戶明代末年徽州的住宅, 目前完好保存於黃山博物館內, 房子中央
狹長的窄, 左右兩側各有兩扇小小的窗戶, 外觀十分封閉, 不像一般住
, 倒像是一個倉庫或是一間牢房, 其實這就是明清時期徽州人的典型住宅,
閉的外觀是為居住安全, 因為裡面住的多半老弱, 男主人長年在外經商,
如同唐代賀知章這首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問客從何處來 的真實寫照





徽州地狹人稠, 素有七山分田, 分道路和莊園 之稱, 徽州有一首
家喻戶曉的歌謠: 前世不修, 生在徽州, 三歲, 往外一丟」, 貼切的形容徽
州男人因家貧少小離家闖盪的命運….



徽州男人是辛苦的, 徽州女人更是命苦, 這篇五婆婆的一生故事 , 就是明
時期數以萬計徽州女人苦命一生的真實寫照….





                                            五婆婆的一生

              岩溪是我的老家, 老家的老屋不算大, 卻有五百年的歷史
              建在新安江畔, 我的祖奶奶剛嫁來時, 這老屋是她的洞房
       我的祖爺爺排行老五, 人們就稱祖奶奶五嫂嫂, 都說她美麗端莊




                     徽州山多田少土地貧瘠, 只有出外行商求實四方
                     這是徽州男人的宿命, 也是徽州女人苦難的開始
                        我的祖爺爺在新婚第七天 , 就踏上行商之路
                 這年的五嫂嫂只有十五歲, 挑起了家裡全部生活重擔
                                       也挑起漫長的思念與等待





                   丈夫離家第一年, 五嫂嫂在瓷瓶裡放進一粒山核桃
                            她堅信  山核桃會成樹  鳥兒終會歸林
     日子像新安江流水, 流過一年復一年, 瓷瓶裡的山核桃一粒粒增多
                 去四川販運木材的丈夫, 一次次來信都說很快把家回





       這希望是支撐五嫂嫂的生活勇氣, 她忙裡忙外大小粗細活一手包
                             苦累有何懼  傷心是孤寂  長夜難入夢
      在無盡的思念與等待中, 年輕貌美的五嫂嫂變成瘦弱蒼老的五婆婆
                     瓷瓶裡的山核桃漫出口時, 五婆婆接到丈夫的死訊





       祠堂裡擺上了新牌位, 五婆婆將瓷瓶裡的山核桃一顆顆拋入江中
                                          江水音咽  人兒心碎
                             光緒三十年, 岩溪增了一座貞節牌坊
                      旌表記載 62000 節婦烈女, 五婆婆名列其中
                       牌坊如今被荒煙漫草遮蔽, 冰冷落寂無人打理





            這就是老屋的故事, 五婆婆的故事, 也是徽州女人的故事



徽州女人終其一生被枷鎖在封建道德框架內, 守著沒有男主人的宅子
無聲無息格守祖先留下的家規過日子.(故事節自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