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明清鼻煙壺的價格被低估的收藏

 中國文物網

 
製作鼻煙壺的材質種類繁多,有玻璃、瓷、玉、翡翠、水晶、瑪瑙、琥珀、竹黃、象牙等等,融會了中國書畫、雕刻、鑲嵌等多種傳統工藝,因此鼻煙壺又被譽為集中國工藝美術之大全的袖珍藝術品。
鼻煙壺盛行於清康熙年間,於乾隆時期達到了巔峰。 康熙年間,清宮造辦處製造的料胎、銅胎畫琺瑯鼻煙壺更是開闢了一項工藝美術的新門類,其中料胎畫琺瑯鼻煙壺是燒製難度最大的品種。 料胎琺瑯彩鼻煙壺傳世品數量十分有限,據統計,從康熙時期始燒至乾隆時期,燒製成品僅二三百件,故極其珍貴。
料胎琺瑯彩是一種複合工藝,料即玻璃,玻璃本身並不名貴,但料胎琺瑯彩貴在做工。 這種工藝有兩大​​難點:一是繪畫難。 料胎琺瑯彩是用琺瑯料在玻璃上繪製圖案,琺瑯料在玻璃質地上不易起筆上色,名為畫,其實是一點一點堆出來的。 其中白色玻璃潔白如紙,藝術效果最好,但繪製難度也相對要大,對畫工有著極高要求。 二是燒製難。 因為琺瑯料的熔點與玻璃的熔點接近,燒成的玻璃胎通過畫師的繪畫二次入窯燒琺瑯料的過程中,如果溫度低了,琺瑯釉不能充分融化導致琺瑯顏色呈色不好,顏色不亮;若是溫度過高,胎體則開始軟化變形,故極難燒製成功。
此件鼻煙壺,色彩艷麗,工藝高超,是清宮造辦處製作琺瑯彩鼻煙壺的代表作。 同時,西洋人物的紋飾圖案又從側面反映出當時中西文化的交流。

袁鏐青:聞香識爐

 新浪收藏

袁鏐青的父親是歷史系的教授,打小耳濡目染,自然知道宣德爐是歷史上的一樁“懸案”。
袁鏐青
澳籍華人,實業家,收藏宣德爐十餘年。
本版圖片朱偉輝
藏家收藏的部分香爐展示
點金沖耳三足爐
蓮瓣紋缽式爐
胡文明製海式八寶簋式爐
馬槽爐
如意耳杯 ​​式爐
點金戟耳爐
出身書香門第的袁鏐青自小就有收些小人書、郵票、古錢幣的習慣,不過真正的收藏之路則始自8年澳大利亞留學後歸國,一次興起在家附近花鳥市場中的一家古玩店晃悠,眼見一隻蝙蝠紋的青白玉筆洗頗合眼緣,隨手還了個狠價,店主自是沒有答應,不過見袁鏐青喜歡,便邀他常來店裡坐坐,交易不成,交情卻是自此結下。 店主兩代經營古玩,專攻玉器與瓷器,很有些眼力,也成為了袁鏐青收藏古物的入門師傅。
與宣德爐的結緣也是巧合。 一次在淮海路上的三聯書店裡,袁鏐青翻到一本名為《器具》的書,書中介紹多為香爐,後來袁鏐青形容那種感覺,就如同“阿里巴巴打開了山洞似”地走入一個新奇世界,銅、玉、琉璃、椰殼、紫檀、黃楊、景泰藍等,多種材質皆可製爐,“怎麼會這樣有趣”,立馬捧著書回頭找了古玩老闆,央他去幫忙找找。
袁鏐青的父親是歷史系的教授,打小耳濡目染,自然知道宣德爐是歷史上的一樁“懸案”。這“懸”就懸在自古對宣德爐評價極高,卻從未有一件傳世的或出土的標準器,甚至關於宣德三年明宣宗批量製爐這一說也沒有得到可靠的歷史文獻佐證。 袁鏐青說自己收藏宣德爐,大半是因為喜歡,也存了些迎難而上的心氣。
袁鏐青起步不低,遇著兩個行家。 上海灘有位姓胡的老先生,是榮毅仁榮家的旁系,最喜宣德爐,很早便開始收藏。 據說上海文物商店到港澳辦展,還得向這位胡先生借爐,原美心大劇院旁有家國營古玩店,收來的爐子也要請他去定價,算是當時上海灘爐友圈的一塊招牌。 另有一位常年在東台路淘貨的台灣古董商, 袁鏐青斷斷續續地向兩人買爐,豐富起自己的收藏,後者還經常為其把把關。 “當時價錢也不高,在幾萬元。不過以我現在的收藏眼光看,那時買進的爐子只是老藏品而已,較為普通。”
宣德爐的收藏雖懸,價格卻是一路走高,袁鏐青認為,2003年中國嘉德的王世襄專場拍賣中,21把宣德爐拍出1600萬元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當時由上海的一家房產公司全數收入,甚是轟動。 國內藏爐者受兩人影響甚深,一是《金玉青煙》的作者、台灣藏家楊炳楨,另一個就是王世襄,這場拍賣後便開始有一大批藏家進入宣德爐的收藏領域。 後話是,2010年這批爐在匡時拍賣重新上拍時,由於一件被盜僅餘20件,連同佣金以總數1億1千萬元成交,卻再無一人坐擁的場面,袁鏐青就在現場,但顆粒無收,頗有些遺憾。
“因為沒有標準器,大家一直有爭論,我也在收藏中不斷學習。”為了深入了解自己的藏品,袁鏐青報名參加了華東師範大學開設的文物鑑賞課程,開課的老師就有蔡國聲。 “從我個人的收藏角度來說,宣德爐也許存疑,但是以宣德爐為代表的明代文化符號一定是存在的。相傳宣德皇帝親自設計,根據上古青銅器和宋瓷五大官窯的器形製作,正好暹羅國進貢一批黃銅,便有了宣德爐之說,也開闢了中國全新的銅文化。”
十多年的收藏之路走下來,有人說袁鏐青的藏爐在全國算得上名列前茅,具體的排名很難定個準,他自己也不很在意,但袁鏐青收藏宣德爐的品種之豐、 品相之高確是不爭的事實。 見面時袁鏐青帶來一個巨大的行李箱,打開看是十幾個四方的小盒子,他戴上手套,將所藏之爐一一小心擺出,從器形、皮色、底款,無一相似。
其中一件馬槽爐就頗有來頭。 太倉繆氏的東倉書庫是明代至清晚期著名的藏書樓,清末敗落後,他家的書多賣到天一閣和嘉業堂,儘管如此,繆家在“文革”時的抄家清單仍有整整17頁紙,這件馬槽爐是少有的“倖存者”之一,袁鏐青從繆家後人處購得。
袁鏐青自己愛好文人訂製的爐,覺得文人氣息賦予爐本身更多的韻味和想像空間,但在收藏時卻不以此為限。 明萬曆年間上海松江曾出過一位制爐大師胡文明,很得推崇。 袁鏐青就藏有一件落有“雲間胡文明製”款的海八怪簋式爐,岫龍耳,通體鎏金且鑄造精美,不過袁鏐青覺得,這件爐精緻有餘,卻素雅不足,符合的是當時外國人的審美品位。 他認為,收藏必須有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不然就只是個保管者,“現在爐友圈有兩種體系,一類追求文人意趣,跟著爐譜蒐集文人私款,另一類就是走國際路線,鍾情高浮雕鎏金,我不會刻意制定自己的路線,但要形成自己的收藏體系,能做出一些研究的。”
提起收藏中的“憾事”,袁鏐青現在想來仍有些追悔莫及。 2005年上海一拍賣公司上拍一件如意耳宣德爐,因為工作繁忙袁鏐青便請朋友幫忙去現場舉牌,結果只差一口價與其失之交臂。 “現在看來,無論是從造型、皮殼顏色、壓手感、款規整與否幾個方面來看,那件爐都是同等形制裡最好的。”
袁鏐青的理想是,只收藏50件宣德爐,每一件拿出都能讓人“彈眼落睛”,然後據此出一本書,讓爐自己講述自己的故事和脈絡。 “以我現在的收藏來看,大概還欠缺三分之一,不過也許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這個目標會永遠都無法達成呢。”
來源:東方早報藝術評論陳詩悅張兆新

