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玉盒



碧玉玉盒一對

這是我以前買的1 對玉盒, 因為不算精美, 所以遲遲未有分享出來。

為此玉盒斷代, 的確用了些時間, 可能是清代的,因為碧玉在清代很流行,有很多碧玉器物留下。


玉器和瓷器不同, 瓷器一般都有紀年款, 而玉器則很少帶款。 

我本來想只買玉質較好, 略矮這1, 老闆娘卻說它們是一對的, 不要拆散它們。

地子有解玉砂反覆拋光痕跡。用解玉砂反覆拋光會在玉器表面留下粗細長短,寛窄不一的無規則陰線痕跡,這是古代手工治玉的重要特徵。
古玉出漿:
我用它裝了清水, 放了一天後, 水看似清澈,但用手去摸摸, 內壁似泥鰍一樣滑。這是古玉吐漿, 也是一個吐納還原、脫胎換骨的過程。

它的吐漿情況很明顯, 令我覺得它的年份可能比清代早, 唐代開始, 玉器由王玉過渡到民玉,走向世俗化和生活化很多器皿都用上玉器。會不會是宋/明的呢???

出漿是指古玉浸泡時間在一/二天以上後玉肌裡的髒正在吐出並有沾液形成糊狀形,玉器表面會沁出一層如蛋青色的液體黏漿物,但如用手撫摸就會像摸在蛋清上。

我以前的處理是馬上清洗掉, 但最近看到大陸的收藏網, 說不要清洗掉此寶漿, 讓它自然幹結後再盤玩會在表面形成精光內斂的效果,皮殼亦屬原汁原味了。

古玉越接近盤熟,吐漿會越來越少。

這也就是收藏的快樂之一: 玩玉。 
所有古玉都會出漿,但新仿的生意貨多數不具有這種特徵。

我試過把漢代玉杯在晚上10點裝入水, 明早8:00發現已經有很多黏漿物,越古,吐漿越明顯。但物理/化學原理是什麼, 我又查不到,只是玩玉的心得。

奇怪的是我用另外這一個也裝了清水, 放了一天後, 水看似清澈,也用手去摸摸, 內壁並沒有液體黏漿物 。這令我知道它們並不是同一批的, 這一件有可能是生意貨,清代的器物有如此多的土沁, 的確令人生疑。

放了二天後, 再去用手摸摸, 內壁也是沒有液體黏漿物

到了第三天後, 用手摸摸, 終於內壁有一點點(很少)液體黏漿物

可能這就是生意貨和真品的分別了, 也是年份的分別了。
這一個可能是早期的仿古玉。

這個仿土沁在很多早期的仿古玉都有, 那時候的仿古玉做得很好, 但這仿古表面處理技術可能已經失傳, 或者是現在的仿古商不做費時費力氣的事,近年來的仿古玉都沒有出現過了。

為了寫這篇blog , 較高那件玉盒,2塊石頭和清代碧玉令牌已泡浸了5天。

到了第5, 石頭還是一點吐漿反應也沒有,證實了石頭是不會吐漿的。

清代碧玉令牌比玉盒的吐漿更明顯。

為了回應香港網友的問題, 我晚上特地泡浸了1件生意貨(仿古玉), 到早上去摸摸, 一點吐漿反應也沒有 


我也把佩帶過的新玉器, 泡浸了1, 到早上去摸摸, 新玉器也是一點吐漿反應也沒有。

吐漿只在器皿類玉器反應明顯, 圓雕或者玉璽類, 吐漿反應不明顯, 究竟是什麼原理???
有滲碳處理的建元玉雕更是完全沒有吐漿反應, 是否玉門已經封閉了???

玩古玉少不了研究沁色包漿。但沁色包漿與人為作色或天然石色很難區分,需要多作觀察分析才能找到感覺。要能識別沁色包漿有10點可以把握:

    1.整個玉器同一沁色需慎之。

    2.局部沁色呆板,色界處無自然過度痕跡需慎之。

    3.沁色包漿表面粗糙無光澤,與玉器的正常表面明顯不一需慎之。

    4.綹裂處沁色不明顯,其他部位反有明顯沁色需慎之。

    5.沁色部位石性重需慎之。

    6.陰刻紋飾線條底部沁色包漿與玉表沁色包漿不一致需慎之。

    7.沁色明顯漂浮在玉表上需慎之。

    8.包漿油性感過重需慎之。

    9.生坑美玉表面無鈣化需慎之。

   10.生坑美玉表面鈣化盤玩無明顯變化需慎之。

 出 現上述情況極有可能是人為做色和天然石色。因為,做假手法再高明,也難以擺脫上述跡象。真正的沁色和包漿是漫長歷史時間形成的痕跡,與短時間形成的痕跡其 本質區別就是自然與不自然。自然的沁色,隨玉器相對密度低的綹裂處或紋理處深入玉體內部,又隨紋理處向外延伸,其顔色由深到淺、深淺不一,過度自然,大多 在玉體內成絲狀,給人有賞心悅目之感,且不直接接觸高腐蝕物質一般不會破壞玉表面,玉表也顯得光潤自然。當然對於初入藏界的朋友來說要找到這種感覺有一定 難度,但如碰到上述10種情況之一,必須慎之。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NlXbCjSTHhTCJa9kArzHQVOQXD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