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花鳥紋琺瑯彩瓶雍正花鳥紋琺瑯彩碗康熙琺瑯彩碗
在康熙琺瑯彩瓷器上出現胭脂紅,是我國早使用的黃金紅,也是最早的進口紅色料。 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琺瑯彩料全部都是依靠進口的。 由於琺瑯彩器燒造過程複雜,用料考究,製作精良,成本巨大。 所以,一般無大器。 而且,基本上都留存於宮廷之內。 因此,社會上流通的琺瑯彩瓷器,應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的。 收藏者對其千萬不要存有僥倖心理,尤其不能有撿漏心理。
下面說一下辨識琺瑯彩瓷的有關知識和要領。
在康熙朝,琺瑯彩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其胎並非本朝所製,實際年代要早於康熙朝。 胎質略顯粗糙,沒有本朝的細膩。 其時,多在器物的外壁未上釉處,施以黃、 藍、紅、豆綠、絳紫等彩料作地。 上用琺瑯彩彩繪。 題材以纏枝花卉為主,但絕沒有鳥,有花無鳥,更不見山水人物。 在花朵中有時會填寫一些文字,如“萬壽”、 “長春”之類的吉祥語。 文字以篆書為主。 由於彩料較厚,有堆料凸起之感,放大鏡下可看到彩面上有細小的冰裂紋。 康熙朝也有在宜興紫砂胎上繪琺瑯彩的製品。 康熙40年後才有款,款識多用藍彩料,或是用胭脂紅彩料來書寫楷書“康熙御製”四字堆料款,加雙方框。 也有少數例外,用刻字陰文款。
雍正早期有少數仍延用康熙的在色地上繪彩,但絕大多數已改用在白釉上繪彩。 因此白釉畫琺瑯自雍正起才有。 彩料也自雍正起採用國產料,改變了康熙只用進口料、色彩單調的局面。 在繪畫上雍正朝也有很大突破。 改變了康熙時只畫花卉、有花無鳥的單調圖式。 在題材上花鳥、竹石、山水等各種圖式都有,並配以詩文,將詩書畫融為一體。 雍正朝琺瑯瓷的款識有如下幾種:用藍料堆凸圖章款的有兩種,書寫“雍正年制”的使用仿宋體;書寫“雍正御製”的使用楷書體。 此外,有“大清雍正年制”6字款,也有兩種:一種用藍料;一種用青花。
乾隆朝琺瑯彩則融會了前兩朝的特點,並形成了所謂“五彩琺瑯”。 繪畫題材進一步擴大,除前兩朝的題材外,並多見人物和仙山樓閣的題材,而且繪畫、裝飾多出現西洋韻味。 與雍正的鬆散畫法不同,乾隆時文飾堆砌,畫面繁複而滿。 還開發出一種錦地花卉(即用細針在瓷胎上畫出暗紋花卉,形成錦地),讓畫面出現雙層效果。 款識主要是在白地上書“乾隆年制”的4字藍料圖章款,也有少數赭色料款。 但在一些小器上則無邊框,有藍料,也有少數用紅彩。 也有在松石綠地上書“大清乾隆年制”6字款或“乾隆年制”4字款。