明成化鬥彩鳳紋天字蓋罐鑑賞

 中國文物網

明成化“天”字罐,多以鬥彩為主,青花“天”字罐較少,筆者在拙文《淺說洪武初年'天'字罐——收藏洪武初年天字罐有感》(下稱'洪武天字罐')一文己提到。 因成化“鬥彩”是在成化晚年才比較成熟,而對於“天”字罐上的“鬥彩”工藝來說,己經很成熟,並且十分精美,所以說,成化鬥彩“天”字罐,應是成化晚年產品。 明成化鬥彩鳳紋“天”字蓋罐(圖1)(以下簡稱“鳳罐”),通高12.4厘米(罐高10.8厘米),口徑6.3厘米,腹徑12.8厘米,足徑8.6厘米。 該器質地細膩,體質輕薄,在室外自然光照下,手指在外壁(圖2)和底部(圖3)晃動,從內壁可見,另外在鑑賞和鑑定時,可看到用青花書寫底款“天”字的筆劃外圍的邊緣,有淺淡青色範出,好似人們用毛筆在宣紙上寫字時所看到的情景(圖4),這種現象,是在仿品中很難辦到的,這對鑑別真偽很重要。
該罐以“鳳紋”為主紋飾,是比較突出和新穎的,也是較為少見的。 成化“天”字罐(含鬥彩與青花)的主飾紋,在'洪武天字罐'中己用列表列舉,多以龍紋為主飾紋(如海水雲龍紋、螭龍紋、應龍紋等),兼八寶紋、寶相紋等,很少運用“鳳紋”(含鬥彩與青花)為主飾紋。
該“鳳罐”因為其完好而倖存,展現在世間,所以人們又稱其為“成化鬥彩'五鳳'朝陽'天'字蓋罐”(圖5)。 如缺了蓋子,或者說即使是罐體四方都有鳳紋而蓋上沒有鳳紋(或缺蓋)也無法稱其為“成化鬥彩'五鳳'朝陽'天'字蓋罐了。為什麼?因罐的外壁四面各有一個鳳,加上蓋面上也有一個鳳,才構成“五鳳”,便形成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各有一個鳳,才構成“五鳳”朝陽。例如:在山東景​​鴻堂2005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精選之二,其中有一件明成化青花鳳紋“天”字蓋罐,完好。高11.3厘米,(〈收藏〉 2005年12期)。此罐是鳳紋,但未見蓋上有鳳紋,就無法構成“五鳳朝陽”。
古人很講​​究和諧、統一,只有和諧、統一,才得到涉調。 而這個涉調,又是來自“五行”——金、木、土、水、火。 在這個“五行”當中,它們之間,既相生又相剋。 所以,古人認為,萬物都要和諧、統一。 大至宇宙,小至個人的人體,都應該是從這個“五行”中得到和諧、統一來涉調,人才能生存。 這就是陰陽家所說的天人合一的說法。 不但陰陽家講“五行”、應用“五行”,中醫的理論也講“五行”、應用“五行”,是通過“五行”的生、克使人體的五臟六腑得到涉調,身體才無病,才能得到健康長壽。 所以說“鳳罐”有端莊、秀麗、吉祥、如意、平安、清吉之意。 綜觀明成化鬥彩“天”字罐,雖說它是以龍紋為主,但也末發現有在一個罐子上有五條龍(如同“鳳罐”那樣裝飾,當然有些缺了蓋子,是永遠都找不到)同時出現,可見此罐的莊重而稀有。 再說,“鳳”是女性的代表,在古代的皇太后、皇后常戴“鳳冠”,以及在解放前民間剛出嫁的閨女(新娘)的頭上也有戴“鳳冠”的習慣。 這表示莊重而華麗。 因此,“鳳罐”和“鳳冠”可以說是一組同音(包括多音字)異物的兩個詞,“冠”字是多音字(可讀“冠”(罐),比如“冠軍”,也可讀“冠”比如“鳳冠”或“雞冠”)。 所謂異物,即“鳳罐”是以鳳為飾紋的罐子,而“鳳冠”則是女性戴上頭的帽子。 綜觀該“鳳罐”,非尋常百性之日用品,而是宮廷和高層人物或大戶人家之玩物或用品。 因此,此罐很可能是宮廷中的皇太后、皇后、貴妃們的玩物或用品無疑。 可見足以珍貴。
 
