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彩刻花兔紋枕
黃衛文
現為北京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陶瓷組副研究館員
在我國古陶瓷發展史上,金代(公元1115年~1234年)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歷史階段。 女真族建立的金王朝在先後征服遼與北宋後曾統治北方淮河以北地區達百年之久,由於與南宋王朝長期並立,宋代北方著名的定窯、磁州窯、鈞窯和耀州窯等窯場都在其版圖之內,因此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些窯場金人統治時期的產品往往與兩宋時期的產品不易區分,造成人們或多或少對金代陶瓷產品特徵的認識比較模糊。 不過,隨著更多金代紀年陶瓷傳世品的發現,以及眾多金代墓葬、窯址等考古資料的發布,人們對金代陶瓷生產面貌的認識開始逐漸清晰。
總體來看,金代陶瓷是在承襲遼與北宋製瓷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遼寧撫順大官屯窯和遼陽冮官屯窯等東北地區的金代早期窯場,遼代已有生產,其金代產品普遍質量較粗,主要為民間日用的碗、盤、碟等,而瓶、罐、壺類器則多帶有雙系、三系或四系,燒造品種以白釉、黑釉、醬釉、褐綠釉為主,器物多素面無裝飾,釉面不勻,器外施釉多不到底。
而金滅北宋後,統治中心逐漸轉移到華北地區,北宋時期的北方名窯如定窯、磁州窯、鈞窯、耀州窯等在金代仍延續生產,大部分窯場的產品質量和藝術水平不僅依然堪比北宋時期,部分精品甚至超過了北宋,而且這些窯場的生產工藝和藝術風格開始大規模影響到其他瓷窯的生產也主要是在金代。 如金代磁州窯瓷器造型雖基本仍延續著北宋時期的器式,但北宋時期盛行的剔、刻、劃花等裝飾技法,到金代開始減少使用,而典型磁州窯類型的白地繪黑花技法則普遍流行,這種簡潔樸實的黑白兩色,以繪畫形式表現的裝飾技法,不僅具有雅俗共賞的特殊藝術魅力,而且無疑對後世以元青花為代表的彩瓷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此外以磁州窯產品為代表的白釉釉上加繪紅、綠、黃等彩色的紅綠彩、金三彩等器,過去舊稱宋加彩,現在看來這一品種的出現和廣泛生產主要還是在金代,它對其後景德鎮窯元代紅綠彩及明清五彩、素三彩等品種的生產有著直接的影響。 受磁州窯產品及其藝術風格的影響,迄今在河北、河南、山西、寧夏、甘肅等地都發現了許多燒造磁州窯類型瓷器規模很大的金代窯場,可以說“磁州窯系”的形成即是在金代完成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