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師:老年人必須面對的十大問題
第一問:如何處貧居富?
同樣是人,為什麼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貧窮?我們又如何來認定什麼是貧窮?什麼是富有呢?有的人高樓大廈,汽車冷氣,錦衣玉食,福祿雙全;有的人一生勞碌奔波,工作所得極為菲薄,僅能供給一家數口勉強溫飽而已。其原因何在?一言以蔽之,都是由於個人宿世善惡業所招感的果報。
就貧富而論,有錢的人雖然衣食無缺、華蓋重裘,但有時候為了人事的困擾同樣日夜不得安寧;沒有錢的人,盡管每日難過,依然每日過,無錢一樣可以挺起胸膛、安心自在,此即所謂的“人窮志不窮”。也就是說,人生的幸福快樂,貧與富並不構成絕對的條件。佛教對於貧富的看法,認為貧與富對人格的尊嚴原沒有什麼差距。譬如用水洗滌污穢的東西,洗滌之後與洗滌之前其實就沒有區別;這意思是說,人生數十寒暑,如夢幻泡影,貧富苦樂只在於自己內心的體認罷了。所以,有人粗茶淡飯,不改其樂;有人富甲一方,仍然憂愁煩惱。深一層的說,如果心裡擁有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即使身無立錐之地,卻可感受到最大的富足!
佛陀的生活,就可以作為最確切的證明。佛陀的生活,春夏秋冬皆著一襲糞掃衣,也覺悠哉游哉;披上名貴的金縷衣,也絲毫不感到驕傲。既可以粗茶淡飯,也可以美味佳肴;可以樹下露宿,也可以安住於瓊樓玉宇;可以自己獨處山林,也可與四眾弟子共住……可見佛陀對富貴貧賤、窮通得失、興衰盛敗、美丑善惡並不系念於心,也不追逐世間的塵欲,只是隨緣適應環境!這就是佛陀最大的富有。
且不說佛陀,就是近代的弘一大師,也認為世間上沒有一樣東西使他覺得不好。破舊的手巾也好,鹹苦的蔬菜也好,跑一整天的路也好,住在小茅屋也好,世界上什麼都有味,什麼對他都了不得。他少欲知足,別人認為他如此貧窮,簡直是在受苦,但他卻覺得一切都很好。有一次,夏丏尊看到弘一大師那種吃蘿卜鹹菜的愉快情景,頗有所悟,夏先生說:“蘿卜鹹菜的真滋味,大概要像弘一大師這樣的人,才能如實的品嘗到。”
從前,孔子的弟子顏回“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佛陀的弟子大迦葉,在墳墓間修行也覺得泰然自得;我國古代詩人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些前例,都在說明貧富不能以有沒有錢來衡量。人可以窮,但是內心不能窮。心裡的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重要的是你肯不肯去開采它;你如果肯開采心裡的能源,你才是真正的富者。
第二問:如何處理得失?
各位都是退休公教人員,從年輕的時候就為國家社會服務,四五十年下來,能夠功成身退,這是很不容易的事。在這幾十年的服務歲月之中,我想大家難免會遇到得失上的問題。現在老了,得失仍常常在我們生活中發生。
當自己與別人見解上有沖突,彼此不能和諧相處的時候,我們就不快樂了。我們職業往上高升之時,馬上就欣然色喜;萬一利益被人奪去了,我們就懊惱傷心。由於種種不能解決的問題,使我們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我們雖然是謹慎小心的把公務員應負的責任盡了,但是回憶一生的服務,一定經歷過或看過不少窮通得失的事情,心情也是在不斷的起伏升降狀態中,可以說我們的生命就是在患得患失中過去。俗語說:“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但能徹悟這句話,又談何容易呢?
