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日 星期五

中華新聞社報導-華夏第一爵:夏代乳釘紋銅爵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流傳下來的歷代酒具燦若繁星。在洛陽博物館珍寶館,就有一件古拙的銅爵——被譽為“華夏第一爵”的夏代乳釘紋銅爵。
 
                   夏代乳釘紋銅爵,1975年出土於偃師二里頭遺址,現藏於洛陽博物館。

青銅爵作為一種常見的飲酒器,流行於夏商時期。迄今為止,我國發現最早的青銅爵,當屬這件1975年發現於偃師二里頭遺址的夏代乳釘紋銅爵。

  青銅爵是最具代表性的酒禮器,可以說是中國酒文化的代表。尤其是在商代,它是最典型、最常見和最基本的酒禮器,考古學家鄒衡曾指出,在商代禮儀制度中,以酒器觚、爵的數目來區分貴族的身份。 《禮記·王制》中說:“王者之製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1959 年夏,在偃師二里頭村,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專家發現了一座大型都城遺址——偃師二里頭遺址。該遺址先後出土了一大批青銅器,為人們探索中國早期文明提供 了重要物證。這中間就包括1975年發現的夏代乳釘紋銅爵。這件乳釘紋銅爵形體古拙,雖貌不驚人,卻是夏代銅爵中的出類拔萃者,堪稱國之瑰寶。

  爵 的基本形制是前有流(倒酒的流槽),後有尖狀尾,中為杯,一側有柄,下有三足。夏代乳釘紋銅爵高22.5厘米,流、尾長31.3厘米,壁厚0.1厘米,窄長流、尖長尾,針狀雙柱矮小,細腰、瘦腹,扁帶狀扳,三棱錐狀足。腰腹正面裝飾一排乳釘,共5顆,夾在兩道凸弦紋之間。乳釘紋是青銅器上最簡單的紋飾。這 件乳釘紋銅爵,前有長流,後有尖尾,宛若一名輕盈舒展、迎風而立的窈窕淑女,周身散發著俊巧清逸的氣息。

  從用途上講,銅爵的流是用來飲酒的,而其尾則主要是用來平衡重心和方便往爵內註酒。據了解,青銅鑄件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較大限度地延展,不易折損。為了充分顯示這個優點,鑄銅匠有意識地誇張性地增長銅爵的流和尾,以炫耀青銅的優越和鑄造技術的高超。

  作為“華夏第一爵”,乳釘紋銅爵是夏代青銅冶鑄技術的實物見證,是使用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從此,中國青銅文化便朝著有自己特色的青銅禮器之路發展。

從整體形制和用途看,乳釘紋銅爵似乎與鬶(古代陶製炊事器具,三個空心的足,有柄喙)或盉(古代酒器,青銅製,圓口、深腹、三足,為酒水調和之器,用以節製酒之濃淡,盛行於商代和西周初期)有關,但其大小、把手的位置和足的形狀不盡相同。

  據考證,銅爵極有可能是模仿陶爵製成。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早在6000餘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類似於後世酒器的陶製器皿。而陶爵中一直有夾砂陶,有些陶爵的底部還發現了煙炱(煙氣凝積而成的黑灰)的痕跡,說明陶爵除直接用於飲酒外,還具有溫酒的功能。

  在夏代,飲酒還是王室貴冑的特權,銅爵自然也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在偃師二里頭遺址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凡隨葬容器者必有爵。

  作為中國古代最典型、最常見的酒禮器,爵也具有“明貴賤,別尊卑”的作用。銅爵處於酒禮器組合的核心地位。古代爵祿制就是根據貴族身份的高低,規定其配享相應的爵,而現代漢語中的“爵位”一詞,也是從用爵制度中衍化而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