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興(右)和同伴在水下測繪調查
宋青白釉小瓶
元青白釉粉盒
4月21日至5月21日,中國水下考古隊隊員、泉州市博物館考古部張紅興應邀參加海南省在西沙群海域水下考古調查.張紅興和隊友先後多次潛入水 下,調查了二三十處水下沉船點(遺存點)和文物點,發現一批宋、元、清時期的陶瓷器以及大量的清代晚期石構建等物品,雖然這些瓷器大多破碎,但從器形、釉 色、紋飾等特徵考察,確認出自泉州.
從採集到的這些泉州瓷器標本看,以宋元和清後期居多,主要是德化、安溪窯場生產,也有南安等地窯場產品.瓷器器型繁多,有碗、盤、碟、瓶、盒 等,風格各異,紋樣豐富,有青花靈芝紋、青花變形壽字紋,有的還有文字,或是祝福,或是商號.張紅興發現有的碗心上標有類似「合興」、「正興」等底款,而 這恰與清代晚期德化青花瓷製作習慣相似.
張紅興分析,這些沉船點位於外海一帶,從船貨數量及沉沒地理位置看,這些商船滿載著泉州貨物,駛往東南亞,行至這一海域沉沒,並在海底沉睡數百 年乃至近千年.這也再次佐證,早在宋元時期,泉州海上貿易異常活躍和繁榮,同時也證明西沙一帶海域很早就是我國主要的海上貿易交通幹線.
泉州市博物館館長、研究員陳建中說,此次水下考古在西沙群島發現的瓷器,不僅有德化窯,還有產自南安、晉江等地的瓷器,又一次證實了古代泉州作 為港口城市的繁榮.此次還發現清代用於裝茶葉的錫罐,以及泉州惠安等地的青草石石構件,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當時泉州的海外貿易商品種類繁多,具有品種多 樣性之特點.「而且發現的文物年代從宋跨至清,這也說明泉州港並非在宋元之後就停止海外貿易,明清時期也有貿易」,陳建中說,「古代船隻通過海上絲綢之路 這條航線,把泉州的商品源源不斷銷往東南亞一帶,說明泉州港曾何等繁華」.
相關新聞
神秘的水下考古
海上工作生活一個月
張紅興已從事水下考古8年,有著豐富的水下考古經驗,這些年來,他先後參加了福建、浙江、山東、遼寧、天津等沿海一帶的水下考古工作.今年4月 21日,他和福建省另一名水下考古人員應邀參加此次在南海西沙群島一帶的文物執法巡查活動,整個隊伍有三十多人.他們從海南島瓊海的潭門港出發,乘船駛向 距離海南島約170海里的西沙永樂群島海域.在這裡,他們在船上、水下工作、生活了一個月.每天早上七點半,當太陽從海平線升起時,他們開始了一天的工 作.吃過飯,他們搭乘小艇駛離母船,前往附近的礁盤進行作業.
由於主要在礁盤一帶活動,海水不算很深,淺則三五米,深則三四十米.一般來說,水下考古須潛入水底探查,當然,與近海相比,西沙的海很藍很乾 凈,能見度高,有時不用潛入水底就能看清海床情況.潛水作業,一般得兩個人組成一個小組,以便相互有個照應.每次潛水,10米左右深度,可以在水下作業一 個多小時,如果水深在30多米,則一般潛水僅15分鐘.
沉船遺址鮮見古船體
令人迷惑的是,既然這些水下器物是當年貨船沉沒遺存下來的,為何很多沉船點卻找不到船體.張紅興說,水下考察中確實很難見到船體部件.只是在一處琉璃器沉船點,他們在海溝中見到了一塊船底板,大小為3米×0.7米,並且保存得也不是很好.
張紅興解釋,古代從事海上貿易的船隻為木製,稍晚(明清時期)好一點的有銅皮船,即在木板外包上一層薄銅皮.當木船行至上述海域,要麼觸礁,要 麼遭遇惡劣天氣而沉沒.經海水數百年侵蝕,當年散落在礁石上的木質船體幾乎不復存在,但這些船貨,比如陶瓷、琉璃物等耐腐蝕的物品得以保存下來.
在若干年後的今天,當地漁民在這一帶海域捕魚養殖作業時,通過自己特有的方式發現了這些遺存點,並向文物部門提供線索,這些水下文物才得以重見天日.
發現大面積清代石構件
張紅興在水下考察時注意到,海底還堆積著大量石質建築構件,它們大多散落於海床表面,分佈相對較為集中.其中一處甚至有上千平方米.石構件的形 制多樣,類別豐富,有石條、石柱、石板、石柱礎、拱形開孔石板、浮雕石材、石人等,部分石構件上還刻有植物、動物等紋飾,極具特色.其中,張紅興對一個小 石磨印象深刻,這個與過去農村常使用的石磨沒什麼區別,它靜靜地躺在海底.
張紅興說,這幾處石構件分佈在清代晚期沉船遺址,石構件堆積附近有為數眾多的德化窯系青花瓷器.因此,不排除這些石構件來自泉州的可能.更何況,在泉州的惠安、南安等地,早年就有生產大量類似石構件的歷史.
鏈接
我國西沙群島位於南海中部,由東北部的宣德群島和西南部的永樂群島組成.西沙群島海域海水清澈、潔凈透明,最深能見度達到40米,在光影的映襯下,海水五光十色,變幻莫測,猶如仙境.
來源:新浪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