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菊是重陽節的重要文化活動,筆者的藏品中也有一叢盛開的菊花。這是一隻清代竹雕臂擱,它呈半圓柱形,長26.5厘米,寬6.5厘米,高4.3厘米。
臂擱是我國古代文人在讀書寫字時擱置手臂所用的文房用具,臂擱可以防止墨跡沾在衣袖上,並且還能讓手腕感到舒服,尤其是寫蠅頭小楷時。
筆者收藏的這只臂擱,是將毛竹剖開製成。臂擱表面,以淺浮雕的形式雕刻有一叢菊花。菊花盛開,花朵碩大,尤其是其中一朵,幾乎佔據三分之一的畫面;菊花葉子肥大,能夠感覺到其厚度和質感,在其中一片葉子上,有一隻蟋蟀在爬行,它長長的觸角,從菊葉上伸出;而在草叢裡,也有一隻觸角很長的蟋蟀,和菊葉上蟋蟀的觸角相對,它們相映成趣,富有動感。
在臂擱的內壁上,陰刻有草字題款,為“久不作草書,適乘醉走筆,覺酒氣勃勃,從指端出也”“補雲”。補雲是活躍在清代乾隆年間畫家王髦的字,王髦擅長書畫、精於竹刻,其畫作以山水花卉見長,先是師法董源、巨然等五代時期的畫家,之後又以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這“南宋四大家”為師,因此,王髦的畫作,展現出高超的繪畫技巧,構圖嚴謹,意境高遠。而他的書法,筆墨遒勁,氣勢雄渾,渾然天成。王髦又能夠以書畫入竹雕,使得其竹雕作品,雕、書、詩、文俱佳,有著濃厚的文人氣息,體現出高雅的審美趣味,因此受到時人的極大歡迎。
(呂冠蘭)
來源: 西安晚報(西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