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所謂的菩提心,就是捨棄自私自利
智者如是持,清淨覺心已,
復為增長故,如是贊發心。
大家應該清楚,發菩提心的前提就是積累資糧、淨除罪障、布施身體、捨棄一切所貪執的財物、發願回向自己變成利益眾生的事物等,有了這些前行之後,我們於諸佛菩薩、上師面前接受了極為殊勝難得的菩薩戒。可以說,凡是以前聽課沒有斷過傳承的人,相續中都獲得了菩提心。原因一方面是我們的儀軌如理如法,觀想在諸佛菩薩面前接受了菩薩戒,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相續中沒有出現持戒的違緣,那麼菩提心的戒體是存在的,大家應該生起歡喜心。
這一頌主要宣講為什麼要生歡喜心,我們應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對待它:
具有慧眼的智者,通過以上的前行和正行,已經獲得了極為難得的菩提心,既然前行圓滿、正行圓滿,如果後行沒有圓滿的話,這樣做事情不是特別的完美,所以結尾也要善始善終,令所發的菩提心得以穩固,且善根加以增長。
為了使菩提心在自相續中永遠不退失,功德與日俱增、蒸蒸日上,我們要贊歎自他所做的一切善法。要知道,做任何善事一定要有隨喜,要有高度的贊歎,否則這種心不一定能延續下去。諸佛菩薩始終贊歎菩提心的功德,原因也在這裡。
當然,我們這次受持菩提心,應該是一種智者的行為。愚者人雲亦雲、隨波逐流,別人說什麼,自己就跟著去,但是我們這次受持菩薩戒,大家是通過智慧詳詳細細地觀察,接受了善知識的引導後,才選擇了諸佛菩薩獲得成就的這一殊勝妙道。此舉並非別人強迫,而是明白了菩提心的無上功德和利益之後,自願地在諸佛菩薩面前接受了如是的菩提心。若沒有這樣的菩提心,行持任何善法功德也不大,對眾生也沒有真實的利益。盡管世間中有許許多多的善根,如人天福報的善根、具四無量心的梵天善根、聲聞緣覺具自私自利心態的善根,但這些並不是特別殊勝,在整個世界中,功德最大、對眾生最有利的,唯一就是菩提心。通過方方面面了知了菩提心的這些功德後,有智慧的人才心甘情願地受持大乘菩薩戒。
實際上,如果相續中有了菩提心,這種人是非常偉大的。以前阿底峽尊者在藏地經常宣講菩提心、皈依、業因果三種法要,有位老鄉成天聽尊者講“菩提心、菩提心”,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有一次他到博朵瓦格西面前,詢問道:“阿底峽尊者天天都說菩提心,到底它是什麼呀?是人的名字,還是什麼東西?”博朵瓦格西語重心長地回答說:“所謂的菩提心,就是捨棄自私自利,為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獲得圓滿正等覺果位的一種發心。它是我們要發起的一種心。”那個老人家聽後非常感動,贊歎不已,連聲說道:“受持菩提心的人真是很偉大!菩提心非常了不起!”這段公案後來也被收錄在噶當派的語法書裡面。所以受持菩提心的人應該是智者,沒有智慧的人絕不可能接受菩提心,沒有福報的人也不可能遇到如此殊勝的大乘法門。
在座的各位既然已經發了菩提心,從今以後為了圓滿它的善根,就應該善加保護,使它得以穩固強大,永遠在自相續中延續下去,這對每個學習大乘佛法的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應該修自他贊歎——讓自己生歡喜心、讓眾生也生歡喜心,通過這兩方面生起歡喜心,贊歎菩提心的無上功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