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祥傑
中國書畫的畫幅形式是特殊而多變的。 宋之前,形式單調,只有橫與豎兩種;宋之後,現在常見的畫幅形式漸次出現,橫、豎、方、圓、半圓等。 一般情況下,不同的畫幅形式對應著不同的裝裱方式,比如狹長條幅只能裱成立軸或豎式的鏡片,肯定無法裝成手捲的形式。 而橫豎比例懸殊不大的作品,裝裱的方式則有選擇的餘地,我們時常可以看到,文獻上記載的書畫作品,某個時期是冊頁,到了另一時期就成了立軸。 畫幅的形式與裝裱的格式看似游離於書畫的藝術表現之外,但兩者與時代的關聯比筆墨本身更明顯,除了審美趣味、生活習慣以外,還能折射出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的信息。
橫式主要有手捲與橫披。 手捲是書畫最古老的一種形式。 唐之前,書畫與書籍的裝幀沒有區別,都是手捲的形式,那些手工抄本,比如經籍,至今還有實物流傳,因此,書法長卷可溯的歷史要比繪畫長卷來得悠久,魏晉時期已經很多見,長卷繪畫則到了四五世紀才出現。 唐宋之前的書法與繪畫,材質上有非常明顯區別:畫以絹本為主,紙本少見;書法以紙本為主,絹本少見。 對於捲軸書畫的裝裱,唐代開始已經非常講究,雖無唐代原裝書畫流傳至今,但擅長裝裱的能工巧匠卻青史留名。 而涉及裝裱的論著,諸如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等,今天想了解唐代的裝裱樣式,只能通過這些文字記載了。 到了北宋宣和年間,手捲的裝裱樣式已經形成固定的格式,著名的“宣和裝”手捲,除了天頭、隔水、拖尾等固定組成外,還有一套鈐印、題籤的固定模式,缺一不可。 宣和原裝的書畫,現在能看到的尚有梁思閔《蘆汀密雪圖》等幾件,構成雖不完整,但依然可以看出它的格式與典籍的記載相吻合。
橫披與手捲的區別,不僅僅體現在畫幅橫豎的比例上,更主要體現在裱式的不同,橫批沒有隔水、拖尾,形式相對單純,與立軸一樣,開始注重左右鑲邊的對稱。 裱式不同,書畫相應的觀賞方式也不同:橫披用於張掛,具有裝飾、展覽的功能;手捲用於舒卷觀賞,純屬案頭雅玩。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說到:“橫披始於米氏父子,非古制也。”我們基本可以判斷,橫披應該是在立軸產生之後才有的格式。
豎式主要指立軸、屏條、對聯等。 豎式的繪畫作品,產生的時間較早,南北朝時期的佛像“幀子”就是豎式的畫幅。 隋唐時期,一些移動的壁畫、屏風等都是豎式,後來被拆卸下來改裝成立軸。 豎式的畫作很早就出現,真正被裱成立軸的形式應該在北宋時期,“宣和裝”除了手捲外,還有立軸和冊頁的格式,這是有案可查的。 而尺幅較大的豎式書法,像條幅與中堂(不包括後來改裝的小長條尺札立軸),出現的時間比繪畫晚了很多,直到元代才零星冒出,張雨、楊維楨、倪瓚等人都有立軸書法流傳。 至於屏條、對聯等書法形式,更是在條幅、中堂的基礎之上才可能產生。 從明朝開始,民間習慣在堂屋內張掛中堂畫,兩邊配掛字對,懸掛屏條等,豎式書法於是開始流行起來,到明清之際,高頭大軸的出現,意味著案頭雅玩的書法開始真正進入展廳時代。
兩宋時期有沒有豎式的捲軸書法呢? 現在無從考證,因為無實物流傳,連摹本也尚未發現,宋之前就更不可能有這種形式了。 書法到了隋、唐時期,已經發展非常成熟,為什麼在形制上與繪畫相比卻落後很多,豎式的捲軸書法直到唐、宋時期依然杳無踪影呢? 下面兩點大概是主因:一、是因為書法尚未像繪畫一樣成為建築裝飾的一種方式,當時的殿堂、寺院、居室等場所都以壁畫和屏風來裝飾,壁畫和屏風的繪畫以重彩為主,書法素淡的黑白色調未必符合當時的審美趣味。 在文人畫興起之前,書與畫的關聯其實並不是那麼緊密,書是書,畫是畫,功能各不相同:繪畫承載著裝飾、教化的功能;書法主要承載的是文字記錄、傳播的功能,極少看到脫離實用的純粹書法創作,因此,唐宋以前的紙本書法多以尺札為主。 二、唐以前,紙張的尺寸都不大,寫後可以向左拼接成手捲,也可裝成冊頁,但無法向下拼接成豎式長條。 繪畫以絹本為主,絹帛的尺寸較大,因此繪畫的幅式相對多樣。 宋以後大量採用樹皮纖維造紙,質量大有改進,紙張尺寸加大,因此書法的各種幅式才逐漸出現。 當然,碑碣、題壁、摩崖石刻等也有一些尺幅較大的豎式書法,但這些碑石、牆壁之上的文字畢竟不同於紙絹之上的墨跡,需另當別論。
方形主要指冊頁,因為斗方是後來才出現的一種形式,可以歸入掛軸一類。 而冊頁則是一種古老的形式,唐朝中期就已出現,當時為了方便閱覽,將長卷書畫分割成一幅幅獨立頁子,裝裱成冊,就成了冊頁。 最初是旋風裝,也就是頁子裝,後來有了“推篷式”和“蝴蝶式”兩種式樣,“蝴蝶式”冊頁則開了宋、元書籍裝訂的先河。 因為冊頁中的每一開頁子常常可以獨立成幅,因此挑出個別頁子裝成立軸或鏡片的例子也不少見。
圓與半圓都是扇面的形制。 我國製扇的歷史很悠久,但真正在扇面上寫字繪畫應該是從魏晉南北朝開始,《晉書》記載有王羲之書寫六角竹扇的故事,說明當時已有畫扇的風氣。 唐宋時期的紈扇大都以繪畫或刺繡作點綴,形制以圓形為主,成扇今天不易見到,但有很多精美的扇面流傳至今。 從明代中葉開始,折扇流行,半圓形的扇面逐漸取代圓形扇面,紙質扇面多了起來。 明末的泥金扇面,不管是書是畫,都極具特色。 扇面可以裱立軸,也可裱成冊頁,也可裱成鏡片,形式靈活,有很強裝飾效果。 書畫幅式的變化直接影響到書畫風格的變化,這在世界美術史上應該是絕無僅有的,而這種外在形式的演變則牽扯到社會發展的許多方面,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更深入的挖掘與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