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網
霸氣的玉組佩
今天欣賞一套世所罕見的玉組佩。 它超乎想像,鳳在上而龍在下,這大大顛覆了中華文明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的祖制。
中華文明中,自龍誕生那一天起就是至高無上的,紅山文化的C型龍就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不變的圖騰,皇帝是龍,龍就是天,故稱為天子。 所以龍是永遠高高在上的,但這套玉組佩恰恰是龍在下而鳳在上,足見佩戴此物之人的地位絕非等閒,那麼何等人才能有此殊榮和地位呢?
“宜子孫”或“長宜子孫”玉璧在漢代並不少見,但大多是在一塊出郭璧上來表現,而此佩共計用了11塊玉,用如此龐大的陣勢來表現,足見主人的尊貴是無以復加,這個女人好生了得!
組佩的數量本來就是代表地位和級別的。 周王朝佩戴玉璜的數量和擁有鼎、簋的數量必須是統一的,否則就是破壞禮制。 周王九鼎八簋,封王八鼎七簋,再往下以此類推。 周禮周禮,周本無法,靠禮維繫,東周雖禮崩樂壞,但至漢代,美玉尚未從王壇上走下來,玉仍然是王公貴族的專利。
這套玉組佩共雕鳳鳥12只,螭龍8條,夔龍6條,尤其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套組佩是鳳在上舞動著身軀,充滿了霸氣,雕刻在了“長宜子孫”4個字的第一個字上,顯然是作為領軍神物,而其他龍則被綴飾在下面,屬於從屬地位,可見這個女人的地位了。
這套組佩用料精,雕工細,構思奇巧,神氣十足,折射出大漢王朝政治經濟的高度繁榮和穩定。 所謂用料精,就是它每一片都採用的是典型的和田籽料,而且是上等的白玉。 現在看來是黃色的,這正是2000年的土沁所致,如果你用手電一照,白潤細膩,美輪美奐。
說它的雕工細,我們可以從鳳鳥和夔龍身上的網格紋看到古人游絲毛雕精湛絕倫的技藝。
至於構思,龍纏鳳,鳳繞龍,龍鳳相依;或頭是龍,尾是鳳,結構嚴謹,神形兼備。
特別是“長宜子孫”4個字擺放精巧,或由二鳳羽翼相託,或由二龍戲珠造型設計,精巧絕倫,儀美大方,令人愛不釋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