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海南黃花梨六柱架子床
作者:潘慧敏郭宇卉
導言 :海南黃花梨當今被譽為樹木中的黃金樹,世界上有一百多種花梨木,絕品出自中國海南。 1985年,海南黃花梨木材每五百克價格不過一元,二十多年間,收購價已飆升到萬元。 一飛沖天的價格,早已超出了當地人的想像。 無論原木還是成品,扶搖直上的升勢仍在延續。 然而,也有另一種聲音在發聲,說海南黃花梨價格炒作有價無市,究竟如何? 雅昌藝術網走訪海南本地具有代表的業界人士,並走進百年古村對海南黃花梨生長環境進行考察。
海南黃花梨從藥用到文玩變身
雅昌藝術網:請您先回顧一下早期是如何開始接觸海南黃花梨?
王明珍:最早的時候是我們村的幾個人,王英權、伍炳亮、陳道愈還有我哥哥王明善四個人,1986至1987年海南黃花梨是作為藥材被當時全國各市縣、省級藥材公司收購,他們就跑去鄉下收購海南黃花梨,然後在到海口轉賣給藥材公司賺取差價。 當時花梨幾毛錢一斤,大家一個月工資才二三十塊錢。 一直到1988年,廣東的家具商伍炳亮開始使用黃花梨製作家具,他們開始向藥材公司購買海南黃花梨,同時也在民間進行收購。 民間的木料是所謂的原木老料,有用於建築、農具和工具製造的,其中農家具對材料質量有要求。
1993年之前全國各大製藥廠把海南黃花梨視作藥材使用,當時我們對這方面沒有研究,黃花梨的藥名叫做降香。 製藥廠都是一車一車拉走,發到安徽的一個中藥材批發市場,還有廣西玉林。 藥廠收購來的木材無論小全部粉碎用以提煉精油,精油作為藥引入藥。 1990年,福建有人收購海南黃花梨在製作根雕、雕刻,後來伍炳亮在廣東那邊開始做家具,也是最早做家具的人。
雅昌藝術網:最早海南這些木料的運用是從伍炳亮開始嗎?
王明珍:做明式家具,可以這麼說。 老料用新作,行話就是老料新作,製作明式家具,應該是伍炳亮最早來海南收開始做的。 90年代初福建仙遊,開始做根雕,慢慢地大家開始關注海南黃花梨。
雅昌藝術網:您自己做黃花梨的發展軌跡是怎樣,最早是受叔叔們的影響從藥材開始,等於說當年您也將黃花梨當藥材做過經營?
王明珍:時間比較短,大概有三年的時間,因為我1989年接觸海南黃花梨,到了1993年藥廠因為價格昂貴不再收購了。 當時因為福建人開始買樹頭做根雕了,價格就起來了。
作為藥材,海南黃花梨價格才幾塊錢一斤,質量越來越差。 稍微大一點的、成型一點的木頭都被福建人收購作根雕用了。 剩下的都是邊角料,刨花、鋸木屑作為藥用。 1993年之前,無論什麼大小的木頭都被鋸成小塊裝進麻袋賣走作為藥用,最後加工成粉末。 海南黃花梨的使用的轉變是始於福建人的關注。 1990年有人開始使用海南黃花梨製作根雕,但數量十分少。 1993年以後,福建人開始大規模地收購木材製作根雕,只要體積比較大,稍微有一些造型的樹頭幾乎都是被福建人收購。 我所經歷收老料的過程,都是以根為單位地買,並沒有以噸這麼誇張,畢竟農民家中不會存儲了一噸兩噸的木材。
海南有幾個林區,早期每個林場都有伐木隊,還有專門砍樹交易。 到了80年代末國家封山育林,後面推出了退耕還林這種政策,本身黃花梨屬於保護的科目,屬於國家二類保護,不允許交易的。 這麼多年來收購的海南黃花梨都是從藥材堆裡面找出來,從五六十年代砍出來留到現在的。 應該說這種原料能夠比較老的原料做家具的原料是非常少的。 之前藥材作為藥用消耗80%以上,現在市場上剩下就是20%。 我保守估計應該是市場上流通的這些,因為五六十年代黃花梨的出產地主要是黎苗族地區。 六、七十年代藥材公司開始收購黃花梨,黎苗族地區是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今年砍一片山種莊稼,明年砍一片,砍了就燒山。 我估計是野生的花梨應該在六七十年代就砍的差不多了。
明式家具講究顏色搭配
雅昌藝術網:那個時候的野生按照算下來您預估那個時候的野生黃花梨的年份大概在多少年以上? 最老的多少年?
