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收藏觀音像可先從德化瓷開始(圖)

 金羊網-新快報
图片资料 圖片資料 老地说,这是清三代牙雕观音。 老地說,這是清三代牙雕觀音。 老地说,这是宋三彩观音。 老地說,這是宋三彩觀音。
近年國內拍賣會走勢顯示,佛教題材的藝術 品,特別是佛像的高端收藏表現出量價整體走高的趨勢。廣州是著名的千年商埠,禮佛盛行信眾眾多,廣東省收藏家協會瓷雜、珠寶、玉石專業鑑定委員會副主任, 資深的佛像經營、收藏行家老地說,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廣州明清時期的鎏金、紫檀、象牙、瓷器等材質的觀音像多在2000元至1萬元左右,現 在至少上漲了二三十倍,精品更高達100倍以上。但目前藏家以北方人和新廣州人居多。
  ■收藏週刊記者 趙旭虹
  老地的話
  「與廣州人務實謹慎相比,北方買家和新廣州人出手闊綽,因此,北方人與新廣州人漸成觀音像收藏主流,收藏既有信仰需求,又有投資保值的目的,更有彰顯身份的作用。」
  「古佛像的工藝有一個精妙之處,就是你無論站在哪個角度看,都能感受到觀音慈愛悲憫的眼光。」
  「儘管收藏市場贋品猖獗,但藝術品的神韻是怎麼樣也無法複製的。」
  古玩市場很少見到佛像身影
  位於文昌路的嶺南古玩市場是廣州著名的古玩市場之一,這裡聚集了上百家多年經營各式古董的商舖,收藏週刊記者是週三下午來訪的,在市場上走了一 圈後發現,偶有一兩個買家在看貨詢問外,其他商舖顯得較為清靜。這裡也沒有經營佛像題材的專門店舖,只是間或有一兩件古董佛像夾雜其中。
  藏家老地的「玉液堂 」就在二樓,是較多集中了古董佛像的店家。在約10平方米的空間裡,除了眾多的古玩外,就擺放了7尊觀音像,老地介紹說,這些觀音像包括宋代觀音頭像、宋 三彩觀音陶塑、元代准提菩薩、遼金磁州窯佛龕、陳偉款德化瓷觀音、清三代觀音牙雕等,當然,家裡收藏了更多。
  收藏主流從港台到北方藏家
  老地從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涉足古董市場,見證了廣州文物市場30年的變遷。他說,1980年—1994年,是廣州文物市場的鼎盛期,全國各 地大量的精美文物湧進來,以佛教主題的觀音系列為例,乾隆以前的精美觀音塑像,包括鎏金、金、銅、鐵、瓷器、象牙、木雕、竹雕等材質,都很容易在市場上找 到。上世紀80年代,明清時期的鎏金、紫檀、象牙、瓷器等材質的觀音像市場價格,在2000元到1萬元之間,現在則上漲了二三十倍以上,精品則有100倍 以上。但現在想請一件乾隆以前的觀音像也不容易了。
  1994年以前,當時觀音的收藏主體是港澳台的藏家。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老地曾請回來一組明代貼金三世佛木雕,坐像有1.2米高,表面七成 的金箔保留著,品相極其完美。當時的市場價才2萬多元,被一個香港人請去,後又被一新加坡人收藏,現在的價格已過千萬元,並受到了當地國寶般的禮遇。這組 三世佛坐像慈威並重的寶相與精湛的工藝,至今讓老地難忘。
  隨著經濟的日益強大,國內的收藏規模和實力不斷提高,加上拍賣市場的推波助瀾,人們收藏佛像藝術品的熱情不斷提高。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 2000年期間,部分珠三角的藏家曾活躍於本地佛像收藏。但進入21世紀,北方人與新廣州人漸成觀音像收藏主流,與廣州人務實謹慎相比,他們出手闊綽,捨 得花大價錢來買。究其原因,老地認為,主要是廣州人小富即安務實的作風及文化底蘊的侷限所致。「北方人與新廣州人收藏觀音像的目的既有信仰需求,又有投資 保值的目的,更有彰顯身份的作用。」老地直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