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廣州日報
九旒冕
鎮館之寶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金葉
九旒冕,制於明洪武前期,由冠武、金簪、綎板、旒等部分組成,竹、木、絲、金、鐵、玉石及大漆等多種材料複合製作,冠武直徑17.6厘米、高17.9厘米,綎板長49.4厘米、寬23.5厘米,現藏於山東博物館。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恢復華夏正統為名,模仿古制,建立了獨特的冠服制度。 明初規定,皇帝及王等在重大祭祀活動、重要節日及冊拜時服袞冕之服,其中的“禮帽”即為旒冕,皇帝為十二旒冕,太子、親王為九旒冕。 這件九旒冕出土於山東省鄒城市明初魯荒王墓,屬於朱元璋的第10個兒子魯荒王朱檀,是我國唯一一件存世的帝王冠冕實物,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研究價值。它能準確反映明代洪武前期親王用冕原貌,並可據此復原皇帝、太子等所用旒冕。 根據文獻記載,明初皇家禮制經多次修改完善,此九旒冕反映的正是處於修訂過程中的冕服制度,是研究明初禮制的重要證據。 而其製作工藝又包括竹編、髹漆、金器玉器加工等,反映了當時高超的手工業生產技術,為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
九旒冕的綎板為木質,前圓後方,比喻天圓地方,有天下一統的意思。 綎板下有一青玉衡貫穿左右,作用是將綎板固定在冠武上。 玉衡左右兩端各懸一青玉圓珠,正好掛在兩耳的位置,叫做充耳,就是塞住耳朵,寓意帝王對讒言“充耳不聞”,求大德不計小過。 綎板前後各懸九旒,每旒九珠,排序採取五行交替的順序。 明朝重五德,尚火德,因此第一個旒珠為赤色,以下為白、青、黃、黑等色,分別對應火德、金德、木德、土德、水德。 每個旒珠之間相隔一寸,這樣,佩戴後,前面的旒會遮擋部分視線,表示帝王不看是非奸邪,也有顯示威嚴的意思。
九旒冕的主人朱檀生於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藩兗州。 由於他喜歡詩詞歌賦,文采斐然,朱元璋對他甚為疼愛。 朱檀喜歡游玩享樂,曾攜王妃夜不歸宿,觸犯刑律,受到重罰,王妃為此自殺,但他依然不思悔改,又迷上長生不老之術,服食仙丹,19歲時金石藥物中毒,雙眼受傷,洪武二十二年底(1390年初)毒發身亡。 朱元璋既痛且恨,給了他一個下諡“荒”,就是“好樂怠政”的意思。
朱檀葬於鄒城九龍山南麓第一座山峰。 荒王臨死前側妃戈氏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魯靖王。 靖王長壽,子孫繁盛。 魯王一係是明代諸王里傳世最久的一支,共293年。 末代魯王朱以海稱“監國魯王”,是南明重要的抗清力量。
1970年,魯荒王墓園受到破壞。 為保護文物,山東博物館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墓葬未被盜擾,文物保存較為理想。 墓內共出土器物1116件,其中包括數量不菲的冠冕袍服,包括九旒冕、九縫皮弁、烏紗折上巾以及各式龍袍等。 除此之外,還出土大量木俑儀仗、文玩清供、琴棋書畫、家具漆器、金玉佩飾等,完整呈現了明朝初年親王的奢華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