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
吳際論佳器:漢代厚葬青銅器篇
後人對於青銅器的造偽技術不可小視,若要辨別真假,還需要掌握聞、聽、看等七個絕招
常年在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和首都博物館《北京文物》展出的奩、鼎、壺、尊、鏡和燈等漢代厚葬青銅器,總是駐足著無數參觀者。 青銅器作為博物館的重器以其鑄造工藝、文化水平和歷史淵源流芳後世。 每一件青銅器的神韻,講述著天人合一、陰陽相間的文化內涵;每一件青銅器的器型,象徵著薪火相傳、財富匯聚的深刻含義;每一件青銅器的製作,抒寫著人類文明的史書。
2003年,在英國的一個小公司萊頓斯拍賣會上,奩、小圓鼎、壺、提鏈尊四件漢代隨葬青銅小件成交價48萬美元。 按當時牌價折合人民幣500萬元。 令人巧合的是,吳際先生(畢業於北大考古專業,旅居國外,從事文保和拍賣多年)的奩、小圓鼎、壺、提鏈尊與萊頓斯拍賣會上的四件青銅看上去一模一樣。 如此珍貴,世上僅存的幾件寶物,吳際先生卻傳奇般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花540元收入囊中。 更令人欣慰的是,又用80元拿下鏡和燈,用85元拿下小方鼎和一個提梁壺,比萊頓斯拍賣會四件組合還多了四件套。
如果不是筆者親眼所見,誰又能相信呢?
“跟著我上固安、雄縣和廊坊!”今年1月吳際對筆者說。
那麼多古玩市場為什麼要去河北固安、雄縣和廊坊? 吳際先生介紹說,固安督亢亭遺址、黃金台遺址、孫臏墓遺址、李牧將台遺址、迷魂陣遺址、東岳行宮、李公祠、張華故里、於成龍墓等古蹟遍布;再說雄縣,上世紀80年代曾陸續發掘出孤莊頭、艾西樓、北營、東槐等4處漢代遺址,李莊頭、邢村、東河崗等3處漢代墓群;廊坊歷史更是源遠流長,早在公元前4000年“黃帝制天下以立萬國始經安墟”,“安墟”即為今天的廊坊安次區。
恰逢週五,固安古玩大集,筆者有幸隨同前往。 只見吳際走到一個地攤前,和攤主聊起了家常,他拿起一個破鏡子說:“30元,我拿走吧?”攤主欣然同意,忙活著找口袋裝走。 過後,吳際說:“這可是三足斜筒帶蓋三環奩,古代婦女梳妝用的鏡匣!”
那天,吳際還用50元意外收穫到扔在一旁無人問津的青銅燈燭台。
一周後,吳際在固安古玩店里花400元買了古玩城店主的漢代弦紋青銅壺和雙立耳三足蓋鼎。
在固安地攤花40元買了奩。
在雄縣,100元買下一個提鏈尊。
在廊坊,85元拿下小方鼎和一個提梁壺。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怎麼鑑定它的文物價值? 吳際說:“兩漢時期國富民安,厚葬之風頗為盛行。當時,社會財富逐漸向帝王貴族的墓葬集中,形成了龐大的地下寶藏。這套青銅器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翻閱資料,青銅器是指以青銅為基本原料加工而製成的器皿、用器等。 是紅銅與其它化學元素(錫、鎳、鉛、磷等)的合金,其銅鏽呈青綠色,因而得名。
憑著多年的實戰經驗,吳際教了我們七個絕招。
第一招聞味、舌舔。 真正的千年古銅無論傳世或出土品,均無刺鼻的酸、臭、嗆等異味,出土的還稍帶土腥味,如仔細感覺似乎還有一種接近甜味的感覺。 但因千年以上的時間,土層與銅器的氧化物已牢牢地黏合在一體,青銅本身和鏽蝕的氣息已被基本吸收。
第二招看銹色。 疙瘩銹可疑,多為作偽者用塗料、油漆和乳膠所作的假銹;粉綠色銹可疑,除少數真器有此情況外,一般多為作偽者用酸、鹼腐蝕而成;單一銹色可疑,一件歷經千年的青銅器,其包漿銹色應當層次豐富,斑斕可人,不可能銅鏽單一。
第三招辨聲。 偽器敲擊聲亮而有轉音,頻率較高而較悠長向上,真器聲音較低沉短促。 有的作偽者為了模仿真器的“啞音”,有意將器物弄出裂痕,這樣做雖然消除了亮音,但卻呈現出破裂之音。
第四招看材質。 商、戰以前的銅器皆為銅錫鉛合金,錫的成份越大,銅質的灰色色澤越淺淡,銅器銅質純淨,極少有沙粒。 而偽器則不同,宋仿,合金成分為銅、錫、鉛和少量的鋅,銅色為黃中泛紅;明清仿,含錫成分很少,而鉛鋅成分增多,銅色皆發黃。 明代為黃中泛白,清代為黃中透黃。 後人常用新銅(黃銅)製作贗品,選好後塗以假銹色包漿,或腐蝕後埋入地下,使人看不出器物材質。 如用20倍以上放大鏡,通體仔細觀察,會發現有黃色晶體狀亮點,即為新銅所造。
第五招看器形。 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形制、大小、高矮都會因變化而形成規律。 如青銅器中的大類鼎,自商代到漢代,流行的時間最長,但每個時代鼎的形狀都有不同的特點。 手工製作是不能鑄造出相同的陶範,所以,沒有完全相同的青銅器造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偽器,或二者皆偽。
第六招看紋飾。 從紋飾上看,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是紋飾發展的鼎盛期。 而在西周中後期主要採用虛實、縱橫、疏密等排比方法,使圖案變化豐富多彩,但是對稱性很強,主次紋飾的應用極為廣泛。
值得一提的是,商周時代在鑄造長篇銘文時比較規整,有的還劃好線條或打好格子,所以銘文都橫平豎直,書寫流利。 而偽銘主要體現在三點:一是字體比較拘謹、呆板,字口內有刀鑿痕。 二是如果是真器偽銘,則器表有銹而字口無銹,即使字口處作上假底子、假銹,也和器表不同。 三是真器上增刻偽銘,銘文筆體、韻味在同一件青銅器上不一致。
第七招看鑄造工藝。 主要是范鑄法、失蠟法。 商周時期,主要是用範鑄法,但即使是最熟練的工匠也難免做到在拼合澆鑄後不留範痕,即範線。 後代仿偽者不知道古人鑄造的原理和方法,用蠟模(失蠟)的方法鑄造,雖然表面較精細,但是用這種方法,卻往往與原器物的時代特徵相去甚遠。
另外,當時範鑄法製造的青銅器,表面光潔度好,很少有氣孔,也沒有銅液灌注不到而產生縮孔的情況,而失蠟和翻砂鑄造的偽器,經常在表面出現一些砂眼,有的甚至產生縮孔等鑄造缺陷。 如不了解這一點,很可能錯誤地以為砂眼和縮孔是舊鑄的特點。
要不是筆者親歷,又何以見得吳際先生對青銅的賞識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