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壽山石網 作者: 未知
摘要:壽山石,以其溫潤細膩、晶瑩剔透的石質,艷麗多彩、讓人目不暇接的色澤,柔韌適中,雕刻性好和千姿百態精美的雕琢,贏得人們的鍾愛。 但壽山石和一些與其相似玉石的識別鑑定確有些困難。 本 文簡要介紹壽山石的分類和特點,以便對壽山石的特性有基本的瞭解;介紹了用常規珠寶鑑定方法,如密度、硬度、鏡下放大觀察,內部礦物包體特徵以及光澤,顏 色特徵等,鑑別青田石、巴林石、滑石以及昌化黃石、水鎂石這些易與壽山石相混淆的玉石的方法和特點,以達到鑑別真偽的目的。
2006年11月7日,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二百餘克的壽山田黃石紙鎮以3932萬港元的天價成交。 這無疑更促進壽山石名揚海內外,提升壽山石的石中之王和「石帝」的地位。
近年來,國人生活水平和鑑賞能力提高,人們鍾愛壽山石,收藏家、篆刻家們也竭力購置所喜愛的壽山石飾品。 這主要是由於壽山石其石質溫潤綿密、細膩靈純、晶瑩剔透、無與倫比的天生麗質;又歷經數百年來,多少代福建藝人們的精雕細琢,造就出無數巧奪天工的壽山石精品。 如今,精品壽山石日漸稀少,價格也在持續攀升,而在豐厚利潤的驅使下,大量仿冒壽山石的贗品也充斥市場。 筆者近期走訪一些古玩集散市場,就見有不少以青田石、巴林石、滑石或水鎂石冒充壽山石飾品,其中較多的是以把玩件、小雕件、印章等形式出現。 筆者購得部分這些飾品並運用常規珠寶鑑定儀器,測試其密度、硬度、觀察其鏡下特點,內部礦物結構,礦物包體,顏色分佈等特點,並與壽山石的諸特性進行比對,試圖從中探討總結用常規方法的鑑別特徵。
一、 壽山石總體分類和特點簡述
壽山石產於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壽山村方圓約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山脈和溪田中。 主要礦物為地開石(DK)、高嶺石(Ka)、葉臘石(Py)、伊利石(IL)、珍珠陶石(Nc),以及含少量的其他付礦物[1]。 按礦物學類型分高嶺石型,葉臘石型和伊利石型三類。 按其產出位置分為為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三大類,而此分類是沿用歷史和傳統、也是目前認可的分類法,本文依此分類論述。
1、田坑石主要產於壽山溪和溪旁農田中,也是田黃石的主要產地。 根據其顏色分為黃田、紅田、黑田、白田和牛蛋黃等共13個品種。主 要特徵是內部肌理隱現「蘿蔔紋」(蘿蔔削皮,內有編織如網細密的絲紋,其實是結構紋)(圖A1);皮色外表濃艷,內裡漸淡,表層多裹有杏黃、黃白或黑色皮 (圖A2、A3);可見有格紋呈紅筋狀(其他品種壽山石的筋格可有多種顏色,而田黃的筋格多為紅色,其實是一種癒合裂隙且充填鐵質等)(圖A3、A4)。 這是田黃石的三大特徵,也是鑑別的重要依據。 田坑石多微透明,極溫潤、細密。 密度大多為2.58-2.62g/cm3,相對硬度Hm=2.6±(少數烏鴉皮田黃和牛蛋黃等密度可達2.78g/cm3,Hm=3.73),主要礦物為地開石和珍珠陶石,次要礦物伊利石等。
