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當代工藝品收藏前景廣闊

新浪收藏

當代金絲地緙絲玉堂富貴圖通景(2007年翰海112萬元成交)當代金絲地緙絲玉堂富貴圖通景(2007年翰海112萬元成交)
■朱浩雲
中國傳統工藝品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以聞名中外的“燕京八絕”為例。 “燕京八絕”是指玉雕、景泰藍、牙雕、雕漆、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宮繡。 有專家認為,集民間藝術之大成,融百年心智的“燕京八絕”是中國工藝美術最後一個高峰,最後一座“官窯”。
燕京八絕
據有關記載,明清朝是“燕京八絕”的鼎盛時期。 當時兩朝下設42間作坊,每個作坊都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他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精湛工藝向皇帝和達官貴人展示了民間的絕技。 “燕京八絕”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誕生的。 若比較“燕京八絕”,我們不難發現,它們各具特色,比如景泰藍,也叫“銅胎掐絲琺瑯”。 目前,最早的存品為故宮博物院收藏,它始創於明宣德年間,至景泰年間才廣泛流行。 景泰藍是用銅胎製成,當時以藍釉為最出色,習慣稱為“景泰藍”。 清代以後,遠銷國外,頗受歡迎。 製作工序分打胎、掐絲、點藍、燒藍、磨光、鍍金等,其中,最複雜細緻的是掐絲和點藍的技藝,品種有瓶、碗、盤、煙具、檯燈、 糖罐、獎杯等。 整個製作需要經過10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甚至需幾十位藝人共同合作方能完成。 玉雕工藝更為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但至康雍乾三朝年間, 玉雕最為輝煌,其品種之多,樣式之繁,玉雕技藝之精可謂史無前例,尤其是大型玉雕更是讓人嘆為觀止。 如乾隆年間,玉雕《關山行旅圖玉山》重量逾萬斤,如此重量實屬罕見。 牙雕歷來是“皇家工藝”,其產品主要作為皇家貢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像牙本身材質珍貴;另一方面得益於當時民間高超的雕刻技法。這些能工巧匠為後人留下許多經典之作,如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牙雕“月曼清遊冊”等。 漆雕也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它集繪畫、雕刻、漆飾工藝於一身。 漆雕工藝最高峰在明清時期。 明代漆雕細膩纖巧;清代刀鋒犀利精密。 香港市場上曾有宮廷漆雕作品亮相,很受藏家歡迎。 金漆鑲嵌也屬於漆器範疇,它的歷史很悠久,分為採漆勾金、螺鈿鑲嵌、金銀平脫、刻灰等品種,其中以鑲嵌作品最多。 主要用於車、船、轎、儀仗以及皇室各種器具和擺飾。 花絲鑲嵌也叫“細金工藝”。 它是用金、銀等昂貴材料,鑲嵌各種寶石、珍珠,或用編織技藝製造而成。 花絲鑲嵌最大的特點是製作相當繁瑣,很費功夫。 宮毯早在元代就用於皇室,清代更為盛行,據說雍正年間宮裡有9名毯匠專門為皇帝編織地毯,當時編織地毯已將繪畫、刺繡、織錦等藝術融為一體。 宮毯的製作有四大工序,分別是設計、編織、片剪、整理。 京繡是指北京地區繡法,有別於湘繡、粵繡、蜀繡、蘇繡,京繡也稱宮繡,它的製作先用金銀線盤成花紋,然後用色線繡固在紡織平面上。 京繡往往能體現皇家氣派,金碧輝煌。
贗品美麗說
然而,在收藏品交易市場上,像“燕京八絕”那樣的明清工藝品少之又少,假的東西卻比比皆是。當你步入古玩交易市場裡,你立馬會發現這裡的市場險象環生、 危機四伏、處處有陷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入陷阱、難以自拔。 當然,到古玩市場來交學費的自然少不了,這裡的商販以贗充真、以劣充優,有的甚至將破東西當國寶賣;有的將新東西當古玩賣,這種現象可謂屢見不鮮。 尤需指出的是:古玩商販經常會編造各種故事來引誘買家上當受騙。 如有的商販為了推銷他的古字畫或古瓷器,會對買家說,這件“名家”作品是祖上傳下來的,是家裡的“寶貝”,由於家裡有人生病或小孩要出國留學,急需用錢而售之等等理由。 如果買家一旦信以為真,那就要上當付學費了。 可以說,美麗的傳說,曲折的經歷,動人的故事在古玩市場上營造了諸多的買賣陷阱,讓許多人膽戰心驚,有時甚至防不勝防。
新老工之爭
尤需指出的是,對於古代工藝品來說,傳統老工沉穩、厚重、細緻、匠心,新工則往往流於快速、潦草、浮躁、雷同。 而當今有的專家認為:今天的技術早已突破前人。 新工相比於老工不僅不粗糙,反而在許多方面勝過前人。 就雕刻門類而論,先進的雕刻機械為過去無法企及,按照業內的說法,當代玉雕在工藝水平上早就超過乾隆時期了。 就以故宮大玉雕山子來說,一看就能發現它的浮雕非常淺。 為什麼? 不是說不願意再深入表現,而是有限於當時的手工工具條件。 而現在的玉雕,想雕多深都可以隨心所欲。 換句話說,工具改進不止意味著快速,更代表著表現手段的進步,這種表達程度的自由也是過去不可想像的。
關注當代
值得慶幸的是,2007年翰海秋季拍賣會上,當代工藝美術品專場首次與歷代古玩同台競拍,捧場的藏家們則為95件作品砸下了5100多萬元。 其中在“日精月華——國石藝術”專場上,國家級雕刻大師牛克思所製《昌化雞血石雕樓閣山子》最為引人注目,該件作品預展時就因其瑰麗的色彩、上好且珍稀的材質、精湛的工藝被廣為關注和看好。 拍賣當天,該件拍品以700萬元高價起價,得到回應後,旋即以10萬一手的階梯迅速攀升,轉瞬間,已抬升到900萬,最終以1344萬元成交。 2014年當代蘇然的《三國三事白玉牌》(一組)在西泠印社以1035萬元成交;在同場拍賣會上,當代吳德昇的《雙嬌白玉》擺件以4025萬元成交,創造了當時中國當代工藝品競買交易市場的最高紀錄。 此次當代工藝品的天價成交,標誌著當代工藝品正在成為人們新的投資品種,同時也為當代工藝品價格的攀升打開了巨大的上升空間。 所以,對廣大收藏者和投資者而言,切不可厚古薄今,更反對盲目迷信古代工藝品。 筆者堅信,隨著收藏人數的與日俱增,當代工藝品的收藏具有廣闊的前景。
來源:美術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