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7日 星期六

蓋身為何分存異處:專家揭秘皿方罍身世

 中國新聞網 

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的皿方罍器蓋(資料圖)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的皿方罍器蓋(資料圖)
中新網長沙6月6日電題:蓋身為何分存異處專家揭秘“皿方罍”身世
記者鄧霞
“從事文物考古近50年,值得驕傲的是挖出了一位老太太(指西漢女屍辛追夫人),也為皿方罍回湘做了應有的貢獻。”曾主持發掘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原湖南省博物館館長熊傳薪6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官方和民間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之下,分離近一個世紀的青銅重器皿方罍將於6月底在長沙“身蓋合一”。 6日,與流落海外的皿方罍器身有過兩次親密接觸的熊傳薪,向媒體揭秘了皿方罍的前世今生。
出土不久身、蓋分存異處
20世紀20年代左右,皿方罍被湖南省常德桃源縣的一位農民無意中發現。 出土之初,器蓋和器身完整一體,因其銘文而被稱為“皿方罍”。
皿方罍器蓋高28.9厘米,鑄有“皿天全作父已尊彝”八字銘文,呈廡殿頂形;器身高63.6厘米,鑄有“皿作父已尊彝”六字銘文。 罍身全器以雲雷紋為地,上飾獸面紋、夔龍紋、鳳鳥紋。 肩部兩側裝飾雙耳銜環,正面腹部下方置一獸首鋬。 四面邊角及各面中心均裝飾突起的長條鉤戟形扉棱。 整器造型雄渾莊重,集立雕、浮雕、線雕於一身。
“從鑄造工藝來說,皿方罍的價值不亞於四羊方尊。”熊傳薪認為,皿方罍充分反映了中國青銅器鑄造鼎盛時期的高超技藝,堪稱“方罍之王”。
記者從湖南省博物館了解到,關於皿方罍出土的時間和地點有多種說法。 經深入實地調查及查閱《桃源民國志》等相關檔案、資料,最新的調查結果認為,它應是1919年出土於桃源縣水田鄉茅山峪,具體地點為杉窩山。
皿方罍出土後不久,一位湖北的石姓商人聞訊而來,以低廉的價格將器身買走;器蓋也被物主抵為其子在新民學校的學費。 從此,皿方罍的器身與器蓋開始了各自顛沛流離的命運,再也沒有見過面。
值得慶幸的是,皿方罍器蓋的線索頗為清晰。 1952年,器蓋被交給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妥為保存”;1956年,湖南省文管會與省博物館合併,器蓋也移交給湖南省博物館保存至今。
“罍是當時祭祀用的一種禮器,用來盛酒的。”熊傳薪介紹,從該器銘文、紋飾等考證,其年代應為商代末期。
流落海外器身創拍賣紀錄
皿方罍器身被石姓商人買走之後,幾經輾轉,流落海外。
熊傳薪第一次親眼見到皿方罍器身是在21年前。 “那是1993年6月下旬,我和同事在日本收藏家新田棟一的家中看到的。”熊傳薪回憶說,他當時擔任湖南省博物館館長,從原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處得知皿方罍器身被新田棟一收藏,並受後者邀請赴日考察。
“在此之前我們根本不知道皿方罍器身流落何處。”初次見面,熊傳薪就對其精美的工藝和高大的造型大為驚嘆。 他和同事通過對皿方罍器身和器蓋接口處尺寸大小的比對,以及其紋飾、銘文、鑄造工藝、銅質的研究,認為兩者確是同一件器物。 “以商代當時的情況,這種大型的青銅器不可能做第二件,它沒有模子。”
新田棟一和湖南省博物館都希望能得到對方的藏品,讓皿方罍“身蓋合一”,新田棟一甚至開出以一個商代的青銅器蓋加50萬美金的價格換購皿方罍器蓋,但雙方都未能如願。 在無法得到器蓋之後,新田棟一又提出雙方將器物運至上海博物館、新加坡聯袂展出,也因種種現實原因最終沒有實行。
2001年,新田棟一家族將皿方罍器身交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上海博物館和保利藝術博物館聯手籌集了一筆巨款,赴美競買,但最終被一位法國收藏家以924.6萬美元的高價拍得,打破了當時中國青銅器以及中國藝術品拍賣的最高成交紀錄。
2004年,熊傳薪正式退休,沒能讓皿方罍器身回湘,與器蓋“合體”也成為他文物考古生涯中的一大遺憾。
多方努力器身洽購回湘
2013年11月,有消息稱皿方罍器身將於2014年3月20日在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再度拍賣。當月,湖南收藏家譚國斌在香港佳士得貴賓展廳中見到皿方罍器身,遂呼籲盡湖湘公私各界之力,籌資競拍,務使器身不再流離海外。
2014年3月,熊傳薪與譚國斌,以及湖南省廣播電視台、省博物館相關領導專家組成代表團,一起前往美國紐約參與競拍。 同時帶去的還有皿方罍器蓋的3D模型。 經文物專家認定,該模型的高精密度與原物完全一致。
當3D模蓋契合地蓋在皿方罍器身上時,皿方罍的最終歸宿或已有結論。 最終,湖南代表團以低於預計拍賣成交價一半左右的價格,與賣方及佳士得公司達成購買協議。 購買方在協議中承諾,此器物將永遠不會再出現在拍賣會上,並最終由湖南省博物館永久收藏。
“我們這次是有備而來,對實現蓋身合一很有把握。”年逾古稀的熊傳薪說,與第一次見到皿方罍器身的“驚嘆”相比,這次更多的是“滿足”。
他還透露,3D模蓋與皿方罍器身99%都是吻合的。 且幾經輾轉,但皿方罍器身現今仍保存完整。 “皿方罍'身蓋合一'後,將作為重要的實物標本資料,讓我們更加全面地研究湖南3000多年前的發展情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