2、水坑石主要產自壽山溪上游的小山—坑頭佔之麓的溪旁山澗,多以硐採為主。 因礦脈位置水源豐沛,出產的多為凍石,如水晶凍(圖A5)、魚腦凍,瑪瑙凍等13個品種。 其特點是因其長期受地下水浸漬,形成明顯獨特的晶瑩剔透、透明度高、緻密且雜質少的特性。 其他坑石的壽山石(如高山凍等坑石)在這方面無以媲比。 其次是其產量少、產區面積小、塊度小的三小特點。 其三是密度大多2.61-2.63g/cm3.相對硬度Hm=2.61,少數為2.70-2.80g/cm3,Hm=2.85±。 放大觀察,有時見赤鐵礦呈細小星點狀分佈,如桃花凍石品種等。
山坑石,產於方圓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壽山、月洋兩山脈的岩層中。 該石種品種多,紛雜,分佈廣。 人們依其產出的礦脈來分類,共為14種礦脈類、細分為76個品種,如高山石(圖A7),都成坑石、荔枝洞石(圖A8)、芙蓉石(圖A6 )、善伯石(圖A4)、月尾石、文洋石、旗降石等等。 該類玉石以硐採為主,次為掘性山坑石—即在山坡泥土層中挖掘到的,也稱「獨石」。 主要特點是、顏色變化複雜多樣,有白、灰、粉紅、赭黃、青綠、灰紫等甚至黑色;密度,硬度特點是,大部分山坑石:2.58-2.68g/cm3.Hm=2.3- 2.6.(較有規律性)。 少 部分山坑石為2.71-2.82g/cm3,Hm=2.5-2.8,這主要為月尾石、芙蓉石及連江黃等(這些密度較高的山坑石主要為葉臘石型和伊利石型) [1];有時可見蘿蔔紋或棉砂地,或紋路粗,有格紋,放大觀察常見有石英等包體,也偶見絹雲母、黃鐵礦、赤鐵礦包體,如高山桃花石。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圖A1-A3為田黃石;A4- A8依次為:善伯洞石、水晶凍石、芙蓉石、高山石、荔枝洞石。
二、 幾種與壽山石較相似玉石的特
1、青田石
其礦物成分多以葉臘石為主,少量以地開石、伊利石、絹雲母為主,(與壽山石有差別)。
顏色雖也出現多種彩色調,但仍有與壽山石不同的特點,總體而言較壽山石單調,如在同塊雕刻擺件或印章石上,其色調漸變關係較明顯,而壽山石多有過渡色,漸變關係不明顯且色彩豐富。 青田石總體色彩總有一種特別的帶灰綠色調(即「青」色味)。 青田石中的藍星,龍蛋、燈光凍、山炮綠等品種,由於其顯示特殊的藍、黑白、淺黃、綠色的色調、壽山石中沒有,易於區別不贅述。
深 橙黃色青田石品種較特殊(圖B10、11),較類似田黃石(質佳者也稱黃金耀),其中可常見白色絹雲母呈絲帶狀分佈(鏡下放大觀察可見),類似於田黃石中 銀裹金,而田黃石中銀裹金的「銀」為地開石或伊利石,為微細粒狀、點狀分佈,在紫外光下無反應、而黃者青田石表面白色絹雲母在LW、SW下發白色螢光。
鏡下放大觀察可見:青田石中時常見有呈白色,灰綠色的絹雲母、綠泥石,呈絮狀、雲煙狀分佈(圖C18);時常見褐紅、黑、黃褐色有機質呈不均勻膠狀分佈;也時常見黃鐵礦、褐鐵礦呈星點或脈狀分佈,這特點壽山石中極少見。
密度:大的雕件、擺件無法測密度,筆者曾實測幾十件印章石和小擺件,包括黃色青田石、其密度值在2.75-2.85g/cm3左右,而壽山石大多為2.57-2.70g/cm3僅少數品種如月尾石、牛蛋石等可大於2.75g/cm3的密度。 而月尾石主要為黃、黃紫、黃黑、黃褐色,還有綠黃色、艾綠色,其綠和黃色調不同於青田石的灰青綠色。
