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2015年5月拍攝於甘肅省華亭縣博物館。 文物專家製作碑刻拓片。
在甘肅省華亭縣博物館文物倉庫裡,靜靜的躺著一塊北宋時期的石碑《宋故清河張君墓誌銘并序》。 碑長31.3厘米,高44.2厘米,厚22厘米,部分殘缺。 墓主人是一位叫張龔的男子,四十七歲去世,葬在亭川先塋之左。 《墓誌銘》記載:墓主人的父親張積時任衛尉寺氶,有兩個兒子,張龔為次子。 張龔還未成年時其父就去世了,張龔跟隨叔父張務生活,成年後協助管理家務二十年,精明能幹,深受鄰里愛戴。 在他四十七歲去世後,他的姐夫、“隴州防禦推官前知秦州隴城縣事熙河蘭岷路經略安撫司勾當公事”郭□(該字破損,難以辨認)為其撰寫了墓誌銘,並請“左奉議郎管勾熙河蘭岷路經略安撫都總管司機宜文字安師文”丹書,“右朝散議郎新差解階州軍州及管內勸農事上騎都尉禦紫郭造”題蓋,三位浴血疆場的軍官為張龔豎起了這塊墓碑。
這塊宋碑的書丹者安師文,長安人,生卒年不詳。 安師文當時為熙河蘭岷路安撫使范育的機宜文字官。 長安官員範育、章桀、呂氏四賢等均受到著名理學家張載思想的影響,十分重視文化修養,正是這個原因,安師文參與了呂大中發起的西安碑林的始建,並將顏真卿《與郭僕射書》行草書刻於石上,流傳於世。 華亭縣博物館《宋故清河張君墓誌銘并序》墓碑的面世,應該是安師文書法作品的首次被發現,這方碑刻比安師文臨摹鐫刻顏真卿《爭座位貼》晚了五年,應該是其書法造詣高峰時期的作品,其意義在於,我國書法史上又憑添了一篇北宋時期的大師級書法珍品。 從墓碑刻字佈局看,該墓碑魏風彰顯,豪放俊逸,大氣灑脫;從單體文字架構和落筆看,橫豎剛勁有力,起收自然;撇捺虛實有序,風韻天成,雖然方不盈寸,然則堅若磐石,與宋以後書法的圓潤倜儻,才子風格截然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