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螢石「夜明珠」在黑暗環境中的展現狀態.
黃色螢石「夜明珠」在自然光中的展現狀態.
在黑暗環境下發光的藍色螢石「夜明珠」(資料圖片).
在自然光下的藍色螢石「夜明珠」.
「夜明珠」,這個帶著神秘色彩的寶物,不僅
活在能把「龍宮照得如同白晝」的傳說裡,也一直頑強地活在信史的字裡行間.但那些帶著歷史體溫的「夜明珠」卻從未在今人眼裡真正現身過,哪怕是孫殿英所講
的慈禧死後口中所含夜明珠,也不知所終.而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一股「夜明珠」熱潮開始卷席中華大地,甚至出現了號稱價值幾十億元的超級「夜明珠」.近
日,在2012中國(合肥)國際旅遊商品暨創意禮品展覽會上,又有一顆直徑二十多釐米,估計價值80萬~125萬元的「夜明珠」引來了眾多的圍觀.但在當
地媒體的報導中,既有將其稱為非隕石鑽石夜明珠的,也有專家推測為螢石的.那麼究竟何謂「夜明珠」?今人口中的「夜明珠」能否等同於古人記錄裡的「夜明
珠」?螢石「夜明珠」的價值幾何?且看幾位珠寶玉石專家的口「珠」筆伐.文/本報記者 江粵軍
圖/本報記者 吳聿立
正方
中國寶玉石協會前副會長、《古今夜明珠》作者欒秉璈:
螢石夜明珠也挺珍貴
夜明珠的定義應該是能發出磷光的礦物.這些礦物裡面含有某種稀土元素,經過光照後,把光源去掉,礦物還能持續發光.不過常見的天然螢石夜明珠在 被窩或暗室裡才能看到非常柔和非常淡的亮光,而且眼睛要經過5~10分鐘的適應過程才能看到.那些用手一捂便能看到發光的螢石夜明珠,基本都是假的,就是 拿稀土釔做成釔粉水來浸泡而成的.因此,看到太亮的夜明珠就要打個問號了,尤其是那些動輒幾噸重的螢石夜明珠,更要想想自然界中真有這麼多發磷光的大螢石 嗎?現在夜明珠賣個十萬二十萬是有的,但叫價幾億幾千萬的就沒人要,恐怕主要原因就在於這些造假的把市場搞亂了.
自然界中,目前所知的能發出磷光的礦物大概有二十多種,譬如新疆的鋰輝石就有能發磷光的,這個我是親眼看到過的.而歷史上記載的紅寶石夜明珠、 祖母綠夜明珠之類是非常少見的,因為能發磷光的天然螢石還相對多一些,所以現在的夜明珠多指螢石夜明珠.螢石在自然界的量很大,但基本是發螢光的,發磷光 的與整體比起來所佔比例非常小,所以螢石夜明珠也挺珍貴的.像慈禧去世後口含的那顆夜明珠,傳言後來落到了宋美齡手中,據我們分析,應該也是螢石夜明珠. 近期合肥展出的那顆夜明珠我沒看到,要說是螢石的還靠譜些,說是鑽石夜明珠,那就成了個大笑話!這樣說的人可謂一點有關鑽石的常識都沒有.現在所知的最大 鑽石是南非出產的,也就三千多克拉,換算過來是六百多克,按直徑論大概就兩三寸吧.如果說安徽這顆直徑二十多釐米的夜明珠是鑽石的,那得破世界紀錄了,該 多轟動啊?
另外,夜明珠不一定得是圓的,有人非要強調其中的珠字,那是無知的表現,是沒好好讀歷史書的緣故.在古代,珠就是珠寶的意思.唐朝還把珠寶稱為 玻璃,玻璃叫做琉璃呢;古代的璧字也有寶石的意思,而不是單指有孔的圓環.章鴻釗先生在1921年撰寫的《石雅》一書中,就引用《史記》、《漢書》等諸多 史料的記述指出:「夜光璧之名當出中國,後以大秦有寶,合於夜光之義,故因名之,且璧即寶石,非環屬.」現在有些人一知半解就下結論,很是外行.
