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從天價迭出看古琴收藏(圖)

 中國經濟網 
唐“大圣遗音”伏羲式古琴 唐「大聖遺音」伏羲式古琴 古琴拍卖成交前十位一览 古琴拍賣成交前十位一覽 一张好琴需“九德齐备” 一張好琴需「九德齊備」
中國嘉德(微博)2003年春拍,一把唐「九霄環珮」琴,以346萬元成交,創造了當時中國古琴拍賣的世界紀錄;同年11月,王世襄藏唐「大聖遺音」琴以891萬元成交。此後,北京匡時(微博)、北京永樂、北京保利、西泠印社(微博)等內地拍賣公司不斷上拍古琴,甚至舉辦專場,古琴的價值也逐漸彰顯。近幾年,古琴的價格更是從十萬、百萬、千萬級別跨入了億元門檻。不斷刷新的成交價格讓藏家逐漸認清了古琴所潛藏的「爆發力」。
  文人儒雅風範的標誌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4000餘年。據《史記》載,古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本世紀初為區別西方樂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個「古」字,被稱作「古琴」。
  古琴主要由弦與木質共鳴器發音。創始之初,它同瑟與玉磬,被列為堂上之樂。它的音韻深邃蒼遠、空靈飄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古琴因其清、和、 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位於「琴、棋、書、畫」四藝之首,一度成為文人墨客修身養性的重要媒介。
  關於古琴的產生,有「昔伏羲作琴」、「神農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等說。可不必盡信,但卻能進一步印證古琴的悠久歷史。據文獻記載, 先秦時期,古琴除用於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一度還盛興於民間。《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說明在春秋時期,古琴在民間已 是非常普遍的一件樂器。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簫撫琴、吟詩作畫、登高遠遊、對酒當歌成為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寫照。古琴以其蒼遠飄逸、蘊藉空靈之音詮釋著中 國傳統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特立獨行的文化品格。春秋時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東漢蔡邕曾編輯古琴名曲集《琴 操》,更自炊火中救取梧桐木製名琴「焦尾」,美名流傳後世。魏晉「竹林七賢」之一嵇康臨刑索琴,「目送歸鴻」撫《廣陵散》,所謂「千古絕唱」,不勝唏噓。 唐代文人劉禹錫則在《陋室銘》中勾勒出一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淡泊境界。
  當演奏從技能變成一種文化的時候,古琴的角色也逐漸從演奏樂器發展成一種能夠體現文人儒雅風範的標誌。
  拍賣市場上天價迭出
  自20世紀90年代拍賣初期,古琴便出現在拍賣會上。1995年,中國嘉德明萬曆的「紫漆琴」以17.6萬元人民幣成交。2000年至2003 年春,古琴拍賣市場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市場行情起伏不大。2003年秋,古琴市場行情一度上升,但卻因存世古琴稀少,接下來在市場上鮮有出現,沒有形成系 列拍賣。
  當2003年11月7日,古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後,古琴又重回人們的視野之中。古琴藝術展覽和古琴演奏等活動激增,也進一步促成了古琴市場的再度興起。
  到了2009年,古琴的收藏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其中,明代「月露知音」琴以2184萬元在中國嘉德成交,而晚唐「太古遺音」琴也以2072萬元在北京匡時拍出。
  進入2010年後,古琴拍賣更是天價迭出,風光無限。特別是北京保利5週年秋拍中,一件北宋宋徽宗御製、清乾隆帝御銘的「松石間意」琴,以 1.37億元的天價成交,中國古琴首次突破億元大關。該琴之所以能以高價成交,除了古琴本身所具備的收藏價值外,更重要的是因為該琴除了宋徽宗御製外,還 有乾隆皇帝的御題。錦上添花,身價倍增。
  2011年,延續2010年的市場行情,古琴拍賣市場再度升溫,古琴整體價位提升。其中,唐「大聖遺音」伏羲式琴在中國嘉德春拍會上以1.15 億元成交,成為目前第二件過億的樂器。該琴為桐木胎,金徽玉軫,遍體蛇腹斷紋漆色璀璨古穆,銘刻精整古樸,圓形的龍池上方刻有「大聖遺音」四字。
  古琴收藏有訣竅
  對於高端藏家來說,常以唐、宋、元琴和明代皇家宗室制琴為主要收藏對象。因其存世量少,品相完好者更是珍貴。據故宮(微博)博物院研究員統計,全世界收藏的唐琴僅18張。這些琴多藏於博物館,如台北故宮藏「萬壑松濤」、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枯木龍吟」等,私人收藏家手中僅有5張。
  而對於那些喜歡古琴的普通收藏者來說,即便是第三檔的古琴,現在的市場價格依然有些「曲高和寡」。所以,專家認為,普通收藏者不妨從新制的名家 古琴入手,既穩妥保險,又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間。因為評定一張古琴的價值,要參考多方面因素,不一定年代越老就一定越好,材質、工藝、品相、年代、式樣以及 流傳情況等都影響著一張古琴的價值。
  一般來說,一張琴做得好壞,材料第一重要。收藏古琴最重要的標準是音色,而古琴的音色與其共鳴箱內所使用的木材息息相關。木材越老、越乾燥,音 色效果也就越好。用老木製成的古琴聲音頻率範圍遠遠超過用新木製成的,木質越老,顫音的頻率越高,音色越是渾厚。製作古琴最好的老料大多取自廟宇老屋或敗 棺的桐木、梓木。這樣的木頭歷經百年,已經沒有水分了,乾燥清爽,堅硬如石,用手敲打,音色純淨清亮,但找到這樣的老料相當不易。這也就是為何一些新制的 名家古琴價格同樣不菲的原因所在。
  古琴真偽如何辨
  古琴拍賣價格的高漲,必然促使更多的古琴藏品流入市場,但同時也會使古琴作偽者有機可乘。那麼,究竟因該如何判斷古琴的真偽呢?
  古人形容一張好琴,須「九德齊備」,即達到如下九個標準:奇、古、透、靜、潤、圓、清、勻、芳。
  所以在鑑別古琴時,首先需看的就是古琴的材質、形制與工藝。古琴通常以梧桐、杉木為材質。以材質輕,且聲音通透、清長質地潤澤者為佳。其次,琴 銘斷紋。古琴作為古代文士的一種雅玩,有許多詩意的琴名,這些琴名多鐫刻於底板靠琴項之處。在其龍池、風沼之間鐫刻的文字,成為「琴銘」。由於古琴木質、 漆灰以及長期演奏帶來的震動,漆面出現的不規則裂紋,成為「斷紋」。據其形態不同,有蛇腹、流水、牛毛、冰裂、梅花等斷紋之分。再次,古琴的音色也很重 要。一張好琴,音色純淨優美,發音均勻,共鳴效果好。此外,名家收藏與制琴對古琴的收藏非常重要。歷代名人品題、製作或者是把玩過的琴,其琴的造型、工藝 和用的材料都有它的珍貴之處,如有漆鑲螺鈿、金徽、玉軫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