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龍勝三門鎮雞血玉出山記:荒山搖身變金山

 中國網 

雞血玉石。雞血玉石。雞爪村沙嶺口一個雞血玉採礦點。雞爪村沙嶺口一個雞血玉採礦點。
在龍勝三門鎮深山里,一種以血紅為主色調的玉岩是怎樣被有心人發現、發掘,並逐漸紅火起來的?
雞血玉出山記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羅勁松通訊員陽明春文/圖
初冬時節,桂北已是寒氣逼人。 然而,桂林雞血玉藝術館裡展示的一塊塊火一般熱烈的雞血玉精品,卻讓人有一種溫暖如春的感覺。 這種被賞玉行家讚歎為“玉石裡一抹難得的'中國紅'”的玉石,如今在桂林、柳州、南寧乃至北京等地寶石市場裡,正在成為耀眼的“新星”。 然而,它的發現、開發過程,更令人感慨。
A
探寶大山里驚見“血石”
近日,記者一行乘車由龍勝各族自治縣縣城前往雞血玉產地——三門鎮採訪,沿途隨處可見經營雞血玉的門店。 進入三門鎮時,連路邊都堆滿了從山里運出來的雞血玉山料。
談起雞血玉最早的發現者,三門鎮人不約而同談到兩個人:廣東賞石行家黃藝麟和桂林退休老幹部唐正安。
黃藝麟當年追尋雞血玉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
在黃藝麟的記憶裡,自己第一次看到雞血玉是14年前在廣州一個玉石交易市場裡。 當時,剛一見到這種被賣家稱為“三江彩卵石”的玉石,黃藝麟便兩眼放光。 眼前的“彩卵石”,既紅得耀眼,又黑得深沉。 特別是那紅色,鮮亮欲滴,有一種攝人魂魄的流動感。 豐富的賞石經驗讓黃藝麟意識到:這種名不見經傳的玉石一定大有來頭!
黃藝麟決定前往廣西尋找這种红色玉石的礦源。 他先來到三江侗族自治縣,發現尋江河灘裡雖然有“彩卵石”,卻並不是真正的產地。 於是,溯江而上進入龍勝。 越走“彩卵石”越多,越走“彩卵石”越大。 最終,在三門鎮三門河上游一個叫雞爪村的地方找到了“彩卵石”的原生礦帶。 這裡,滿山隨處可見滾落的彩色岩石。 登上一座海拔近2000米的山峰,扒開蓋在一塊岩石上的苔蘚——哇,好大一片“鮮血”呈現在眼前!
興奮的黃藝麟立即找到當地有採石經驗的農民,請他們幫忙辦妥採石手續,把山上那些“帶血”的石頭一噸一噸開采出來,運回廣東。
採自龍勝大山中的山料被加工成一塊塊精美的“血色玉石”。 2004年,黃藝麟將這些玉石精品彙編成一本圖冊——《鎮宅之寶》。
正名打開一扇開採大門
當黃藝麟帶著圖冊在桂林與當地賞石行家唐正安相會時,頓時感覺遇到了知音——已經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唐正安,早在1996年就將自己關注的目光投向龍勝三門鎮那一片出產“火紅玉石”的神奇大山,多次進山探尋、調研,收集到大量紅色玉石。 在2006年出版自己的賞石畫冊時,唐正安將書名定為《龍胜紅碧玉》,並立下心願——在玉石界為產自龍勝的這種火紅玉石正名!