禅宗六祖曾說:“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我們幾十年的人生,所謂榮華富貴、功名利祿,不正如同三更夢、九月霜嗎?得,我們得到了什麼?失,我們又失去了什麼?有人常慨歎說:“人生兩手空空而來,又兩手空空而去。”我們從娘胎中帶來什麼?死了又失去什麼?這個人生不是空忙了一陣嗎?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得”。我們可以得什麼呢?《般若心經》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一直無到最後,因為“無所得故”可以“菩提薩埵”。這說明了我們過去的人生,都是在從有形有相、人我是非上去求的,並不是真的“得”。所謂“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滅諸相故”。在“有”上才有得失,在“無”上也就沒有得失了。對於得失問題的處理,應該從這方面去體會、去解決。
懂得“無”的哲學以後,會有什麼境界呢?舉幾個例子來說明:譬如我們的錢給人倒了,覺得很懊惱,但是自從懂得“無”的哲學以後,知道未曾有一法不是從因緣生,所有的事物都是緣起性空的,錢被人家騙走了,也許是前生欠他的債,當做是還債吧!能這樣想,就不會有患得患失的心理了。譬如你本來很有名望、地位,突然有一天被人家毀謗、破壞,名位毀於一旦,這時候,你可以這麼想:“無官一身輕”,從榮華歸於平淡。那麼,名望、地位也就沒有什麼放不下的了,這就是“無”的哲學之應用。能夠這樣看破,即便是老病來臨也可以無罣無礙。所以,“無”乃包羅萬象,不是沒有而是神奇。
第三問:如何忏除罪業?
我常常聽到軍政各界人士,因回顧他們已往的罪業而慨歎不已。由於他們過去打過仗,到現在年老了,就自怨自艾地說:“過去在軍隊裡殺人如麻,罪業深重,真是荒唐透頂!”在他心底深處,隱藏著別人所少有的感受。事實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過並不是很嚴重的事情,重要的是要知道悔改。佛法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了過失以後,應該知道忏悔,這樣才能及時消除自己的罪業。
比方,衣服髒了,用水洗淨後就可以再穿;我們身體幾天不洗澡,垢穢沾在身上很難過,洗過澡後就清涼了。現在,我們心裡被罪業盤踞了,該怎麼辦呢?這就像孩子做錯事到父母面前認錯一樣,明理的父母一定會原諒他,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因此,佛教講求的是:有罪過,必須早日忏悔,因為忏悔可以滅罪。佛教徒常常唱誦的忏悔偈曰:“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有人說罪業是由於環境的誘惑、知識的薄弱、倫理的缺乏、生活的逼迫等等因素造成的;佛法則說罪業是由無始貪瞋癡而來的,而貪瞋癡是從我們身語意而產生的。生活在二十世紀文明時代,人們生活在鳥籠式的公寓,抬頭不見天日,四望不見原野,心胸越來越狹,眼光越來越小,人事的交往日趨頻繁,人與人之間的沖突,也愈來愈可能發生,整個社會風氣呈現一片緊張、競爭、角逐、明爭暗斗的現象,使得心裡得不到恬靜和諧的快樂。所以,社會上殺、盜、淫、妄、惡口、挑撥離間等事件層出不窮。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消除這些罪惡呢?
佛經中說:人不可能沒有過失,舉凡動心起念都在造業。那麼,有了過失怎麼辦?第一:應該坦白發露罪業,不復再作。我們不能說我心中知道錯了就好了,不肯講出來,這樣還是不徹底,你必須在佛前表白或在善知識、大眾面前承認自己的過失,經過一番真誠痛切的忏悔,接受應得的良心處罰以後,就能回復我們本性的清淨。第二:要信願佛力的攝受加持,激發自己內心的清淨,使之不再重犯過失。譬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上說的:“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這說明了菩薩慈愍攝受眾生時,為消除眾生罪業所作的方便。
大家都知道,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可以帶業往生,一個人的善惡業在往生時是可以帶去的。因為阿彌陀佛好像一艘大願船,我們的罪業像那可能下沉的石頭,上了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之後,不但不會沉下去,還可以被渡達彼岸。所以,我們要是信仰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就可以得救。尤其一個人到了老年,榮華富貴隨時會捨我們而去,親情也會捨我們而去。但是如果我們信仰佛菩薩,則永遠不會被捨棄,而且還可以前往永恆真實的解脫世界。
前面說,罪業是由我們身、口、意三業妄為造作的。但是,假使更深一層去了解,罪業是空無自性的,心若忏悔也就無罪了。一念覺悟,罪業就變成無常的了。經上說:“罪若起時將心滅,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忏悔。”我們如何獲得忏悔的新生?如何轉地獄成天堂,轉煩惱為菩提,轉污穢成清淨,轉娑婆為極樂?就要看自己如何把心上的妄念驅除,也就是要看我們能否坦誠地忏悔了。忏悔之後還要發願,學習古聖先賢的精神,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是大乘菩薩精神的具體表現,不只可借以消除罪業,而且也是踏上菩提大道、成佛成聖的最大力量。
第四問:如何消除煩惱?