圖1 明成化鬥彩鳳紋“天”字蓋罐(主體圖)
  
圖2 明成化鬥彩鳳紋“天”字蓋罐(局部圖)
質地細膩, 胎體輕薄,手指在外壁晃動,在內壁可看見。
 
圖3 明成化鬥彩鳳紋“天”字蓋罐(局部圖)
質地細膩, 胎體輕薄,手指在底部外壁晃動,在內底可看見。
  
圖4 明成化鬥彩鳳紋“天”字蓋罐(局部圖)
用青花書寫底款“天”字,其筆劃外圍的邊緣,有淺淡青色範出,好似人們用毛筆在宣紙上寫字時所看到的情景。 是鑑別真偽的重要因素。
罐的外壁四面各有一個鳳,加上蓋面上也有一個鳳,才構成“五鳳”,便形成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各有一個鳳(每個鳳首都朝著東方),才構成“五鳳”朝陽。 故也稱其為“明成化鬥彩'五鳳'朝陽'天'字蓋罐”
  
圖5 明成化鬥彩鳳紋“天”字蓋罐(罐、蓋分離圖)

聖嚴法師:心安生活就平安,三項安心的方法

如何才能“心安平安”呢?聖嚴法師表示,現在社會普遍有種不安定感,這種不安定感是由每一個人所形成的。所謂平安,有心理的、生活和生命的平安。如果心不安,很容易就被環境牽動,一旦環境裡產生變動,或者因他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是媒體上的一個訊息,自己的心馬上就跟著起伏;起初是心不安,接著影響生活不安,最後連生命也不安穩了。而這些不安,一樣一樣重迭起來,有點像漩渦一樣的,會一個帶著一個、一個牽動一個,導致結果愈來愈嚴重,愈來愈麻煩。  
  心安生活就平安
  因此,聖嚴法師同時也開示三項學習安心的方法:第一是“正視現實”,當覺得不安的時候,要反問:“不安是為了什麼?”遇到任何不安的狀況,如果能夠面對它、正視它,問題往往也就消失了。
  其次,要“懷抱信心”。覺得無路可走,不敢往前走,也不想往前走的心態非常危險,會把自己和整個家庭帶入絕境,如果說心態調整一下,相信天無絕人之路,相信今天能過,明天也一定能過,相信今天只吃一把面,明天應該也可找到一把面吃──永遠對未來懷抱信心與希望,這樣人生就會跟著改變。
  最後,聖嚴法師也提醒遇到不順心時,要“心平氣和”的處事,試著理解事情發生的可能原因。比方說有人對我不友善,一定是有原因的,也許真是我給他的打擊,也可能是其它原因所致,而如果是我帶給他麻煩,那我要向他道歉,是我對不起他,如果不是因為我,而是另有其它因素使他煩惱,那我更不需要反擊他、埋怨他,反而要看看可以怎樣地幫助他。
 

南菁藝術鑑賞報─南菁藝術學院名譽院長王太田大師勤峰峻拔畫作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南菁藝術鑑賞報─轉報導畫家余政明 即日起展出多年藝術創作

畫家余政明 即日起展出多年藝術創作

 經濟日報 鄭芝珊

畫家余政明,自幼愛好書畫,對於藝術的專研和興趣是其一生中努力追求的目標,愛好旅遊與大自然,藝術無價的瑰麗都是余政明想表達傳遞的中心思想,即日起至10月6日止在台北市中正紀念堂3樓志清廰展出多年來的創作心得。
余政明在 1947 年於嘉義出生,啟蒙恩師是蕭一葦老師。身為漙儒大弟子的蕭老師信手拈來 即寫一手好字、一闕好詩、繪畫裡的真情流露,都在在影響了余政明,讓 他一頭栽進這美好的詩書畫領域。隨後跟隨余偉老師學習繪畫奇松異石。為了探究大風堂畫派又拜孫雲生老師為 師。孫雲生老師擅於運用潑墨、潑彩、作品工整秀雅又用色瑰麗,融合了中西繪畫的理念方式。偶然機會下也曾和兼擅書法、繪畫、篆刻的吳平老師學習繪畫四君子的優雅傲然姿態。
余政明近幾年專攻花鳥畫,且和蟲魚花鳥畫大師杜登吟老師學習,並攀山越嶺和羅振賢教授去戶外學習山水寫生。近期在偶然機緣之下,有幸和嶺南畫派大師歐豪年老師習畫,歐豪年老師的畫風同時具有豪邁和莊嚴的特質,其人和藹可親,但教學態度為一似春蠶、毫不保留、盡心栽培。
每每在了解不同文化後、觀看各地景物而 有眾多感觸。做為一個創作者,總是燃燒生命,想方設法把自己所見、所聞、所學都展現出來。

嶺南畫派大師歐豪年(左二)蒞臨會場鼓勵余政明(右二)的創作可圈可點,並讚賞湄洲媽祖書畫院台灣分院院長柯沛鴻(右一)達摩畫像徐徐如生動靜禪思有其禪意。 鄭芝珊/攝影