王明珍:最老的按年輪來看看應該是幾百年,有幾百年,一兩千年都會有。 例如生長在霸王嶺的黃花梨樹生長過程會很緩慢,因為那裡都是懸崖峭壁,環境惡劣。
雅昌藝術網:即便是現在人工種植的給它施肥也不怎麼長。
王明珍:人工跟野生是兩個概念。 樹種是一樣,不過生長的環境,氣候跟土壤有所不同。 例如土壤裡面含有礦物質跟樹木以後長成新材的密度跟顏色跟含油量是有很大關係的。 以滄江為例,滄江有鐵礦,東方樂東是金礦黏土,油梨是顏色比較深的,偏紅黑的,這種花梨含油量很高,密度也大,所以我們行話就說油梨,主要生長在滄江霸王嶺這個山脈這一帶。 樂東的山脈含有金礦,金礦生產出來的黃花梨是紫紅色的,那個密度跟那個含油量也高,不過顏色不是黑的。 很多人喜歡中心一點的,紅色的這種偏紅一點也不要太黃,太黃了也不好,紅色的密度跟容量是在中間的。
雅昌藝術網:像黃花梨本身就是這種稀缺的材料也不能濫用,你每用一寸會很考究地去用,所以一般用來製作擺件和家具的木材會怎麼挑選?
王明珍:製作家具將就顏色搭配。 明式家具以簡潔為美,沒有任何裝飾,也不像清式家具有雕花掩蓋,如果顏色搭配不好就不美觀,所以很講究。 擺件分類比較多,例如根雕製作一個東西出來比較簡單,但是要製作文房用品,對材料的要求會比較嚴格。 如把玩件如果要展現給別人看,那麼我們對把玩件的要求是顏色、紋理、密度都要好, 這也是木材本身需要具備的條件。把玩件的工藝和材料與明式家具不同,明式家具首先是搭配好顏色,才考慮款式、工藝和材料。 例如大件的家具顏色已經搭配好了,款式設計好了,工藝做到位了,家具整體就會十分美觀。 而把玩件只是一件小型擺品,選材不好容易給人一種有瑕疵的印象。 此外,家具中還有隱藏的部分,所以工藝品選材要求會比家具嚴格。 例如筆筒的用料就十分嚴格,因為所有的木柴,如紫檀,十檀九空,即空洞比較多,其實黃花梨空洞也多。 空洞形成是因為有水性,還有海南的氣候是颱風比較多,木材斷了可能會滲水,造成新材有空洞,長大癒合之後看不出來。一個外表完整的原木說不准裡面是空的。 原木拿來切筆筒,一切下來里面是空洞的就虧了。
雅昌藝術網:所以有收購木材的人認為這是“賭樹”、“賭木”。
王明珍: “賭樹”在海口周邊幾個城鎮比較多。 那裡屬於火山岩地區,房前屋後有一些隨著樹的價格越來越高。 那裡有些樹被鋼筋水泥圍起來,這樣就看不到樹頭的長勢,只能量到樹幹。 我們會通過測量圍徑來預測心材大小。 大概都看不出來的,就是賭樹。 經常有人開出來的只有牙籤粗細的木材。 不過現在賭樹的人也少了,畢竟大家更加傾向於去收購老料和老家具,這樣更為保險。 前幾天有個村里的祠堂拆下了一根260多斤重的房梁,以每斤1.4萬左右的價格賣出去了。
黃花梨的“神話”與“有價無市”