人生在世界上煩惱的事情很多,譬如我們身體上有老病死的煩惱,心理上有貪瞋癡的煩惱,我們的煩惱真有如大海的深廣、樹林的茂密,起惑造業,流轉生死,皆由煩惱所致。
無窮無盡的煩惱,細思之不外由於一個“我”字所造成。由於我執、我愛、我見等等所引起的邪知邪見,讓我們產生數不盡的煩惱。所以,我們要學道,首先就要學習如何克服這些煩惱。一切煩惱的主要根源就是貪瞋癡,所謂“擒賊先擒王”,要破除煩惱,就得先講求如何把貪瞋癡這三毒去掉。
王陽明曾說:“擒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山裡的土匪海盜容易捉,我們心上的貪瞋癡三種大病卻不容易去除。在佛經裡有兩句話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因為我們生活上有種習氣,利人的事往往不肯做,但是如用“戒”的力量,就會想到寧可犧牲自己的嗜好,不去侵犯別人,因此,可見戒就可以對治貪病。又譬如我們內心種種需求,對現實生活的猜忌怨懑,就要用“定”的功夫,使我們心境保持不偏不倚、純正靈明,才能遠離煩惱纏縛。再說到癡,就要用“智”來對治,佛教的智並不是世俗的知識,因為知識並不全是善的。內心的般若智不能開顯,做事不合佛法,一切只依感情與自私的世俗常識而行動,這叫做癡。佛教的智是由聞思修而來的,是一種觀照實相的中道方法,依著這方法,才可以滅除貪瞋癡等無明大病。
人類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每天總是不斷的向外去攀緣,對於外在的世界虛妄分別,因此產生了許多煩惱。如果我們能夠一切返求自心,而不讓此心隨境而轉,則不當看的不看,不當聽的不聽,不當說的不說。這就等於孔子說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就可以驅除我們內心被貪瞋癡所覆蓋的煩惱結使。如此一來,行為就不至於出差錯,煩惱也自然會逐漸減少。
第五問:如何安排生活?
我們常聽到人說:“真忙!忙得不可開交。”“一事未了,一事又來!”無論怎樣的忙,要緊的是不要因為忙碌而忘了自己的存在。有人說,忙是福氣,忙的日子比較好過。但是,忙也要忙得有意義。有些人太為自己忙,不知道為別人忙;也有一些人好為別人忙,卻忘記為自己忙。
我主張人生一定要忙起來,分配一些時間為生活忙,一些時間為精神忙;一些為自己忙,一些為別人忙;甚至於不只要為現在忙,也要為未來忙。也就是說,精力的發揮,不應該偏於物質,也不能偏於精神,能夠精神物質平衡的話,忙起來就會更有意義。
比如我們年紀慢慢大了,走路走不動,手也沒有辦法寫文章,而又沒有人歡喜親近我們。像這樣,如何頤養天年呢?我常常鼓勵人們,在年輕力壯的時候要養成讀書的習慣,到了老年的時候就藉書本陪伴自己。現在我要提供給各位另一個方式,這就是“人閒心要忙”。過去各位忙的時候,只是為公事而籌劃,心是冷靜的,現在閒下來了,就要使心熱起來。舉個例說,你可以念佛,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有一首詩雲:“余年近七十,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慰心眼?一句阿彌陀;早也阿彌陀,晚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可見他對於彌陀佛號的持念是確實有所得的,到他那種境界,就是天下的人都不和他來往,只要他把眼睛一閉念起佛號來,那麼佛菩薩就在他的心中,而不必憂愁世俗精神的匮乏。
諸位不要誤會,以為只有在老年時才把精神寄托在佛號上,或者是臨死之前才要念佛。其實“阿彌陀佛”是代表著無量光明與無量壽命,一句“阿彌陀佛”有著無限的含義,你如果能夠以最真實的心情去稱念佛號,以最虔敬的心理去體會阿彌陀佛的慈悲,那麼你將會發覺這句簡單的佛號確實是你精神上最可信賴的依靠。
第六問:如何安身立命?