傳統吉祥之器:祝壽盃

中國文物網 

清代是我國歷史上文化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各種類別與形制的器物枚不勝舉,爭奇鬥艷,堪稱大觀。 較之易破碎的瓷器和易蛀朽的竹木器,存世量較大的當數清代遺留下來的銅器了。 銅器不僅種類豐富,而且獨具藝術特色,歷來被中外藏家所珍視為重點收藏的寶物。
銅器作為一項中國傳統的收藏門類,古而有之。 如宋人就頗愛商周銅器,依此考據,研其文字,拓其紋樣,往往樂在其中。 時至明清,銅器依然收到士大夫的追捧,而明清所造的銅器,以其典雅精緻的形制和爐火純青的工藝,越來越受到收藏愛好者的青睞。
清代宮廷中先後設立了銅器造辦處,大量製造各種銅器,作為內廷陳設、佛堂供奉、太廟郊壇等使用。 這些銅器大多是實用器物,如香爐、鼎、瓶、壺、杯等,主要用於生活、祭祀及各種儀式中。 在造型方面與原器相似,具有商周青銅器的風格,在裝飾上沒有嚴格仿造商周的紋飾,而是使用了龍紋、卷雲紋、花卉紋迴紋等紋飾。
近年來的交易跡象越來越清晰地表明,清銅器正在成為收藏屆關注的新熱點。 2014年,香港一春交易推出明清銅器就獲得極大成功,如鎏金銅“寶鴨”香爐成交價為2300多萬元、清代獸紋三足鼎成交價978萬元。 而且,正處於價格窪地的清銅器在當今市場的接受度還遠遠不夠,投資前景將十分廣闊。
本公司最近有幸徵集到一隻祝壽盃,藏品高:5.4cm,高:2.2cm。 圈足圓腹,口沿外翻,杯形典雅。 杯壁採用高浮雕、淺浮雕、線刻等相結合的技法雕刻如意盤長結紋,寓意:“如意長壽無盡頭”。 變形花卉紋寓吉祥如意之意。 吉祥花卉紋飾,做工規矩,工藝講究,底部帶“壽”字款識。
盃體呈黃色和深褐色之間,通體光亮,包漿滑熟,幽光沉穩,透露出一種溫潤的歲月痕跡。 宣亦專家認為此杯是開門的老的真品;包漿渾厚,是典型的清代的銅酒杯,應屬於晚清銅杯精作,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此杯形態構思巧妙,造型古樸,鑄工精美,具有鮮明的清代特徵。 裝飾紋飾採用生活相關的紋飾,富麗精緻、暢達,顯示出中國美學的基本特徵。 同時,這些寫實紋飾,表現出清代銅器的藝術內涵。
清代銅器在古今中外享有盛譽並非以數量取勝,關鍵在於它的質量。 清代銅器精品極多,尤其是清三代期間,銅器製作處於頂峰階段。 清代銅器由於無政策的製約,容易辨偽,便於收藏。尤其在目前收藏中未達到大熱情況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必將成為領漲銅器市場價格的先鋒。

你知道嗎:文玩圈裡出了名的三不能玩

 中國文物網 

第一,陪葬的不能玩! 陪葬的金銀玉器經常會塗抹水銀粉,時間久了會產生化學變化,年代近的會呈現棕紅色,年代遠了就變成黑紫色,這種斑塊俗稱“水銀斑”或者“水銀浸” 。 這些陪葬的的東西陰氣太重! 有人說最好不要戴古玉,特別是玉上有血沁的。 玉是有記憶的,他上面可能記載著許多恩仇,有的人就是戴上古玉後開始長病,甚至會有夢魘。
第二,違法的絕對不能玩! “一紅二黑三白”這三種不要玩! “紅”為鶴頂紅,“黑”為犀牛角,“白”為像牙。 當文玩愛好者買賣、收藏“紅”、“黑”、“白”時,卻很有可能已經觸犯了刑法中的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 很大一部分文玩愛好者認為像牙製品不過是文玩,與木雕、橄欖核等一樣,完全不知此為犯法;而有一部分人則認為身邊有一兩件象牙玩物的人很多,少量持有並不礙事,或者即使違法了也不以為然。
第三,造假文玩不要玩! 很多人抱著崇敬之心把老珠子請回家,本以為會有靈性,有助修為,轉天發現,珠子是泡的或炸的,佛頭是塑料的,穿的老蜜蠟孔道是琴弦磨得。 是假的吧,就當買個教訓了,可一些造假文玩如果存有毒化學藥劑,就會傷害身體,“尤其一些敏感膚質的人群,容易引起手部皮膚的紅腫感染,甚至更嚴重的症狀”。

唐代陶瓷器製作水平有了極大提升已有帶吸管茶杯

大河報

導讀:中國傳統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拙樸到精巧、由混用到專用的過程。 唐宋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陶瓷業水平的提高、人們審美情趣的提升,茶具越來越成為飲茶過程中獲取精神滿足的重要元素。
國慶假期,去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成為很多人的選擇。 在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鄭州市城東路與順河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一場唐宋茶具特展正在進行,展出了120餘件具有北方窯口特色的唐宋茶具。
中國傳統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拙樸到精巧、由混用到專用的過程。 唐宋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陶瓷業水平的提高、人們審美情趣的提升,茶具越來越成為飲茶過程中獲取精神滿足的重要元素。
唐代是古代中國最為輝煌的時期之一,陶瓷器的製作水平有了極大提升,從以往的單色釉衍生出了黑白雙色釉、三彩釉等,器形也更加豐富,僅杯就有20餘種造型。 到了宋代,宮廷貴族、文人學士尚茶、崇茶、以品茶為雅的風氣,進一步推動了茶文化和茶具的發展。 與唐代相比,宋代茶器更加講究法度,形制愈來愈精。
這次展出的展品包括盞、杯、壺、盞托、茶碾、研磨器等種類,有唐代的三彩吸管杯(右圖)、白釉葫蘆形執壺、白釉灑藍彩盞,宋代的珍珠地劃花高足杯、 黑釉荷葉口碗等。 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館長何飛表示,這次展覽是公益展覽,展期持續至10月底,希望這個展覽能讓大家體會到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潛水員新西蘭潛水邂逅868枚金幣

 環球時報

[環球網綜合報導]你以為海底藏寶真的只是傳說? 那就錯了!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7日報導,一組潛水員因參與新西蘭惠靈頓港的海床清理工作,結果邂逅了深藏海底的868枚金幣,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99人組成的潛水團隊在清理惠靈頓港的海床時,忽然邂逅了一堆閃閃發光的東西。 他們遂用氣球將這些沉入海底的寶物打撈了上來,清點後發現共有868枚金幣,但金幣的具體價值目前依然沒有公佈。
據其中一名潛水員稱,這些金幣將會被售出,所得收益將悉數用於海床清理工作。 