古代關於夜明珠的記載不少,但為什麼到現在都湮沒無聞了呢?原因在於古代的夜明珠都衰變了,再也不亮了,所以到現在都沒有發現,也很難發現.我自己就有一塊二十多年前看著光色挺好的螢石夜明珠,現在也不亮了.拿紫外線照、放太陽底下照,都不能讓它發光了.
所以關於夜明珠我的結論是:第一:存在;第二:不多;第三:造假讓大家不敢買了.
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前院長、中國寶玉石協會前副會長吳國忠:
越亮越耐久的夜明珠價越高
古人所謂的夜明珠究竟是什麼,到現在我們還無從知道.就像和氏璧究竟長啥樣,我們也並不清楚.我們現在所說的夜明珠,其實是老百姓的一種稱呼, 並非科學嚴謹的命名.在我看來,只要是夜裡能發光,發光的時間持續較長的圓球,都可以叫做夜明珠,沒必要去追究是不是跟古書裡記載的寶貝一樣的.
夜明珠有人造的,也有天然的.像人造的鋁酸鍶,屬於發光材料,多用於遙控器、路標上,如果將它做成球狀,也可以稱為人造夜明珠.天然的夜明珠則 包括像螢石夜明珠、鑽石夜明珠、大理石夜明珠等,種類也很多,其之所以能發光,要麼是含了某種稀土元素,要麼是內部構造發生了變異,導致外部一旦給了能 量,內部的電子在黑暗中就能發生移動,移動的速度比較慢,從高處下到低處時間較長,那麼就能持續發光了.
專家支招:如何判斷夜明珠的價值
由於天然的發光材料不少,所以在判斷夜明珠的價值上——
首先就要看究竟是什麼材料的.如果是鑽石的,那它本身就很珍稀,加上能發光,就更貴重了.我們鑑定過一顆六方金剛石夜明珠(國際學名為郎斯代爾),重為43.03克拉,貌似平常,但拿到暗室裡,立刻發出黃綠色的美麗磷光.這樣的東西自然是很寶貴的.
其次,如果是螢石之類的夜明珠,那就要看發光的強度和發光持續時間的長度了,越亮越耐久的自然價值要高些.
第三,夜明珠的大小也是一個價值判斷標準,如果個頭又大,同時整個球體沒有裂縫,那也是非常稀有的.我在美國就看到過直徑為一米的螢石夜明珠, 在國內也鑑定過直徑為一米多的夜明珠,當時我們給出的估價是幾千萬,後來外界盛傳的竟然是二十多億,這個價不知是怎麼來的,但我感覺太高了.目前整個夜明 珠市場,價格普遍虛高,有價無市.而且由於夜明珠材質本身差別大,這樣統而稱之的確會給市場造成一些混亂.所以作為買家,一定要看準了,真正喜歡了再出 手,這樣才不會後悔.
在挑選夜明珠時——
買家要區分基本材質是人造的還是天然的,還要看有沒有涂螢光粉.這個既可以用紅外線光譜來檢測,也可以放大了看,塗了螢光粉的,表面會有顆粒狀.
另外,手摸也是一個辨別真假的途徑——因為螢光粉是摻在膠裡面的,會導致散熱比較慢,如果摸起來比較熱,那很可能就是造假了,天然的夜明珠應該是冰涼的.
反方
知名寶玉石學者王春云博士:
發磷光的螢石不配叫「夜明珠」
安徽的「夜明珠」消息一出來,我就在網上進行了批駁.首先,它也就是個螢石球;其次,即便它在暗處能發光,也不配叫「夜明珠」.古人視為珍寶的 夜明珠,據我研究,是能夠進行強反射強色散的超級鑽石,和螢石根本不搭界.而我的研究成果從2004年公佈到現在已有八年時間,學術界居然一直熟視無睹, 既不進行學術質疑也不進行學術傳播和科學普及,以致社會上很多人繼續堂而皇之地將磷光螢石人工磨成的大石球冠以「夜明珠」之名高價推銷,實在讓人匪夷所 思.
