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2日 星期四

花錢:對美好生活的祝福

 和訊網

花錢花錢
□文/圖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張秋焱
花錢是中國古錢幣的分支,以其較高的藝術價值,豐富吉祥的內涵,是各代民俗民風的縮影;吉祥的內涵,代表著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 花錢有很多種類,如撒賬錢、門神錢、賀年錢、壓歲錢,各個都在表示對年節和人生喜慶事宜的祝愿。
花錢最早出現於漢代,歷代官方和民間都有鑄造,主要用於鎮庫、開爐、祝壽、賞賜等,其中很多花錢都有賀年的作用,如春錢、門神錢、賀年錢等。 市民季麗萍就收藏著不少這樣的花錢。 “我最早見到這種主題的花錢是春錢。春錢是古代民間作首飾的小錢,多為私鑄,質地多為金銀,在元代已經有了記載,當時婦女首飾多為金銀小錢狀,有一種正面寫著新春大吉、背面寫著人口平安的小銅錢也屬春錢一類,專門用來祝賀新春的,又稱新春錢。”
過去春節時農村一般都貼門神。 古代最早的門神是神荼、鬱壘,唐朝時,門神像由武將秦叔寶、尉遲敬德代替了。 明清時候,兩位門神“站”在錢幣上了。 還有壓勝錢,舊稱“厭勝錢”。 所謂的厭勝,就是詛咒鎮壓邪祟,有“以此物壓彼物,壓而勝之”之意。 《說文解字》曰:“厭,笮也,令人作壓。”“壓歲錢”也稱“壓勝錢”,也是常說的“花錢”。 只是這種古代的“花錢”並不能花,也不能流通,它只是人們圖吉利、求平安、盼康健、祈長壽的一種“紀念幣”,多用於饋贈、賞玩、佩戴或者卜卦罷了。 關於“壓歲錢”的傳說有很多,其中有一種說法是古代有一種叫“祟”的妖怪,每到除夕夜裡都會出來害人,讓孩子生病,變得愣頭愣腦。 人們害怕祟來禍害孩子,就點亮燈火坐著不睡,這就是“守祟”,因為一年也稱一歲,所以“守祟”又變成了“守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