聖嚴法師:多也足、少也足,有也足、無也足

多也足、少也足,有也足、無也足。 貧不等於苦,富也不等於樂。
中國傳統文化如果我們缺乏生命的意志,並且對生命價值沒有正確的認識,那我們就會生活在煩惱中,常常覺得不知該何去何從。也許今天向東,明天又變成朝西,沒有一定的目標方向,沒有一定的立足點。
養兒育女、傳宗接代,或是日常吃穿,雖然是我們的基本生活需求,但如果我們僅僅把這些當作生活的主要目標,那就與動物沒有兩樣了。 譬如流浪狗、流浪貓找東西吃,吃飽了以後,它們會生小貓、小狗,這就是它們繁衍和生存的需求。 如果我們做為一個人,只是為了這些而奔走經營,那就跟它們是一樣的。
假使我們生活得非常富裕,一個月能夠賺得幾十萬或是幾百萬,華屋、 美食、華服,樣樣不缺,但這能保證會過得快樂嗎?這種生活是靡爛的,只追求物質的享受和刺激,而忽略了生命的意義與目標。 相反的,如果我們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都非常明確,即使物質生活差一點也沒有什麼問題,我們仍然是一個健康的人。 因為,只要心理健康,就能少一些執著煩惱,生命就會多一些智能而發出光輝,這個就是精神生活勝於物質生活。 如果精神生活低於物質生活,那我們就跟動物相同,動物的本能就是男女、飲食,再加上生活環境裡其他的物質享受。
記得曾有一位菩薩招待我吃早餐,只見那桌上的大托盤裡已經擺了三個主菜了,另外還附上花生米、豆腐乳、蘿蔔幹、榨菜等小菜。 除此之外,還有一大盤的水果,裡面有蘋果、芒果、橙子和木瓜。 再回過頭看看幾十年前我師父東初老和尚的早餐,他每天都是一塊豆腐乳、一碟花生米;豆腐乳還要把它切成四小塊分四天吃,一小碟花生米也是吃上好幾天。 每次都是吃了好幾口粥才夾一顆花生米,然後再吃好幾口粥再夾一點豆腐乳,卻吃得津津有味。 他從不覺得自己的生活很清苦,總是自得其樂,活得很高興。 我很欣賞他老人家吃得那麼快樂的模樣,而我那時跟著他一起生活,也覺得很快樂。
又譬如,美國在流行嬉皮的年代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過度奢華靡爛,生活反而過得併不快樂。 於是有些人開始反社會潮流,放棄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享受,變成嬉皮在街頭流浪。 當這個風潮過去以後,有些人因為習慣了嬉皮生活,就跑到像尼泊爾那樣貧窮的國家去居住體驗,雖然過得非常簡樸,但是很快樂。
我曾經在山里閉關六年,當時物資非常缺乏,連牙刷、牙膏、肥皂都沒有,但是我很能善用當下環境的資源來解決這些問題。 譬如用鹽當牙膏,用手指或將青樹枝咬碎當牙刷;將落葉燒成灰用來泡水洗衣服,因為灰是鹼性的,所以可以把衣服洗得乾乾淨淨。即使物資是那樣缺乏,但也沒有對我造成什麼困擾,我依然過得很快樂。
還有,以前我剛到美國時,物質方面也是很困乏,吃的、用的,什麼都沒有。 現在回想起來,我很感謝美國的街頭,因為只要傍晚到紐約街頭轉一轉,就有許多別人丟棄的東西可以撿拾。 那時我體會到: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才是擁有最多的時候,也感受到天下之大、天下之好。
所以,貧不等於痛苦,富也不等於快樂。 無論我們的生活條件如​​何,只要我們能建立正確的心態與觀念,勇敢地面對生活,接受它、欣賞它,就容易得到滿足與快樂。
佛經裡常教我們要少欲知足。 所謂知足,就是多也足、少也足,有也足、無也足,並不是說完全不要,一切都不要,那就不行了!而是有就要,如果少就少要,完全沒有就不要,因為不要也不一定活不下去,不要有不要的生活方式。

南菁藝術鑑賞報─南菁藝術學院名譽院長王太田大師青山嵐霧畫作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故宫的100个对联:看了方知读书少!

对联或称楹联、楹帖、联语、对子,是中华古典文学中一种非常独特的形式。昔称肇始于五代蜀孟昶之桃符,那已经是一种新年在辟邪祈福的装饰品上的题词,若说从修辞角度审美的联语,则远在这之前。
对联在宋元间已多见于宫殿、书院、寺观、斋馆,梁章钜《楹联丛话》的开篇《故事》,即列举了苏轼、朱熹、赵子昂等人皆擅作对联。
至明清而极盛,明太祖就喜撰联赐给大臣,有一年还专门下旨凡“公卿庶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清代的皇帝也多爱撰对联,特别以康熙、乾隆祖孙俩在位时间最长,又颇具文才,所撰的对联最多亦颇见文采。

故宫乃泛指今日尚存的昔时帝王的宫殿。主要有北京的紫禁城乃明清两代的皇宫,外廷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主体,内廷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以及文华殿、武英殿和御花园等大小院落共数十处。
还有沈阳的故宫,则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的宫殿,入关后称奉天行宫,以经乾隆、嘉庆两朝的增修,占地亦达4.6万平方米。加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一称承德离宫或河北行宫,为清代帝王夏天避暑和处理国事之地,亦有许多的宫殿和楼台亭榭寺观。这些皇家建筑,皆系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画栋雕梁,无处不有楹联堂匾。其中有不少是由皇帝亲撰,余皆饱学的大臣所为,或且由皇帝钦点。


雍容典雅,皇矞高华,称仁颂德,鼓吹休明,展示了在这一特殊环境中的艺文之最。其中也有部分偏于风雅,只单纯描绘自然风景或抒写闲情逸致,如弘历自撰的“深心托豪素,怀抱观古今”,现在还有人写了挂在自己的书斋里。

中华书局《故宫百联》选数以数百计的故宫楹帖,精心遴选出一百副集为一编,短自四、五、七言,长至十三、十四字,内容丰赡,兼及宫殿楼阁寺观。

令读者可一窥昔日宫联的概貌。由于这些联语既皆肃括宏深,遣词造句便免不了引经据典,有的且是如集《尚书》的原句而成,故于联末皆加注析。注析主要是注明辞语的出处,征引典籍原文,省却读者再加检索之劳;附加赏析,要言不烦,以帮助读者通解。
我们今天从北京故宫等处尚能观赏到一些楹联,虽或犹存明清科举所规范的馆阁遗风,仍可领略其书写者的满腹经纶而具有的大家气韵。