2005年,我國著名地質學家張家志教授應唐正安之邀深入龍胜山區進行實地考察,率先從科學角度對這種世人還很陌生的玉石進行鑑評:這種玉石的形成年代距今8億-10億年,主要色澤為紅色,由特別穩定且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鐵離子形成,質地堅韌、細密、凝潤。 2006年9月,中國寶玉石檢測中心進一步對這種玉石作出了評估:不易磨損,不怕酸鹼侵蝕,不變色,優於傳統雞血石,具有很好的雕琢加工特性和觀賞、收藏價值。
根據這種玉石“紅似雞血”的特點,以及桂林在世界上的知名度,賞石界人士經過熱烈討論,並經國土資源部門批准,最終將這種玉石定名為“桂林雞血玉”。
C
荒山搖身一變成“金山”
記者一行沿崎嶇、陡峭的山路來到雞爪村沙嶺口,只見與山間小河相伴的一座石峰已經被劈開一個大缺口,一台台鑿岩機、挖掘機,轟鳴著將一塊塊帶著“鮮血”的岩石從山體上切割下來……承包這個採礦點的是一家台灣石材開發公司。 談起山體裡會不會出“精品好料”,在現場指揮開采的林瑞明總經理笑道:“採石有點像賭石哦,誰也不敢說自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是,經過前期勘探,我們對這座山充滿信心!”
在山腰上,雞爪村沙嶺口村民組組長謝宏貴談起自己親眼目睹“石頭變玉”的過程,感慨萬端:“村里人誰也沒料到:眼前這一座座荒山野嶺,一夜之間就變成一座座'金山'了!”
謝宏貴談起村民左啟發的一段經歷——上世紀80年代包田到戶時,左家分到的是5畝山地,山地裡盡是石頭、雜樹,左啟發直嘆倒霉。
2006年6月,一位福建老闆進到山里,勘察半天后,向左啟發和幾位村民提出:出錢承包他們的山地開採石頭。
山地裡那些石頭送都沒人要啊,居然還有人出錢來買! 村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 於是,爽快地簽了合同。
接下來的現實,讓左啟發和村民們目瞪口呆——從山上開采出來的石頭,竟是雞血玉上好的山料,賣價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從每噸1950元一路飆升到每噸6000元……其中不少好料,經過打磨加工,成為一塊塊雞血玉精品,賣價高達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
就在眾人望石興嘆時,也有不少目光敏銳的村民及時抓住了機遇——
三門鎮花橋村村民周允德是參與開發雞血玉的一位典型代表。 18歲就出山打工的周允德,在廣東闖蕩多年後,回到家鄉買了輛拖拉機幫人拉沙。 2008年的一天,週允德在河灘上撿到一塊“帶血的石頭”,感覺蠻漂亮,便隨手搬到沙石車上。 收沙的老闆一見到石頭立即兩眼放光,問:“這塊石頭你要多少錢?”
週允德猶豫了一下,最終硬著頭皮喊了個心目中的“高價”:“300元!”
老闆二話沒說,把石頭買下了。
驚異的周允德馬上意識到——賣石頭比拉沙更賺錢! 他於是終日在河灘、大山里尋找,一找到“帶血的石頭”就出手。 漸漸地,生意越做越大。 如今的周允德,已經成為桂林雞血玉賞石協會副會長,他的玉石店從三門鎮擴展到了桂林、南寧。
如今,總人口不過1.5萬多人的三門鎮,有近5000人投身於與雞血玉相關的產業,從事雞血玉原石材料收購、切割、打磨的家庭作坊多達200多家。
桂林的文化人也加入到雞血玉的開發研究隊列中。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姜革文被雞血玉那“令人驚豔的一抹鮮紅”所吸引,在他的眼裡,雞血玉的紅色主調,宣示著喜慶、熱烈​​、吉祥的民族精神,具有極高的觀賞、收藏和文化價值。 這位出版人從美學角度步入自己獨特的“開發雞血玉”旅程,相繼出版《神奇的桂林雞血玉》《國禮雞血玉》兩本圖文並茂的專著,挖掘桂林雞血玉的文化內涵和美學意韻。
2012年9月,桂林雞血玉被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指定為贈送給與會國家政要及貴賓的紀念品。 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壽嘉華聞訊來到桂林,見到雞血玉時,由衷感慨:“我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驚嘆!”她同時提醒:“資源是有限的,要十分珍惜,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規範開發之路。”
今年10月,由廣西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部門與相關專業部門共同製定的“廣西地方標準《雞血玉》”正式實施。 在納入科學、規範管理後,從龍勝大山中刮起的雞血玉紅色旋風,也許不再狂野,卻一定更為強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