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銅爐仿宣首先意味著繼承


青海省博物館藏銅香爐 青海省博物館藏銅香爐 宣德爐款識 宣德爐款識
古玩辨偽之銅香爐4
丁 孟
現為故宮(微博)博物院研究員、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組組長,碩士生導師,中國錢幣學會理事,中國青銅器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考古學會會員,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博物館(微博)文物鑑定委員.
宣宗朱瞻基御極時,明朝國勢巳趨鼎盛,為再興銅器新文化提供了可能.《宣德鼎彝譜》描述說,宣德三年,皇帝以「郊壇、太廟、內廷,所在陳設鼎彝 式范鄙陋、殊乖古制」故,詔命禮部與太常寺司禮監一起,會同辦理冶鑄之事,限期鑄成.所鑄器物之「款式、鉅細,悉仿《宣和博古圖錄》及《考古》諸書」,並 內府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各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揀選照依原樣勒限鑄成.其中所宗範本出自《宣和博古圖錄》、《考古》諸書者達88款,而出 自各個窯器樣者僅29式,前者約佔總數的四分之三強.可見宣德所鑄諸器,仿古之器應為大宗.銅爐並非主旨,自然也不會有「宣德爐」的稱謂,「宣德爐」必是 後人的提法.
依《宣德鼎彝譜》之載並較諸實物看,明代鑄造銅爐的用工與用心之巨、選料之精、規模之大自中古以來無出其右者,帶來並推動了歷史上銅爐文化的高 潮.舉一個例證.有明一朝,官造銅爐都帶有年號款,這種用皇帝的年號來標記作器年代的款識,在宣德朝已普遍出現.款識內容是「年號﹢年制」,器物上的這種 書款方式始自永樂時期.宣德四字篆書款數量最多,且沿用「永樂年制」四字兩行篆書款的舊制,除了用宣德二字替代了永樂二字外,「年制」二字的篆法與意境幾 乎相同.與永樂朝不同的是,宣德時期開始逐漸推行「宣德年制」四字楷書款和「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宣德官器上款識方式的多樣化,表明該時期是器物款 識方式的一個重大轉折期.從篆書到規矩的楷體,宣德朝最終完成了漸變款識方式.此後,四字楷書年款和六字楷書年款作為通行款識方式,在明代中晚期實現了固 定,並為清代所延續.
通過上面的敘述,相信大家已瞭解到,宣德朝為後代積澱出豐富的語彙範式,摸索出各種的精密技術,形成了穩定的審美心理,這些都體現在歷代銅爐工 藝傑作上,因此銅爐仿宣也就首先意味著繼承.關於「宣德爐」,眼下還沒有令大家信服的標準器,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宣德爐」起源的脈絡不久將會得到闡 明.


來源:新浪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