明清瓷器仍將佔收藏主流

 中國文物網 

 
作為瓷器的故鄉,中國的燒瓷工藝在歷朝歷代都有不同的講究。 明清時期是我國瓷器發展史上的極盛時期,其特點是彩瓷得到巨大發展,器物造型、紋飾繁多而精美。 對於藏家而言,明清瓷器亦是最愛之一。 根據藝術品的年代之分,古玩瓷器擁有著不同的收藏價值,而明清瓷器便是其中較為出色的古玩瓷器。
作為明清瓷器的藏家、鑑賞家,劉德明不僅將瓷器作為自己收藏的心愛之物,更將其視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
買立不買倒買大不買小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皇帝無疑是最鮮亮的角色,他們渴望佔據世間的奇珍異寶,於是,大部分中國瓷器中的極品也毫無例外地被收入了帝王家。 皇家對既實用又美觀的瓷器鍾愛備至,歷朝歷代都設有專門燒造宮廷用瓷器的窯場,史稱“官窯”,這些“官窯”便是中國瓷器發展最主要的推動力,官窯瓷器也是它所處朝代頂級審美的凝聚。
“從最初的陶器發展到瓷器,從單色釉到青花、五彩、粉彩、淺絳彩、廣彩等不同的彩繪工藝方法出現,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中國陶瓷在明清時期更加燦爛輝煌。瓷器的顏色可謂五光十色,有藍釉、祭紅釉、郎窯紅釉、豆紅青釉、黃釉、孔雀綠釉等。”劉德明認為,對於年份已久的古舊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當推各個朝代的官窯瓷器,因而也最具收藏價值。 “諸如明代瓷器和'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器件最受市場追捧,它現在的價格相比十年前提高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其中,如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康熙豇豆釉彩器、雍正琺瑯蓮子碗等,如今的市場價已達數十萬元至上百萬元之巨。”
提及瓷器收藏,行里有句口頭禪:買立不買倒,買大不買小。 其中,“立”是指用來擺設的器物,叫做“擺件”,“倒”則指碗、碟、盆等生活器物。 因此這句話就是說,“擺件”瓷器的檔次要高於生活瓷器。 究其原因,擺件本身就以藝術欣賞價值為主,所以製作工藝、胎質,包括繪圖、題款等更講究、更完善。 另外,大型器物的製作難度大,承載的藝術內容也更加豐富,加之其不易保存,因此存世量也更少。
如今在古玩城及淘寶市場中,人們對這類造型各異、五彩斑斕的器物偏愛有加。 然而,在熱鬧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仿品、贗品橫陳,令人真偽難辨。 劉德明說:“由於彩繪工藝方法的多樣化,明清瓷器的紋飾和花樣也更為繁雜,有的瓷器上甚至是一幅完整的畫作,因而明清瓷器所包含的信息量十分豐富,而這也會導致藏友因此而打眼。目前,真正的明清瓷器不僅非常稀缺,而且價位漲得驚人,如果不具備一定的眼力,沒有相當的財力,盲目收藏風險很大。”

