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漢代和田玉朱雀爵杯。戰國和田白玉四龍牌。
當今蘇揚二州的許多玉雕大師都名揚四海,一個手把件雕工費動輒十幾萬乃至幾十萬,前兩年還有排隊一排半年都“掛不上號”的現象。 高古玉其工藝和神韻大都精美絕倫,這是因為在中國古代曾出現了不少玉雕大師。
史前中國高古玉中的五駕馬車,紅山、良渚、齊家、龍山、巴蜀,那是一個神玉時代,也可稱之為巫玉時代,許多玉器是多人合作經年累月共同完成的,因而不可能留下姓名。 到了周代,已經有了專門管理制玉的政府部門,叫“玉府”,其職責是“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貨之藏。”玉府不僅掌握著王上的寶物製作,也掌握著王上的收藏和衣食起居等,足見地位之高。 玉府下設的“玉人”具體管理和玉有關的一切事物,所以玉人是周代製玉工人的專用名詞。 玉府,是中國文獻中記載最早的專業製玉機構,那時,周王是天子,至高無上,玉工水平再高也不可能留下他們的名字。
到了秦朝,文獻中記載了中國玉器發展史上最早的兩名制玉大師的名字,他們是孫壽和烈裔。史料稱“秦兼七國稱皇帝,李斯取藍田之玉,玉工孫壽刻之,方四寸,斯為大篆書,文之形制為魚龍鳳鳥之狀,稀世之至寶也。”另一位大師烈裔的記載來自《拾遺記》,文中說,始皇元年,騫霄國獻刻玉善畫的工匠,名裔,刻玉為百獸之型,毛髮宛如真矣。 曾刻兩白玉虎,不僅形像生動,毛髮皆栩栩如生,這位玉工被人們稱之為烈裔。
到了漢代,厚葬之風盛行,葬玉數量加大,大師應該輩出,但史書記載非常少,只看到一位,他是當時廣陵國吳郡人,即今天的蘇州人,名叫顏規,他常被叫到廣陵王府解玉制玉。 這位顏規可以說是蘇州玉雕的老祖宗了。
魏晉南北朝一來戰亂頻繁,玉路中斷,二來佛雕盛行,三來煉丹食玉,玉雕業大大衰落,也無大師記載。
到了隋代,《大業拾遺記》記載,隋煬帝幸江都,看中墊腳女吳絳仙,但她已嫁玉工萬群為妻。 這個玉工應該絕非一般底層玉工,他的老婆能被隋煬帝看見,此玉工活動範圍絕對在高層,一定也是大師級人物了。 隋代還有一位大師名叫何通,《隋書》只有三個字的記載“善斫玉”,斫者,用刀斧砍。 能進入《隋書》的人,焉能不是大師?
宋代,達官顯貴文人士大夫都追求和賞玩美玉,制玉工匠文獻留下姓名者逐漸多了起來,有趙榮、林泉、崔寧、陳振民、董進等,但無太多事蹟介紹。 元代邱處機,大名鼎鼎,道號長春真人,傳說他能“掐金如面,琢玉如泥”,曾被元帝封為高官,掌管造辦機構。 後被北京玉石業行會尊為琢玉業的祖師爺。
明代製玉高手就更多了,賀四、李久甫、陸子剛、王小溪等,這些知名藝人社會地位較高,是文人富豪的追逐對象,作品價格往往高出普通工匠數倍,其中陸子剛名氣最大。 清代距離現在較近,史料記載的名家達幾十個,在此不一一寫出。
春秋戰國是中國玉雕業的第一次巔峰,百家爭鳴的思想成就過一大批玉雕大師,但由於歷史久遠沒有留下他們的名字,可是,那些出自他們之手的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卻釋放著永久的光輝!
王志傑文/圖
來源:新消息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