硬度和「刀感」,青田石一般摩氏硬度為1.5-2.5.這點較難與壽山石區別,但個別橙黃色青田石(絹雲母成分高者)其硬度較低,,約為1-1.5,指甲(大拇指)可刻劃,這點易區別於壽山石。 利刃刻劃青田石的「刀感」較「鬆脆」較壽山石軟(黃色更軟),其粉末在手中揉搓滑感強於壽山石(因為葉臘石成分多)。
2、巴林石:
其礦物成分主要以高山石、地開石為主,常含一些鐵質或其他礦物,如赤鐵礦、褐鐵礦及硬水鋁石等(與壽山石略有差別)。 其顏色也較複雜,可從白色變化到黑色。 巴林石主要分四大類:為巴林雞血石、巴林凍石、巴林福黃石、巴林彩石。 而巴林雞血石用以仿壽山石者較少、也較易區別不贅述。
2-1、巴林凍石和巴林福黃石:易與壽山石中的水坑凍石或山坑凍石如高山凍等相混,較難區分。 鑑別特徵是:①壽山凍石典型的外觀特點是常呈半透明至微透明的凝膠狀,且大多隱約可見微細的「蘿蔔紋」或筋格紋(部分不可見),而巴林石沒有此特點。 ②顏色:壽山凍石大部分在同一塊飾件上分佈有二種以上顏色,而該兩種巴林石大多為單一種顏色(深淺不一)。 ③鏡下放大觀察,巴林凍石常可見有少量白色硬水鋁石,呈團塊狀或絮狀分佈,有時還可見細小點狀的褐色鐵質礦物(可能為褐鐵礦)。 該兩種巴林石主要均以地開石和硬水鋁礦為主,其密度比一般壽山石尤其壽山石中的水坑凍石高,常為2.80-2.85g/cm3以上,壽山水坑凍石的密度,常為2.65g/cm3±、較少達2.75+g/cm3(伊利石為主和淺黃色者)
2-2、巴林彩石:鑑別特點是:①顏色紛雜,如在一件印章石或雕件飾品上,常可見多種顏色、如灰、灰黑、黃、黃綠、和黃等的。 壽山石雖也具豐富的顏色,但在一件飾品中顏色一般表現為有序變化而不顯紛雜無章。
②放大觀察:大多可見黃鐵礦、赤鐵礦、硬水鋁石等礦物(圖C19),尤其常可見在鐵礦物周圍顯渙紅、渙褐色調的,由深至淺的色暈特徵,這點壽山石中不可見,可為鑑別巴林彩石的特點。 ③其密度大多在2.75-2.85g/cm3間,平均值都較壽山石高;硬度約為Hm=2.5-3,刀感顯澀不乾脆,形成的粉末手搓滑感不強。
3、滑石:
為一種矽鎂質礦物,單斜板狀鱗片狀集合體。 其顏色為白色、黃白色、淡綠黃白色等,上市飾品多以白色者仿壽山凍石(常為印章或小擺件)(圖B15)。 鑑別特徵:①其結晶顆粒較粗,鏡下可見晶體自形程度較高(頂光照明在放射光下可見板,片狀晶體),壽山石均為隱晶質,鏡下難見結晶顆粒。 ②有時可見其中少量白色礦物呈條帶狀、脈狀、塊狀分佈,近似壽山石的「蘿蔔紋」,而壽山石的蘿蔔紋為隱約網狀分佈,無塊狀分佈。 ③密度硬度值區別:滑石實測密度常為2.32-2.46g/cm3,低於壽山石密度。 相對硬度Hm=1-1.5,易被指甲劃傷,低於壽山石硬度(Hm=2-3);③其他特徵:LW\SW下發弱白色螢光,壽山石則無螢光反應。 刀感鬆軟、粉末手搓滑感強且粘手。
4、其他相似玉石
4-1、昌化黃石:
為產自浙江昌化的獨石,屬昌化彩石類,是一種與壽山田黃石易相混的品種(圖B12)。 該石產於山坡上,未經溪水長期浸漬沖刷、其質地較硬。 其礦物成分為地開石且含少量明礬石;顏色類似黃色田黃石,內部有時也見「蘿蔔紋」,有時可見類似田黃石中的「烏鴉皮」和「銀裹金」等品種,其相對密度為2.60-2.61g/cm3,相對硬度Hm=2.5±。 以上這些特徵均與田黃石十分相似,固市場上商家一直以「昌化田黃或浙江黃」稱之。 筆者認為,用常規方法鑑定田黃石和昌化黃石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