各位雖然退休了,但是人生仍然是繼續的,並不就此為止。我們人生應該要有個未來,未來就是希望。俗語說:“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因此,一個人如果沒有未來,活著就沒有意義。相信每一個人都希望未來能夠長命百壽。張岳軍先生曾說:“人生七十才開始。”岳公為什麼這麼說?主要在啟示我們,人生不在乎年齡的多少,而在於我們對於未來是否抱有希望。佛教講的未來就是希望,這個希望不只是對自己的,而且也是針對眾生的。這就是“願力無窮”,就像普賢菩薩的十個大願: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忏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各位的前半生功在國家社會,勞心勞力,已經為過去幾十年的歷史烙下了深刻的痕跡。目前退休下來,大可以下半生的精神用在佛教的“行願”上。發這種大願的用意,在我們佛教徒的心念中是可以為來生廣植善因。如果以世俗谛說,這也可以使各位的下半生生活在聖潔、寧靜與慈祥的世界裡。
小孩子一生下來就知道要靠父母,俗語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身體有病時誰來替你受苦?你靠神明,神明也是靠不住的,因為神明自己都靠不住,有朝一日五衰相現也會墮落。所以,佛陀啟示我們不要讓神明、相命、卜卦、風水等來操縱我們一生的窮通禍福。那麼,什麼才是可以依靠的呢?在佛法裡,最靠得住的是三寶。三寶才是值得信賴的對象,皈依三寶才是尋找依靠最好的方法。
皈依佛:佛是人間真理的體會者,他宣揚真理之光,引導我們走向光明,如同天上的太陽、月亮,可以使迷途者尋獲正道。
皈依法:法是不變的規律,可以規范我們日常生活的德行。依之而行,可以有正確的認識;躬行實踐,可以到達彼岸。等於火車的軌道,依之而行便可到達目的地。
皈依僧:僧是奉行佛法求解脫者,等於是老師,可以做我們的善知識。他雖然還沒有斷煩惱、證實性,但他能通過佛法的真理,教導大家不斷的學習;親近他,可以使我們身心淨化、性靈提升。所以說,佛如良醫,法如藥方,僧伽如護病者,引導我們離邪向善、轉迷成悟。
《成佛之道》說:“皈依處處求,求之遍十方;究竟皈依處,三寶最吉祥。”佛陀教誡阿難說:“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說明了皈依的真正意義。可見真正的皈依,是要皈向自己的自心、自性。因為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自己身心的當體就是正法,自己依法修持,自身就能與三寶為一體。
以上不外說明這個無常的世界,哪裡一個人可以給我們永遠的依靠呢?面對這一天災人禍動亂競爭的時代,最後作我們依靠的只有三寶。我們的感情可以不要,我們的金錢可以減少,功名富貴可以失去,但是三寶不能不要;因為盡管世界毀滅了,三寶仍然不會離開我們,三寶永遠都是我們的伴侶。
第七問:如何放下眷屬?