談十一面觀音信仰與造像

一、天水市博物館館藏十一面觀音鎏金銅造像
天水市博物館有一座十一面觀音造像,本為天水水月寺的傳世品。 水月寺本為隴右名剎,據傳創建於隋初,重建於唐會昌元年(841年),“文革”破四舊時從大殿牆角下出土了這尊十一面觀音鎏金銅造像,疑為唐武宗滅佛時所埋。 該造像高81厘米,造像分上下兩層,下層為四層七寶台,上層為十一面觀音立像(見圖1)。 整件造像由青銅鑄造,渾身鎏金,顯得高貴典雅。 菩薩頭戴天冠,生六臂十一面。 以前誤以為其十一面呈3、4、1、2、1排列,其中9個菩薩頭像分4層佈於主面的天冠之上(見圖2、圖3)。 最近筆者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對照相關經典發現,該尊造像的頭像排列並非如此。 正面能看見的菩薩頭像共分4層排列,第一層中央為主面,其左右耳際各有一面,共三面。 第二層共四面。 在第二層和第三層之間是主面寶冠中的阿彌陀佛結跏趺坐像,此尊應不在十一面之列。 第四層有2面。 第五層有1面。 因此,該造像正面能直觀看見的面相排列為3、4、2、1,共十面,和十一面之數有差。 但觀其背面我們可發現,菩薩背面有隼突出,應是插背光所用,可惜背光不存。 在其主面的頭正後方,有一不規則方孔,似為裝藏之處,方孔的缺塊大小正好可置一個小菩薩面,由此推測,此處應該還有一面。 無論是《十一面觀音神咒》,還是《十一面觀音神咒心經》,其對十一面觀音面相排列的記載其實出入不大,即“其像作十一面。當前三面作慈悲相。左邊三面作嗔怒相。右邊三面作白牙上出相。當後一面作暴惡大笑相。頂上一面作佛面像。”由此可知,觀音當後應該有一“暴惡大笑”面,這與此造像的形制不謀而合。 所以,該十一面觀音造像的面相排列應該是4、4、2、1,共計十一面。
菩薩的六臂在身體兩側分3層排列,其中最上面兩手向上托舉似有持物;中間兩手虛合掌,雙拇指並豎,兩食指彎曲如勾型,結為秘密真性如意珠印;下方兩臂下垂,拇指與中指相捻,結滅惡趣印(見圖4)。 觀音主面慈祥和善,她身披天衣,下身著裙,掛飾瓔珞,腕帶臂玔,據有菩薩造像的種種莊嚴[1]。 這是古代天水地區發現的密教十一面觀音信仰繁榮的珍貴實物資料。
二、漢傳佛教密教與十一面觀音經典
漢傳密教經典傳入內地的時間很早,早期密教多屬真言咒語(或稱“陀羅尼”“總持”)性質。 三國時,竺律炎譯《摩登伽經》,支謙譯《無量門微密持經》,都很有名。 這些咒術的應用範圍很廣,諸如息災、求祥、安家、治病,驅鬼役神、降龍祈雨,無所不能。 除了持咒它還兼取火祀、占卜、星像等法術[2]。 西晉時期,帛屍梨蜜多羅就精通咒術,他在健康翻譯了《大灌頂神咒經》。 東晉太元六年(381年),曇無蘭在揚州花了十五年的時間翻譯了《咒時氣病經》《請雨咒經》等許多神咒。 至唐代,阿地瞿多譯《陀羅尼集經》,佛陀波利從印度帶來《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等。 以上這些都屬於“雜密”,體系性的“純密”是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人傳入中國的。 此三人中以善無畏來中國最早,他於開元四年(716年)抵達長安,之後他們分別翻譯了《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等大量密教經典。 至此,“純密”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漢傳佛教密宗才產生[3]。
密教十一面觀音信仰的法脈其實在整個“純密”構架形成之前已經在中國普遍流傳。 早在北周武帝時期,耶舍崛多與阇那崛多在長安首先譯出《佛說十一面觀音神咒經》。 據崔致遠《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記載:“神功元年契丹拒命,出師討之。特詔藏依經教遏寇虐。乃奏曰。若令摧伏怨敵請約左道諸法。詔從之。法師盥浴更衣建立十一面道場置光音像行道。始數日羯虜睹王師無數神王之眾。或矚觀音之像浮空而至。犬羊之群相次逗撓月捷以聞。天后優詔勞之曰。蒯城之外兵士聞天鼓之聲。良鄉縣中賊眾睹觀音之像。醴酒流甘於陳塞。仙駕引纛於軍前。此神兵之掃除。蓋慈力之加被。”此雖文人漫談,不足全信,但由此可以看出,在唐代初期,十一面觀音信仰在上層社會已經廣為流傳,其修持儀軌已初步成型。 從初唐到開元年間三大士到達中國建立“純密”,就相差百餘年,那麼據此推測在開元三大士尚未到達中國前二、三百年間,十一面觀音法早已在中原地區存在了。
進入唐朝,密宗觀音信仰進入高潮時期,各類觀音經典的翻譯層出不群,來華印度僧人尊法、智通分別譯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囀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咒》《觀自在菩薩隨心咒》《清淨觀世音菩薩陀羅尼》。 同時,十一面觀音經典也大量翻譯。初唐時期,阿地瞿多和玄奘先後分別譯出《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和《十一面神咒心經》,又過了約一百年,在唐玄宗天寶年間,不空翻譯《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 通過十一面觀音相關經典的翻譯可以看出,隨著密教觀音信仰的發展,十一面觀音信仰出現了兩個高潮,第一次是北周時期,以保定四年(564年)天竺僧人耶舍崛多翻譯《十一面觀音神咒經》為主要標誌,第一次把十一面觀音經典引入中國。 第二次高潮是唐代,曾四度翻譯十一面觀音經典,把十一面觀音信仰推向了高潮。 [4]
三、十一面觀音的形象
十一面觀音,別名大光普照觀音、密號慈愍金剛,是密教六觀音之一。 在胎藏界曼陀羅中,她位列蘇悉地院[5],是密教“六大觀音”之一,但其形像在我國佛教題材中出現的時間似乎較晚。雖然早在北周時期有高僧就已經翻譯出了十一面觀音經典,但沒有證據表明當時已經出現了十一面觀音造像。 從目前的發現來看,十一面觀音的形像在我國大量出現的時期應該在唐代初期。
唐代是我國密教觀音信仰的高潮時期,當時,在各種經典的支持下,十一面觀音的形象向多元化發展,國內外現存各時期的十一面觀音形式多樣,有絹畫、壁畫、石雕、銅造像、木雕等各種形式,其中尤以敦煌莫高窟出現的形象最為豐富,如敦煌莫高窟第321窟東壁北側就有十一面觀音圖,她十一面六臂,立於雙樹寶蓋之下蓮花之上,一手提淨瓶,一手持楊枝。 兩旁有二菩薩侍立(見圖5)。 除此之外,現存的唐代十一面觀音單體造像中比較有影響的有,據傳出土於陝西寶慶寺而散見於海內外的高浮雕十一面觀音石造立像,出土於河南滎陽大海寺的六臂十一面觀音石造像、揚州博物館藏十一面觀音石造像和上海市博物館藏十一面觀音銅造像。 國家博物館的李翎先生曾撰文對十一面觀音像式做過專題研究,他對123件分藏於世界各地的十一面觀音造像的年代、臂、面數量進行了詳細的列表統計[6 ]。 通過對其表中內容的統計對比可以看出,十一面觀音造像大約最早產生於後笈多王朝時期,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十一面觀音造像發現於坎黑利石窟41號窟,造像時間大約為5-6世紀。 我國所發現的早期十一面觀音造像為初唐時期​​,多出現在敦煌莫高窟,如334、321、331、340等窟中均出現了十一面觀音形象。 從造像的形制看,十一面觀音造像吸收了印度所出現的兩種觀音類型,即印度西部的二臂觀音像式(坎黑利樣式)和印度北部的六臂觀音像式。 2臂十一面觀音造像出現最早,也最流行,初唐時期首先在敦煌莫高窟321窟首先出現了6臂十一面觀音,盛唐時期首先在四川安岳地區出現千手十一面觀音造像。 因此,從觀音手臂數量發展來看,十一面觀音的手臂數量有從少到多的發展趨勢。 在唐代中晚期,十一面觀音信仰走向了高潮,出現了2臂、4臂6臂、多臂等各種十一面觀音造像。 從姿態來看,坎黑利石窟41窟的十一面觀音造像為立式,坐像首先出現在初唐時期敦煌334窟,從此以後,這兩種姿態成為普便應用的十一面觀音造像姿態。
