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且末縣扎滾魯克墓葬出土的渦紋刻花木紡輪
夏天,愛美的姑娘們總會添置幾套當季的新款衣裙。 數千年前,雖然紡織業並不發達,但並不妨礙人們愛美的追求,在一雙雙巧手的撥動下,紡輪一圈圈地轉動,織就了一件件可裝扮季節的衣衫。
紡輪,對現代人而言較陌生,但對古代居民而言,卻是紡織生產的重要工具,它的出現至少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 考古資料顯示,在全國三十幾個省區市已發掘的早期居民遺址中,幾乎都有紡墜的主要部件紡輪出土。 從資料來看,我國古代居民在七千年前就使用紡輪紡線了。
新疆古墓出土大量紡輪
在羅布泊地區,人們發現了新疆最早的紡織品。 雖然在這裡沒有出土紡輪,可當時的毛織物必須通過紡輪撚線而製成,所以,有專家推斷,那時候(3800多年前)的羅布泊小河人使用過紡輪。
197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考古隊在木壘四道溝新石器遺址進行試掘時,出土了大量的陶紡輪和骨紡輪,這些紡輪距今已3000年左右。 1985年,且末縣扎滾魯克墓葬中出土了帶桿木紡輪,桿長34厘米,紡輪直徑5厘米,是新疆古代文物中的精品,為國家一級文物,距今2800年左右。
此後,新疆又發現了各種各樣的紡輪。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新疆考古人員在洛浦縣山普拉墓葬發現了陶紡輪、石紡輪、木紡輪等,它們都是漢晉時期于闐古國居民的文化遺存。 1992年,在山普拉出土的一件石紡輪,輪是深黃色石,木桿,輪徑2.3厘米,厚2.3厘米,時代為漢晉時期。1995年中日共同尼雅遺跡學術考察隊,又在民豐縣尼雅遺址墓葬裡發掘出土了很多紡輪,它們是漢晉時期精絕人的文化遺存。
心靈手巧的西域居民在操作紡輪時,也透出一點生活的小情趣。 比如說,他們喜歡將紡輪放進木筒中保存,考古人員在山普拉墓葬裡就曾發現了紡輪木筒。 這些紡輪筒製作考究,筒外壁鏇刻有凸起的弦紋,看起來十分獨特,有的木筒外壁用黑、紅彩繪有曲波紋、曲折紋、卷雲紋、樹紋等圖案。 而且,他們還想到了與紡輪配套的其他放置工具,繞線軸就是其中之一,于闐古代居民用它儲藏毛線和絲線。 他們將一根根較粗的10厘米左右的木棍,刻挖出一串串凹槽,然後將線纏繞在凹槽內,使精心紡出來的線不至於亂作一團,保存起來比較方便,使用起來也得心應手。
結構簡單工作原理科學
現在的我們看到那些紡輪時,可能只會感慨它們是一段歲月的痕跡,可對當時的人們來說,紡輪的出現從根本上將他們從著獸皮、披樹葉的窘境中解放出來。
紡織原料都來自毛絨,先秦時期新疆諸綠洲的經濟生活一直是農牧結合。 羊群不僅給人們提供食肉,還提供必不可少的被服原料。 毛絨屬短纖維,必須加撚紡成紗線,才能進行織造。 紡捻全靠手工進行,最初是一隻手拿著毛絨,另一隻手扯絨成縷並加撚(加撚過程必須始終保持同一捻向),捻搓一段成紗即繞於木質紡桿上(此紡桿猶如後世之錠子,當時用樹枝充當)。 其後出現了吊懸式紡具:即在紡桿下端裝一圓形紡輪(圓餅狀,或半球體,或形如算盤珠,有陶質、木質或骨質,於圓心處開一圓孔,穿入紡桿),紡織者將原來直接捻搓毛縷的一隻手捻動紡桿上端,使之旋轉即可加撚。 這種紡具或組成這種紡具的紡輪,在新疆諸綠洲先秦時代遺址或墓葬中,都曾發現。
紡輪的結構很簡單,但它的工作原理卻很科學。 紡輪由輪盤上加一根紡桿組成,紡桿上方形成一個倒鉤。 使用時,在桿底部拴上捻好的紗線頭,然後將它下垂,轉動紗輪,利用輪盤轉動的力量將纖維捻成紗線。 紡輪的外徑和厚重,是決定成紗細度的關鍵。 外徑和重量較大,轉動慣量也較大,紡成的線就較粗;外徑適中,重量較小,厚度較薄的,轉動慣量雖小,可轉動延續時間較長,因而成紗較細且比較均勻。
自治區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說,紡輪在史前遺址出土物件中算不上重器,但這一發現,對中國彩陶、中國文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 比如且末縣扎滾魯克墓葬出土的紡輪基本上都是木質紡輪,與石或陶製的紡輪相比輕了許多,說明當時新疆的紡紗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為大家研究新疆古代紡織生產提供了科學推斷依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