《涅槃經》雲:“夫盛者必衰,合會者別離。”《成佛之道》雲:“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人生在世,或是父母兒女,或是夫婦的會合,恩愛親情,互相扶助,洋溢著家庭的溫暖。但是,親愛的眷屬變成冤家,夫妻反目、兄弟阋牆,在今日社會上乃是屢見不鮮之事;何況,一旦生離死別到來,拋下父母,丟棄妻兒,孤苦悽惶的各奔前程,誰還能顧得了誰呢?所謂“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西東”。因此,一個學佛的人,對於眷屬要能放得下。有些老年人不堪於晚年的寂寞,常要子女或孫兒陪侍膝前,好者有一子女侍候床榻,直至百年送老,雖然聊解晚景的淒涼,但卻因此葬送了子女或孫兒的大好前程。如果因為親人眷屬各忙事業,無暇榻前侍候,則孤寂難耐、傷心絕望,甚或責怪兒媳不孝,度日如年。人生如此,斯有何樂?所以,一個人要養成能夠獨立自主,親情來時受得起,恩愛別時放得下。還要廣結人緣,雖然兒女眷屬不能時常侍候左右,還有更多的親戚朋友可以榻前告慰。對於外境也不必有所寄望,能夠獨立自主,沒有寄望,那麼自然不會有失望;否則,一味地寄望於親人眷屬的慰藉,事實不能得到時,內心的悲傷惆怅將難以負荷!或者是大限來時,生離死別,妻兒的啼哭,親友的眼淚,叫你怎能安心溘然長逝?所以眷屬要能放得下。
《雜譬喻經》有一段記載:有一老母,唯生一子,寵愛倍加,認為是終身所寄。一天,獨子忽然得病命終,老母撫屍痛哭,悲不自禁。佛陀憐憫她的哀情,告訴她一個令子復活的秘方。母親悲喜交集,祈佛指示。佛陀說:“到沒有死過人的人家,索取吉祥草一把,自然可以令子復生。”於是老母沿家拜訪,見人就問:“府上曾經死過人嗎?”眾人皆回答:“祖先以來,都有死過。”如此經過數十家,家家都死過人,因此老母得不到吉祥草,怅然而歸,告知佛陀,佛陀開示道:“自有人類以來,有生必有死,生死乃自然之理,何必為一子死,而悲痛不已!”老母豁然而悟。
一個人對於親情要能放得下,不能隨侍左右也罷,生離死別也罷,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都能看破放下,不為情苦。
第八問:如何施捨財富?
有些人以為金錢第一,有了錢什麼都行得通,甚至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其實,不論財物富有到什麼程度,終歸要銷毀散失,不要以為是因為經營不當或過分浪費所致,事實上這些財物並非個人所能自主的。佛陀曾說:“財物為五家所共有。”所謂“五家”,即大水、大火、盜賊、貪官污吏以及不肖的兒女。因為即使你擁有再多的財物,遇到一場大火,可以把你的家當焚燒成灰;或遇到大水,可以流失淨盡;盜賊、貪官污吏都會搶走你的財產;親如兒女,不肖奢侈,也可把家財揮霍蕩盡,所以,一個人無法主宰自己的財物,因為財物為“五家”所共有。
俗話說:“身外財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個人空手來到這個世間,最後也將空手遠離而去,縱有萬貫財富,也絲毫帶走不得。
多少人生前節衣縮食、克勤克儉,分毫也不肯浪費,終其一生,余下一大筆家產,或放高利貸,或私自保管,一旦臨命終時,來不及處理財物,或被充公,或被吞沒,枉費自己一生辛勞,終無所得。有些人則拼死拼活,賺錢置產,給子女留下一筆龐大的遺產,可是當他死後,子女或為分財動武,或吃喝嫖賭,揮霍殆盡,絲毫沒有體諒父母生前的勞苦。因此有人說:留給子女最好的財產,不是金銀財寶,也不是洋房汽車,而是道德學問與技能修養。所以說,錢財是身外之物,不能擁為己有,也不必為兒孫徒作馬牛。那麼,財物應如何處理呢?佛法說:“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財物不能帶走分文,但是業力卻絲毫不爽。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財物多行布施,廣結善緣,修路造橋,救濟貧困,或捐獻慈善機關,或設置獎助學金,“取之於十方,用之於十方”,竭盡物用,則其所得功德,或能得生善處,或能蔭庇子孫,何樂而不為?
