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齊白石《紅梅》


齊白石(1864-1957) 紅梅齊白石(1864-1957)紅梅
《紅梅》從藝術風格推斷,應是齊白石上世紀二十年代晚期的作品,這是他一生梅花創作中重要的轉折時期。 梅花整體採用寫意的沒骨畫法,局部輔以勾瓣,奔放而不失精嚴,秀潤而內含縱逸,是這一時期梅花的特點。
齊白石畫梅早年服膺同鄉先賢尹和伯,並由之上溯宋代楊無咎,後來則受金農影響甚深。 三人均用勾瓣法畫梅,此法雖工致,但容易陷入瑣細破碎。 齊白石在衰年變法中,將各類題材創作均化繁為簡,梅花自不例外。 雖然早在1917年,好友陳師曾就勸他“何須步趨尹和翁”,但實際上直到1924年前後,在藉鑑了吳昌碩大寫意的沒骨畫法後,他的梅花才開始發生根本性轉變,向蒼勁縱逸、濃艷熱烈一路發展,並逐漸參化為己貌。
是幅《紅梅》與1928年齊白石為胡佩衡所繪者筆法如出一轍。 主體是用沒骨法點瓣,而“點瓣有不足的地方,再用濃色補圈半筆,很能覺出厚重而有多層感,而不是單片的梅花了。”胡佩衡在《齊白石畫法與欣賞》中如此記道,“老人創造出這種技法,自己認為成功。我也覺得古艷厚重可愛。”這種圈點結合的方式賦予梅花獨特的精神氣質,它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大寫意,花瓣的陰陽向背、色彩的深淺濃淡,絕非一揮而就。 縱逸的筆墨顯示出極強的控制力,精準地描繪出物象特徵,在成功吸取吳昌碩渾厚朴重畫法的同時,又保持了自己剛健挺拔的特色。
畫面佈局考究:一枝梅花從左上端倒懸而下,其後一短枝橫逸,保持構圖的穩固。 垂下的長枝復生細枝,穿插成菱形的骨架,枝頭綴滿花朵,或向或背,或含苞欲放,或初綻,或半開,或怒放,叢叢簇簇分佈在菱形枝架的周圍,甚至逸出畫面,平衡中充滿動感。 下方的留白,則盡得疏朗之致。 枝幹筆力蒼辣,焦墨枯筆在轉折頓挫中,自然寫出陰陽塊面。 梅花色彩嬌豔可人,採用了畫家寶愛的洋紅。 齊白石在潤例中特別規定此種“紅色,重用10元,少用5元”,正因為洋紅所繪者之鮮嫩,是傳統胭脂所不能比擬的。
齊白石在1928年贈胡佩衡的《梅花》上題詩云:“今古公論幾絕倫,梅花神外寫來真。補之和伯缶廬去,有識梅花應斷魂。”品評前賢之餘,言語間已有雄視畫史之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