4-1-1 根據田黃石的三大特殊性鑑別
由於田黃石是長年累月掩埋浸漬於含鐵質的酸性土壤和溪水中,其形成的蘿蔔紋、紅筋格、石皮必然有其特殊的品質:①蘿蔔紋大多較明顯、均勻(少數田黃凍等不明顯),密而不亂、排列有序,顯示其獨特的構造。 而昌化黃石僅偶爾見蘿蔔紋且粗細不均、雜亂無序,顯然與田黃石差異較大;②壽山石的筋格可有多種顏色,而田黃石的筋格是紅或紅褐色的,這是田黃石成品中的特殊性,是因田黃石長期浸漬於含鐵質的酸性水土中,鐵離子浸染裂隙而成脈狀所致,也是田黃石鑑別的一重要特性。 而在昌化黃石中未見此現像出現。 ③石皮,田黃石石皮均因其長期浸漬於稻田、溪水中,所以若為黃皮則表裡如一,皮色自然、溫潤、細膩,而烏鴉皮田黃實為田黃石中罕見的品種,其黑色皮在強聚光燈下可顯示黑褐色調。 昌化黃石的石皮表裡不一,質地較硬、溫潤度遠不及田黃石,稍加雕刻就顯露出白色。
4-1-2 顯微鏡下放大觀察:放大50—80倍,用聚光光纖燈照明,田黃石為極細的隱晶結構(尤其黃色田黃石),有時偶見極微粒呈黃色的黃鐵礦或呈棕褐色的赤鐵礦,多分佈於紅筋格或近旁。 昌化黃石亦為隱晶結構,但在鏡下觀察時常可見細小呈點狀深紅色或鮮紅色的辰砂微晶,光纖燈下且大多透明—半透明,這有別於田黃中的赤鐵礦;其次常可見黃鐵礦,為淺稻草黃色,晶體顆粒較粗大,常見粒徑達0.3-0.5mm(圖17),壽山石田黃石中極少有些特徵。
4-1-3 密度:昌化黃石的密度為2.60-2.61g/cm3。 筆者實測三塊黃色、土黃色田黃石密度分別為:2.583、2.612、2.621g/cm3,實測一塊烏鴉皮田黃石密度為2.786g/cm3。 可見黃色田黃石的密度確與昌化黃石極相近,難以區分,但烏鴉皮田黃石顯然密度高於昌化黃石,可區分之。
4-2、水鎂石:
為可溶性含鎂化合物在鹼性溶液作用後的一種次生變化的礦物。 為白、灰白色,成分為Mg(OH)2。 其中常混入Fe、Mn等元素,導致呈淡綠黃、褐黃色,Hm=2.5,外觀較相似壽山石的白善伯石(圖B16)(尤其雕件,把玩件)。 與壽山石區別的特性:①其表面光澤,多呈玻璃光澤,斷口為特殊的絲絹光澤或珍珠光澤而壽山石為蠟狀光澤②手感,無滑感③內部無蘿蔔紋,筋格紋,僅有雜亂無章的白色絮狀脈狀礦物。 ④鏡下觀察,有時可見金雲母及綠泥石、方解石、蛇紋石等礦物包體,這與壽山石差別較大,⑤密度一般為2.40-2.50g/cm3較壽山石低,手掂可感覺。 ⑥相對硬度為Hm=2.5-3,刀感硬度較壽山石高些⑦滴HCL或HNO3均不起泡,但一分鐘後,即可見溶蝕坑,壽山石無此反應,這點最特殊。
B9 B10 B11 B12 (文章受限 接下篇)
近年來,國人生活水平和鑑賞能力提高,人們鍾愛壽山石,收藏家、篆刻家們也竭力購置所喜愛的壽山石飾品。 這主要是由於壽山石其石質溫潤綿密、細膩靈純、晶瑩剔透、無與倫比的天生麗質;又歷經數百年來,多少代福建藝人們的精雕細琢,造就出無數巧奪天工的壽山石精品。 如今,精品壽山石日漸稀少,價格也在持續攀升,而在豐厚利潤的驅使下,大量仿冒壽山石的贗品也充斥市場。 筆者近期走訪一些古玩集散市場,就見有不少以青田石、巴林石、滑石或水鎂石冒充壽山石飾品,其中較多的是以把玩件、小雕件、印章等形式出現。 筆者購得部分這些飾品並運用常規珠寶鑑定儀器,測試其密度、硬度、觀察其鏡下特點,內部礦物結構,礦物包體,顏色分佈等特點,並與壽山石的諸特性進行比對,試圖從中探討總結用常規方法的鑑別特徵。