嚴格說來琺瑯彩瓷的燒造,終止於乾隆朝後期。 但在民國時期出現了一批仿燒的琺瑯彩瓷。 這批仿燒瓷,最流行的是模仿曾任康雍乾三朝宮廷畫師的郎士寧的畫風。 模仿他的以西洋寫實風格和透視之法所畫出的人物和鳥獸畫。 這些瓷品一般工藝水平較高。 多為薄胎瓷器,彩繪工細,色澤艷麗,藝術格調較高(當然,這裡也不光是仿琺瑯彩瓷,也包括其他的五彩和粉彩瓷)。辨識民國仿品,可從其胎釉和彩料入手去辨別。 這個時期的仿品,大部分瓷器的胎釉都具有晚清民國時期的明顯特徵。 即胎面不夠光滑均勻,胎質較疏鬆。 釉薄色白。 民國與清代琺瑯彩瓷,所用的彩料也不同。 除少數外,大部分都是使用粉彩料。 既有類似康雍乾粉彩的彩料, 也有色濃厚的“重工粉彩”料,或淺絳粉彩料。 根據這些差異,仔細辨別,還是可分出是非來的。
現代仿品較之民國又要差一個檔次。 做工粗糙,繪畫死板,缺少靈氣。 不少仿器用灌漿模製,分量較輕;而民國時期是用拉坯製作,分量較重。
歸結起來,要辨識琺瑯彩瓷,有人總結了以下7個方面的考察方法。 我以為,此法可以參照:
一、觀其瓷胎。 琺瑯彩瓷胎質細膩薄透,用料、修胎規則考究,完整無缺。
二、觀其造型。 琺瑯彩瓷多為碗、瓶、鼻煙壼之類的日用小瓷件,和一些動物的小擺件。 大多為小件瓷品,過一尺者少見。
三、觀其底釉。 康熙朝是滿地舖彩,色彩濃烈。 雍乾後白地漸多,琺瑯彩瓷的底釉為純白釉,不偏青也不偏黃。 釉面潔淨,毫無瑕疵。
四、觀其色彩。 琺瑯彩瓷的色彩均鮮豔而柔和,絕少用純色調,多為粉彩型的藕荷色,多達十數種。 釉面絕無蛤蜊光出現。
五、觀其色料特點。 其每一圖案均係由多種色料調配而成。 表面光滑,有玻璃質感和光亮感。彩料凸出底釉約1mm左右,放大鏡下可見有極細小的開片紋。
六、觀其繪畫與紋飾。 琺瑯彩瓷多采用工筆繪畫方式。 幾乎沒有用寫意畫的。 紋飾在康熙時是多色地,有花無鳥。 色彩調配較雍乾時要差。 雍正朝的琺瑯彩瓷最為成熟。 乾隆朝沒有雍正時嚴謹,並出現琺瑯彩與粉彩兼容的作品。
七、觀款識。 琺瑯彩瓷的款識有嚴格的製式,具體上文已述。 凡發現有不同於上述制式的,均非真品。
下面說一下五彩、粉彩和琺瑯彩的區別:
一、五彩:除綠彩有玻璃彩外,其餘各色都是一抹平塗,表面顯得粗糙。
二、粉彩:有粉質感,也用渲染,立體感強。 但粉彩渲染不能做到全粉彩化,其中的礬紅彩必定是五彩。 如果發現礬紅彩粉化或玻化,此物必定是用現代工藝燒造。 因為要達到玻化或粉化,燒造溫度高,但達到800-900℃後,礬紅彩就會出現流動,會破壞畫面的色彩。 因此,民國以前的粉彩器中,礬紅彩都是使用五彩的。 與琺瑯彩比,粉彩有粉質感,有立體感,表面平滑,但無玻璃質感。 特別是在綠彩、黃彩上易見蛤蜊光出現。
三、琺瑯彩:釉面有油質感和玻璃質感,與進口不透明的紅綠玻璃相類似。 立體感強,但沒有粉質感。 畫工用渲染法。 因為不用氧化鉛工藝,因此,絕無蛤蜊光。
最後,說一下鑑賞琺瑯彩瓷時應注意的問題:琺瑯彩所使用釉彩料與中國傳統的釉彩料不同,其中含砷(即砒霜)。 曾有報導說,在復制時,砷的毒煙會揮發,在場人員即使戴著口罩,也會導致因受毒而出現流鼻血的現象。 因此,建議:一、在玩賞時,最好要戴手套;二、近距離觀賞時,要避免深呼吸;三、不要將琺瑯彩瓷置於私密空間、臥室和餐廳等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