雅昌藝術網:現在很多人也在講說海南黃花梨有價無市,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王明珍:這個正常。 海南黃花梨的歷史還是比較近的,以歷史長遠一些的材料舉例,例如翡翠,大家都知道最好的翡翠產在緬甸,最好的玉是新疆的和田玉等等。 中國的古人們喜好挖掘文化。 玉文化以及各個方面的文化家具也是從宋代開始的。 回到海南黃花梨的歷史,一說到家具是明式家具最為經典,那麼明式家具選材為什麼是海南黃花梨? 肯定有原因。 海南黃花梨從藥用,到家具製作,再到根雕雕刻,再到現在的把玩件、茶壺茶杯、佛珠手鍊等等很多人都在收購,價格從當時幾毛錢一斤上漲到如今上萬元。 有些特別的原材,長料價格達到3到5萬都有,不過那是比較少見的。 我在文昌收購國一斤3.2萬的案子。 原本家中有一個老的公案,長2.3米,寬43公分,厚度將近5公分。 海南黃花梨的價格這麼多年一直都是持續上漲,從未下跌。 很多媒體表示黃花梨的價格存在炒作因素,我認為這是不對的。 我親身經歷了整個過程,其實海南黃花梨的數量稀少,但喜歡這種木材的人卻越來越多,價格也就自然上漲了,現在一對椅子的用料成本一算就明白了,但不得不承認成交量確實少了很多。 這就是有價無市的情況。
雅昌藝術網:您經歷了海南黃花梨發展的整個過程,在很多人眼裡來看就是一個神化,您能談一談黃花梨這一路發展的過程,真的是被神化嗎?
王明珍:可以說是“神化”,但這個“神化”是真實的。 在藥用階段的時候,海南黃花梨消耗了很大一部分,因此變得稀缺,大家把它成為“木頭黃金”。 我個人看來,以印度小葉紫檀為例,市斤與頓按1:2000換算,印度小葉紫檀貴的時候價格高達每噸100多萬,而黃花梨一斤100多萬,印度小葉紫檀的量比黃花梨大不知道多少倍。 從70年代、80年代算一斤來計量來算,本身就少。
1993年的時候福建人收購木料製作根雕價位從幾元到十幾元一市斤的都有過。 明朝的時候已經有一批海南黃花梨被砍伐了,解放以後煉鋼也可能有一些黃花梨被砍去當木柴少,這些都是沒有記載的。 80年代,藥材公司開始收購海南黃花梨, 大家就時興去砍樹,並沒有一個數量的限制。 海南黃花梨的價格炒作並不是那麼容易的,試想你有50億元,想收購所有的海南黃花梨來把價格提高其實是很難做到的,因為海南黃花梨數量稀缺,所以價格從幾毛錢漲到了今天這個價位。
當時家具料比根雕貴一些。 畢竟是實心的。 家具用料是樹的樹幹、樹身,而根雕用的是樹頭樹根的部位。 市場上的老樹頭都是以前砍伐樹木時留下來的,當時樹幹砍伐下來出售,大家並沒有去挖樹根,後來價格上揚,大家也就開始去找樹根。 埋在土裡剩下的木頭是密度比較大硬度也高的木材。
雅昌藝術網:早年像瓊中那一帶的人沒有意識拿這個料來做家具或者是做過犁什麼嗎?
王明珍:有。 只要生活用品中需要用到木材的工具,包括裝米的棍子、織布的刀子、建築、牛車都會用到。 也有少量的老料會用來製作這些生活用具,不過非常少。 近幾年製作家具收購的老料就是來自就有的房樑和家具。
雅昌藝術網:謝謝!
來源:雅昌藝術網專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