為什麼我會去研究「夜明珠」?起因在於上世紀70年代廣東省地礦局工程師在礦洞裡發現螢石能發出幽幽的綠色磷光,接著是上世紀80年代,一些科 普作家將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李約瑟博士論述古代中國的神奇國寶夜明珠可能為發磷光的螢石的說法拿來用了.然後就有不少商業鑑定機構開始出具鑑定證書,證書的 品名一欄裡用括號羞答答地加個「俗稱夜明珠」的字樣,這就是所謂的「夜明珠」鑑定證書了.到了上世紀90年代,所謂的「夜明珠」開始氾濫,個體一個比一個 大,價格也隨之不斷攀升,像吹氣球一樣,從幾十萬到幾百萬到幾千萬,乃至幾億幾十億,甚至上百億.這讓我產生了深深的疑問,想從學術上弄懂夜明珠這一中國 古代自然歷史文化之謎.
在進行文獻檢索時,我發現西方漢學家雖然發表了有關中國古代夜明珠的論述,但他們本人,如沙畹、赫斯、伯希和、裡德爾、李約瑟等,基本沒有做過 深入的科學研究;1913年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孔茲曾做了一個實驗,他發現他太太的鑽石首飾在晚上偶爾發出磷光,知道這是鑽石經過白天暴曬、受到紫外線照 射的結果,於是推論中國古代的夜明珠可能為發磷光的金剛石.但是,西方漢學家在過去一百多年裡關於夜明珠的論述,都沒有從中國歷史文化出發,他們對於漢字 「珠」和「夜明」的含義並不清晰,「珠」直接翻譯為「珠寶jewel」了,「夜明」直接翻譯為「夜裡發光nocturnal luminescent」了,於是中文的「夜明珠」概念,到了西文的語境裡,就蛻變成了「夜晚發光的寶石」.問題是,這種理解正確嗎?
什麼叫做「珠」呢?或許,我們該回到孩童那裡去尋找答案.當你讓小童從他的玩具裡挑出能被稱為「珠子」的東西時,我想他是不會拿出乒乓球、皮 球、排球、籃球的,而是會拿出彈珠、算盤珠、寶塔珠等作為答案.這說明,「珠子」的生活概念是直徑通常小於4釐米的、圓形的小球或近似圓形的多面體,這也 是中文「珠」字的詞源本義.所以西方漢學家在語義未明的情形下對夜明珠所做出的猜測,出現了明顯的偏差.
同時我發現在中國四千年多年文明史中,出現的夜明珠記載不超過120顆,也就是說平均一個世紀(100年)不到3顆.假如夜明珠是螢石人工磨製 出來的大石球,那第一次琢磨,肯定留下很多邊角料;而邊角料還可以第二次磨製石球,磨後第二次出現邊角料;如此繼續,可以無限制地磨製直徑越來越小的石 球.而古人的夜明珠卻十分稀少,所以一定是天然的珠形.
另外,炎帝的「夜明珠」——「石璘之玉」其夜光是「浮而不滅」,隋侯之珠是「純白夜光」,秦始皇殉葬夜明珠在陵墓中可以「以代膏燭」,這些歷史 記載都表明了古代的夜明珠的夜光特徵是整夜有光、夜夜有光.像螢石之類礦物,需要先期吸收能量(暴曬、摩擦或者加熱)然後才能發出磷光,而且發光時間無法 永久持續的,因此,礦物磷光是不可能滿足古人記述裡的夜明珠的夜光特徵的.
既然,夜明珠的夜光不可能是礦物磷光,那麼符合邏輯的推論是,應該是一種異乎尋常的強烈反光和火彩.這需要一個前提,必須得有光源照射才行.也 就是說,夜明珠是在普通光源照射下能強烈反光和出現火彩的寶珠!4000年前大禹在龍門山洞穴裡獲贈的夜明珠閃閃發光,一定是對洞中火把光的反 射;1928年孫殿英盜挖慈禧陵墓看到的夜明珠閃爍寶光,也一定是對墓中外來光源的強烈反射.自然界幾百種自然礦物中,什麼礦物在自然狀態下反光和火彩 (色散)最厲害呢?這無疑就是超級鑽石了.人們挑選超過一克拉的鑽石主要就是觀察鑽石的「火彩」,而孔子描述的魯國國寶「璠玙之玉」,你看「遠而望之,煥 若也」,這不就是出火彩的感覺嗎?千百年來,超級大鑽的發現,都只能靠人類的偶然撿拾,一個世紀才能偶然發現3顆!即使在近代採礦業發展起來以後,中國在 過去一百年中所發現的重量超過一百克拉的鑽石也不過四顆,因此大鑽的發現對古人來說更是可遇不可求了.