第九問:如何面對老病?
人不一定老了才會有病,年輕人也不一定沒有病,“黃泉路上無老少,孤墳多是少年人”,生病是不分老少的。一般而言,老年人生病是比較讓人擔心,到底老年人有病時該怎麼辦呢?
(一)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有的人心力較弱,你打他一下就要大呼小叫;假如心力強,就是刺骨出髓,眉頭都不皺一下。你叫痛,就會越感到難受。所以說,有病沒有關系,生理上有病時,心理上要健康,不要被生理上的病拖垮了。
(二)從藥物治療做到心理治療:老年人生病了,喜歡看醫生,其實大部分的醫生看老年人的病,往往只給他們吃一些安慰性的藥而已。既然如此,你要找安慰性的醫藥,又何必看醫生呢?找自己不是更好嗎?因此,每一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的醫生。當身體感覺到有一點不舒服時,要訓練自己堅強起來,體會病性本空的道理,淡然處之。能夠這樣,你的病就已經好了一半。
(三)從看破放下做到安然自在:出家人所穿的僧鞋,腳面上都有洞,這意思要我們低下頭來,要“看得破”,不必太執著。
人生要像手提箱一樣,要提得起放得下,甚至面對疾病要做到安然自在,才能對付疾病。像美國的海倫凱勒,她是又啞、又聾、又瞎的殘廢,可以說是一個十不全,但是她卻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偉人之一。所以說,老病並不可怕,最怕的是心理上的不健全。人老不要緊,心理要永遠的健康,永遠的不老才行。
第十問:如何了生脫死?
人類雖有生命,身體卻不能永生,身體必定會有死,死和生是相對的。基督教說人死是安息,依我的了解,人死並不能安息,這個生命了結了,另一生命的熊熊火光又告燃起。有人說:“生死由命,一死百了。”依我看,人也是死不了的,佛教主張生死輪回,死了再生,生了又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
到底“生從何處來,死歸何處去”?對於這個問題,一般人不但不了解,而且不重視生命,只知道求生活。知識水平較高的人,除了生活之外,還知道有生命,但是仍然不重視生命,因為死對他而言是茫然無知的。有人說:“人是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接受了生命,然後在無可奈何的條件下度過生命,最後在無可抗拒的掙扎之下交還了生命。”連孔子尚且說:“未知生,焉知死?”何況是一般人?
歷史上的許多英雄豪傑,對人生的意義仍然是不了悟的,如曹操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把人生看成槁木死灰,與萬物同朽。古人雲:“齊生齊死,齊賢齊愚,齊貴齊賤;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聖亦死,凶惡亦死;生則堯舜,死則腐骨;生則桀纣,死則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異?”對於生命的所以然,古今人士大都所知不多。
佛教講生命的流轉是無始無終的,人類既來世間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因為無常之故,世界有成住壞空,自然有寒暑冷熱,人類有生老病死,山河大地及一切自然現象都會有變壞的一天。佛經上說:“須彌雖高廣,終歸於消滅;大海雖淵曠,時至還枯竭;日月雖明朗,不久則西沒;大地雖堅固,能負荷一切;劫盡業火燃,亦復歸無常。”這說明佛陀所看到的生命是無常變滅、無窮無盡的,如同江河之水滾滾不斷,是剎那不停的變化著,舊的滅去,新的又來。只要我們了知人生與萬有諸法互相為緣、互相生成,透悟了這個道理,才能與佛法結合在一起,對於生死也就不覺得可怕,因為生死本來就像世俗的搬家一樣,只不過換了一個軀殼而已。
佛法提供給眾生的“解脫之道”,主旨在使人們有一合理的安排。譬如今天要出門去了,就得預備今天要住在哪裡,萬一下雨要怎麼辦?所以說修行的人,對於“死”是胸有成竹無憂無懼的。
簡單的說,佛法的萬千法門,主要的目標便是在為眾生解決生死問題。佛經中提出的解決方式有很多種,一般而言,“念佛”是其中比較簡易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值得大家采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