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藝術評論
清紫紅鷹水葫蘆兩具
王世襄
【清紫紅鷹水葫蘆兩具】
筆者以為尚有十分重要一面罕經人道,即葫蘆有特殊之體質,美妙之色澤,故可製成觀賞價值極高之藝術品及工藝品,盤、碗、瓶、壺、爐、罐、盂、盒之外,堂上陳設,案頭清供,閨房佩飾,樂器音槽,無不有之。 他如簪花注水,貯藥盛煙,呼鳥飼鷹,畜蟲系鴿諸具,亦足以賞心悅目,養性怡情。 其中尤以範制葫蘆,自然生成,而造型結體,文字畫圖,悉隨人意,真可謂巧奪天工,實為我國獨有之特殊工藝,而西方人士訝為不可思議者,詎不應大書特書。 此外復有多種裝飾方法,使之生色增輝。 繩網勒扎,交互呈文,彷彿花苞欲綻,結彩成球。 燃香火畫,可縮名山大川於盈寸之間,移嘉卉奇葩於指掌之上。 堅刃砑押,浮雕隱起,恍如竹刻之薄地陽文。 針劃墨染,細若游絲,視刻瓷尤為纖密。 煮紅刀刻,流暢快利,與宋磁州窯同一民間意趣。 故葫蘆之美,美不勝收,不妨稱之為葫蘆藝術或葫蘆文化。 葫蘆之天然美、人工美,前人雖有言及,惟片言只語,遺闕尚多,今為表而出之。
葫蘆至此,已盡欲言。 顧不能自已,又信筆所之,寫成捉蟲、育蟲、養蟲等篇。 良以葫蘆靜止,有蟲則靈,聲出於中,愈增其美。 言葫蘆而不遺鳴蟲,亦猶愛屋之及烏也。 更以葫蘆畜蟲,由來已久,為博視聽歡娛,破寒冬寂寞,萃多人之心力,寄無限之情思,長期研習,世代相傳,乃形成特殊之耽愛。 鳴聲務求其悅耳,器用不厭其妍華。 凡此雖得詆之為玩物喪志,亦喜其可冶性陶情。 毀譽縱殊,終不失為我國獨有之民間習俗。 鑑於明清以來,鮮有形諸筆墨,故不辭瑣碎,縷縷述之。 知我罪我,皆非所計也。 ■
(節選自王世襄《說葫蘆》前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