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

千年神秘腳印引出春秋古墓群:填補礦冶考古空白

 中國日報網

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墓葬發掘區航拍圖。 (湖北省文物考古所供圖)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墓葬發掘區航拍圖。 (湖北省文物考古所供圖)
■墓葬群位於銅綠山四方塘冶煉遺址,遺址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70米,面積7000平方米。古墓群的發現,讓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形成了採礦、洗礦、冶煉、安葬等一條完整記錄礦冶之路的鏈條
■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先秦時期有三大銅礦冶煉基地,春秋時期冶煉水平最高的是大冶銅綠山。 聞名於世的隨州曾侯乙編鐘的製作原料來自於銅綠山
考古人員在曾被譽為繼秦始皇兵馬俑之後又一奇蹟的湖北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發現春秋古墓群,有望解開困擾人們多年的銅綠山古銅礦採冶者都去哪兒了及其身份謎團,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礦冶遺址,乃至我國礦冶考古工作中的重大發現。
古墓群填補礦冶考古空白
上週,由湖北省文管會、武漢大學、湖北省考古所等單位組成的專家評審團,對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古墓群出土的百餘件削刀、銅鼎、帶蓋孟、豆、銅礦石等進行現場鑑定與交流,推斷該遺址墓葬群為春秋墓群。
銅綠山遺址發掘於1973年,佔地面積2平方公里,其開採時間可追溯到夏朝早期,是迄今為​​止中國保存最好、最完整、採掘時間最早、冶煉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一處古銅礦遺址,被專家譽為繼秦始皇兵馬俑之後又一奇蹟,曾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1982年,國務院公佈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冶銅綠山古礦冶遺址考古工作一直持續到1985年,後因故中斷。 為配合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博物館新館建設,2013年至今,國家、省、市三級多家單位組成聯合考古隊在銅綠山四方塘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
去年底,考古隊員相繼發現了47座墓葬,其分佈密集、排列有序,保存較為完整。 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古銅礦遺址中發現古墓。
古銅礦遺址考古隊總領隊、湖北省考古所研究員陳樹祥介紹,墓葬群位於銅綠山四方塘冶煉遺址,遺址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70米,面積7000平方米,已發掘800平方米,適宜勘探面積22500平方米。
古墓群的發現,讓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形成了採礦、洗礦、冶煉、安葬等一條完整記錄礦冶之路的鏈條。 陳樹祥稱,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礦冶遺址,乃至中國礦冶考古工作中史無前例的重大發現。
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先秦時期有三大銅礦冶煉基地,其中,春秋時期冶煉水平最高的是大冶銅綠山。 專家鑑定,​​聞名於世的隨州曾侯乙編鐘的製作原料來自於銅綠山,不過此次發現的墓葬群早於曾侯乙編鐘。
通過神秘腳印尋踪墓葬
1973年,銅綠山遺址第一次搶救性發掘沒發掘出古墓,而已經發掘的安徽銅陵、江西銅嶺等古銅礦遺址,也沒有發現古墓,那些死去的礦工及管理者都埋葬在哪裡?
2012年8月,考古人員在銅綠山遺址大岩陰山山腳古冶煉場意外發現礦坑里有27枚神秘腳印,考古隊邀請法醫和足跡學專家進行檢測鑑定。 鑑定過程中,再次發現8枚足跡。
專家鑑定確認這是2000多年前冶煉礦工留下的腳印,留下腳印的礦工死後埋在哪? 陳樹祥介紹,去年4月,考古隊員在鑽探時發現墓葬跡象,“留下腳印的礦工可能就安葬在這裡”。
去年10月份,考古隊員確認古墓群後,在500平方米的發掘範圍內發現墓葬47座。
經過搶救性發掘,考古隊目前清理出春秋時期墓葬30座,出土銅、玉、陶質文物及鐵礦石共計56件,其中袖珍鼎、平刃青銅短劍等陪葬品系首次發現。
考古人員發現,墓葬中隨葬陶、銅、玉器、礦石的位置迥異,隨葬品多寡不一,隨葬青銅武器、工具和玉器的墓,基本不隨葬陶器;隨葬的陶器中,以楚文化特徵為主流,吳越等地方文化因素明顯,與楚文化中心區域的文化有一定差異。
考古人員在一個從墓葬裡面發現了2塊玉玦、1塊玉環、4個用青銅打造的銅抓釘。 陳樹祥推測,這個墓主人極有可能是冶煉場中的礦長或者其他管理人員。 他介紹,考證分析這片墓葬群應該是冶煉場中的管理者和技術工人集中安葬的墓葬群,礦工來自楚國、越國和當地的土著,最高層人員的墓葬暫時還沒發現。
陳樹祥表示,遺址周邊還有更多數量的古墓,隨著更多古墓的發掘,更多的歷史秘密將被一一揭開神秘的面紗。
按國家和省文物管理部門相關規劃,銅綠山遺址古墓群發掘將持續到2030年。 銅綠山遺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大冶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通過國家文物局立項,而四方塘遺址發現的墓葬群等將來也有望建成景點對遊客開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