而在我2004年發表三篇關於夜明珠的學術論文後8年,人們竟然仍然把發磷光的螢石稱為「夜明珠」,這簡直是對夜明珠科學的褻瀆.螢石不過就是一種工業熔劑,幾塊錢一公斤而已,即使是會發磷光的螢石,一樣不值啥錢.
中國寶玉石協會原副會長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國彬:
螢石夜明珠在寶石學中沒席位
它的價值更多體現在文化方面
夜明珠熱潮,似乎每過幾年就會湧動一次.像1996年是一波,2003年到2004年是一波,2008年又有一波.實際上,也沒見有幾單真名實姓的交易,也不見有誰真正作為寶物來收藏.
古人為什麼會覺得夜明珠那麼珍奇?主要是因為當時科學不發達,對很多現象無法解釋,看到夜裡會發光的石頭自然覺得這是天賜寶物.當代科學已經弄 明白了,夜明珠不過就是一些含了某些稀土元素的礦物在黑暗中所發出的磷光,像鑽石、水晶等礦物也有發磷光的,但最多見的是螢石.其實在傳統的寶石家族中, 螢石夜明珠基本是沒有什麼地位的.寶石有幾個衡量標準:一是稀有,二是硬度高,三是折射率高.以這三方面衡量,螢石夜明珠都很難達標:首先它是一種很常見 的礦物,自然界中儲藏量豐富;其次,螢石的硬度只有4,而通常珠寶的硬度一般都要6~7以上;另外,螢石的折射率也低,因此在國外的寶石礦物學之類的書裡 面,找不到相關的論述章節,可見他們對於礦物中磷光現象並不看重,即便對夜明珠推崇的我國,在國內的寶石礦物學類書籍裡,通常也只是在礦物的發光特性中順 帶提及一下.
還有,現在動不動宣稱一個螢石夜明珠直徑多少米、重達多少噸,對此本人也持懷疑態度:一方面,在命名上,這麼巨大的物件還能叫珠嗎?我們常說的 珠意指珍珠、水珠、淚珠等那樣小巧玲瓏的物體,這麼大的球體也冠以珠之名,實在不符漢文字習慣;另一方面,螢石的硬度是很低的,這麼大的體積,開採運輸都 是非常困難的,很容易就會出現破損.倒是人造的夜明珠還更「結實」些,譬如北京很早就有一家專門生產人造夜光寶石的公司,本世紀初,該公司生產的最大的單 塊原石重量可達六七公斤,有體色各異的綠色、青色、白色、紅色和紫色夜光玉.不用說,其中有些產品一到了少數不良商家手裡,就成了高價的「天然品」.市面 上流通的恐怕為數不少就是這種人造的.其實這個鑑定起來也不難,只是即便鑑定為天然螢石夜明珠也沒太大意思,因為這個東西本身就不是太珍貴.不過,如果是 鑽石夜明珠,那與螢石夜明珠自是不可同日而語,它本身就很珍稀,再加上具有磷光效應,價值上肯定是錦上添花.譬如慈禧去世後口中所含的那顆,很多人就猜測 是鑽石的,如果能找到能證實,那無疑價值連城.
當然,如果將螢石夜明珠作為觀賞品放在家裡,也未嘗不可,因為畢竟還有個文化涵義.東方人的審美欣賞角度跟西方人是有差異的,西方人喜歡的是完 美晶形的各種礦物晶體,各個地質時代動植物化石及隕石等東西.而對中國人熱衷的田黃石、硯石、雨花石等則不以為然.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有悠長的文化淵源, 我們崇尚的則是遠古某個東西以前是皇帝把玩過或為皇家專用,某個東西又是某本古書裡記載過的.所以,對螢石夜明珠的高推大概更在於它的文化涵義方面.
來源:新浪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