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800元清代手抄本變國寶或暗含佛教藏寶圖

 重慶晚報 
古书中可能暗含着佛教藏宝图! 古書中可能暗含著佛教藏寶圖!
日前,國務院批准公佈第四批國家級珍貴古籍名錄,黔江區圖書館珍藏的《尖達塔度》入選。該書記載了西雙版納一座寺廟中包括舍利子在內的珍貴器物的存放位置。
  清代僧人手抄書
  黔江區圖書館館長陳彤介紹,《尖達塔度》是黔江區第一部國家級珍貴古籍,目前收藏在區圖書館,為清代僧人抄寫的手抄本。「入選國家級珍貴古籍名錄,可以說是國寶。」
  據記載,該書共五卷,黔江珍藏的是其中第三卷,也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孤本。該書材質為綿紙,為傣文貝葉經抄本。全書呈貝葉形摺疊狀,全冊正反共42面,全長1.77米,寬約0.55米,字跡色澤暗淡。
  陳彤介紹,由於古籍使用傣文,區圖書館特意請教了云南有關專家。云南省貝葉經文化研究所專家分析,古籍記載了一個佛塔的故事,建在一個叫勐尖達的地方,故名《尖達塔度》。尖達為地名,塔度即佛塔之意。
  9年前800元購得
  這本書是怎麼來的?陳彤介紹,是在2010年6月從一個名叫徐萬斌的古籍收藏愛好者手中購的。
  昨日,記者聯繫了徐萬斌。徐萬斌自稱41歲,萬盛人,經營根雕,喜歡古籍收藏,家中有5000冊古籍。2003年,他去云南拜訪了一名當年86歲高齡的老人。老人是一名二戰中國遠征軍軍人,在滇緬邊境參加過戰役,1943年在國內買到此書。
  「書上的字我一個不認得,但是我認得這本書的材質是木棉紙,製造技術早就失傳。就憑這材質,我相信這是一本珍貴古書。」就這樣,徐萬斌以800元從老兵手中買到了《尖達塔度》。
  從老兵手中買來古書後,徐萬斌四處求教。他來到青海大學,青海大學的教授認出書上文字為傣文,推薦他到新疆大學。新疆大學專家們看了之後,推薦了中國民族大學。
  幾經周折,徐萬斌找到了西雙版納語言研究所所長岩香,得到了確切答案:這本古書記錄的是佛教高僧舍利子的存放地點。
  「舍利子是佛教聖物,這本書記錄的是舍利子存放地點,那就相當於藏寶圖了。」不過,岩香所長沒有對他透露書中記載的具體內容。
  如今市價數萬元
  陳彤介紹,區圖書館以1萬多元從徐萬斌手上購得此書,外加其他幾十本古籍。他們多次找專家考證,這本書為西雙版納南傳佛教手抄本。勐尖達,應該 是西雙版納靠近緬甸邊境的一座山。該書記載,山上寺廟中包括高僧圓寂後的舍利子以及其他珍貴器物的存放位置,「應該相當於佛教的檔案記錄。」
  陳彤透露,由於古書部分破損,下一步將聯繫相關專家進行修復。為加強對古書的保護,館裡專門購買了溫濕度自動控制系統,對古書所處的溫度和濕度進行調節。區圖書館將借助西雙版納圖書館等力量,對該書開展學術研究。
  陳彤還透露,收入國家級珍貴名錄的古籍,市價都會大漲,估計《尖達塔度》市場叫價起碼在4萬元以上,「不過,國家級珍貴古籍有市無價。」
  重慶40部入選
  昨日,記者從市圖書館獲悉,第四批國家級珍貴古籍名錄共入選珍貴古籍1510部,我市有40部入選,其中36部珍藏市圖書館。
  羅靜 見習記者 陳思
  古籍收藏門檻較低
  許多人有收藏的雅好,但限於資金和專業知識的缺乏,經常買假,書畫、瓷器等市場也證明這點。收藏古籍的資金門檻較低,幾十元至上百元也能買一本舊書,既可閱讀,又能保值增值。若運氣好,一不小心還能撿漏。如此循序漸進,就能成為行家裡手。
  2003年,廣東古籍市場資深人士胡義成用2元錢買了一本《銀蛇》,其實為著名作家章克標1929年一本初版毛邊本,3年後在上海古籍拍賣會上拍出1800元。
  據新快報(微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