從面十一面觀音的面相排列情況來看,早期造像面相排列方式比較靈活,其依各種經典記載和儀軌的不同而各有差別,但總體上只有一個主面,其餘各麵點綴於主面之上,最上一面為佛面。 如[7]中敦煌莫高窟321窟壁畫上十一面觀音面相排列為3、5、2、1。 太原天龍山第9窟十一面觀音面相排列為1、9、1(見圖6)[8]。 東京國立美術館藏高浮雕十​​一面觀音立像的面相排列為1、5、4、1。 敦煌莫高窟第14窟壁畫上的十一面觀音面相排列為在3、5、3。11世紀以後十一面觀音造像的面部排列趨向一致,即常見3、3、3、1、1式排列。 除了面相排列不同之外,其十一面的表情及各手的印契、持物也並不相同。 據依耶舍崛多譯《佛說十一面觀音神咒經》記載,十一面觀音“前三面作菩薩面,左三面作瞋面,右三面似菩薩面,獠牙上出相,背後一面作暴惡大笑相,頂上一面作佛面,每一面都各戴華冠,冠中各有阿彌陀佛像。其左手持澡瓶,瓶口出蓮花,右手串瓔珞,作施無畏印,即屈手上舉於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掌向外”。 不空三藏所譯《十一面經》則記載其為四臂,“右邊第一手持念珠,第二手作施無畏印;左邊第一手持蓮華,第二手持澡瓶”。
四、隴右地區的十一面觀音信仰
十一面觀音信仰作為唐代漢傳佛教密宗觀音信仰的內容之一,其願力和法力都非常之大,更重要的是其信仰不僅滿足了“即身成佛”的宗教需求,而且滿足了紅塵眾生的世俗訴求,受到了世俗眾人的歡迎和認可。 據《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名十一面。此心咒十一億諸佛所說,我今說之,為一切眾生故,欲令一切眾生念善法故,欲令一切眾生無憂惱故,欲除一切眾生病故,為一切障難災怪噁夢欲除滅故,欲除一切橫病死故,欲除一切諸噁心者令調柔故,欲除一切諸魔鬼神障難不起故。”在十一面觀音信仰的因緣中不僅包含了諸如“念善法”“噁心者令調柔”“一切諸魔鬼神障難不起”等加持修行的弘大法力,還包括諸如“欲令一切眾生無憂”“除一切眾生病”“除一切橫病死”等對世俗眾生的關照。 [9]根據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譯《陀羅尼集經·卷四》的記載,信仰十一面觀音將得“十種功德、四種果報”,即“身常無病;為十方諸佛憶念;財物飲食充足;破一切怨敵;使眾生生慈心;蠱毒熱病不能侵;刀杖不能害;水難不能漂;火難不能焚;不受橫死”等十種功德。 “臨命終時見十方無量諸佛;永不墮地獄;不為一切禽獸所害;命終後生無量國”等四種果報。 這些現實的利益果報,正是吸引信徒趨之若鶩的原因之一。 此外,十一面觀音廣開方便之門,其以不同面相度化各類有情眾生,唐代慧沼《十一面觀音神咒心經義疏》說:“十一面者。前三面慈相見善眾生。而生慈心大慈與樂。左三面嗔面見惡眾生。而生悲心大悲救苦。右三面白牙上出面見淨業者。發希有贊勸進佛道。最後一面暴大笑面見善惡雜穢眾生。而生怪笑改惡向道。頂上佛面或對習行大乘機者。而說諸法究竟佛道故現佛面。”所以,十一面觀音不同的面相體現了不同的因緣,而每一種因緣便是一種特殊的法門,以不同法門度化不同眾生,自然被廣大信眾樂於接受。
此外,三藏法師不空西行隴右很可能對該地區十一面觀音信仰的風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據《高僧傳·不空傳》記載:“(天寶)十二載敕令赴河隴。節度使哥舒翰所請。十三載至武威住開元寺。節度使洎賓從皆願受灌頂。士庶數千人咸登道場。”從記載可以看出,盛唐以後密宗信仰進一步與政治緊密結合,甚至很多掌握軍政大權的大吏希望通過“灌頂”使自己及其軍隊在在與敵的戰鬥中獲得加持力,重演半世紀以前“神兵”卻敵的美夢。 天寶十二載時,哥舒翰任隴右節度使,並兼任河西節度使。 作為隴右地區最高地方行政長官祈請不空三藏赴河隴,而玄宗更以濃重而正式的形式“敕令(不空)赴河隴”,這不僅說明上到最高統治者,下到地方政要和士庶百姓都依附宗教,而國家恰恰通過控制主要宗教人物來加強統治。 不空西行河隴,必自東都洛陽西行長安,沿關隴大道翻關山,經天水至河湟地區,這是絲路古道入河湟的主要通道,他一路走過的地方也會受如武威“士庶”同樣的理待和追捧。
總之,隴右地區曾經是漢傳佛教密宗從西北傳入所經一大站,這裡很早就有密宗信眾的堅實基礎,不空赴河隴則以不爭的史實證明這裡有豐厚的密宗信仰土壤,敦煌莫高窟中大量出現的十一面觀音壁畫和天水市博物館館藏的這尊十一面觀音鎏金銅造像,是隴右地區十一面觀音信仰流行的實物證據。
註釋:
[1] 劉復興。 從館藏造像看唐代天水地區密教十一面觀音信仰[J]。 絲綢之路,2014:43-45。
[2]杜繼文。 佛教史[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1):276。
[3](日)鐮田茂雄。 簡明中國佛教史[M]。 鄭彭年譯。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10):232-236。
[4]劉復興。 從館藏造像看唐代天水地區密教十一面觀音信仰[J]。 絲綢之路,2014:43-45。
[5]密教曼陀羅圖典-胎藏(中)[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1):229-230。
[6]李翎。 十一面觀音像式研究─以漢藏造像對比研究為中心[J]。 敦煌學輯刊,2004:77-80。
[7]彭金章。 敦煌密教畫卷[M]。 香港:商務印書館,2003(12):26-27。
[8]丁明夷。 中國石窟雕塑全集·第6卷北方六省[M]。 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3:60。
[9]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大正藏第20冊,第149頁。
作者簡介:
劉復興(1984--),男,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人,漢族,現為天水市博物館助理館員,主要致力於甘肅石窟考古和佛教文化研究,先後在《西北民族大學學報》《絲綢之路》 《文物收藏與鑑賞》等刊物上發表《拉梢寺發願文再辨析》《從十一面觀音造像看隴右密宗觀音信仰》《魯恭姬造像碑研究》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