一、 壽山石總體分類和特點簡述
壽山石產於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壽山村方圓約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山脈和溪田中。 主要礦物為地開石(DK)、高嶺石(Ka)、葉臘石(Py)、伊利石(IL)、珍珠陶石(Nc),以及含少量的其他付礦物[1]。 按礦物學類型分高嶺石型,葉臘石型和伊利石型三類。 按其產出位置分為為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三大類,而此分類是沿用歷史和傳統、也是目前認可的分類法,本文依此分類論述。
1、田坑石主要產於壽山溪和溪旁農田中,也是田黃石的主要產地。 根據其顏色分為黃田、紅田、黑田、白田和牛蛋黃等共13個品種。主 要特徵是內部肌理隱現「蘿蔔紋」(蘿蔔削皮,內有編織如網細密的絲紋,其實是結構紋)(圖A1);皮色外表濃艷,內裡漸淡,表層多裹有杏黃、黃白或黑色皮 (圖A2、A3);可見有格紋呈紅筋狀(其他品種壽山石的筋格可有多種顏色,而田黃的筋格多為紅色,其實是一種癒合裂隙且充填鐵質等)(圖A3、A4)。 這是田黃石的三大特徵,也是鑑別的重要依據。 田坑石多微透明,極溫潤、細密。 密度大多為2.58-2.62g/cm3,相對硬度Hm=2.6±(少數烏鴉皮田黃和牛蛋黃等密度可達2.78g/cm3,Hm=3.73),主要礦物為地開石和珍珠陶石,次要礦物伊利石等。
2、水坑石主要產自壽山溪上游的小山—坑頭佔之麓的溪旁山澗,多以硐採為主。 因礦脈位置水源豐沛,出產的多為凍石,如水晶凍(圖A5)、魚腦凍,瑪瑙凍等13個品種。 其特點是因其長期受地下水浸漬,形成明顯獨特的晶瑩剔透、透明度高、緻密且雜質少的特性。 其他坑石的壽山石(如高山凍等坑石)在這方面無以媲比。 其次是其產量少、產區面積小、塊度小的三小特點。 其三是密度大多2.61-2.63g/cm3.相對硬度Hm=2.61,少數為2.70-2.80g/cm3,Hm=2.85±。 放大觀察,有時見赤鐵礦呈細小星點狀分佈,如桃花凍石品種等。
山坑石,產於方圓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壽山、月洋兩山脈的岩層中。 該石種品種多,紛雜,分佈廣。 人們依其產出的礦脈來分類,共為14種礦脈類、細分為76個品種,如高山石(圖A7),都成坑石、荔枝洞石(圖A8)、芙蓉石(圖A6 )、善伯石(圖A4)、月尾石、文洋石、旗降石等等。 該類玉石以硐採為主,次為掘性山坑石—即在山坡泥土層中挖掘到的,也稱「獨石」。 主要特點是、顏色變化複雜多樣,有白、灰、粉紅、赭黃、青綠、灰紫等甚至黑色;密度,硬度特點是,大部分山坑石:2.58-2.68g/cm3.Hm=2.3- 2.6.(較有規律性)。 少 部分山坑石為2.71-2.82g/cm3,Hm=2.5-2.8,這主要為月尾石、芙蓉石及連江黃等(這些密度較高的山坑石主要為葉臘石型和伊利石型) [1];有時可見蘿蔔紋或棉砂地,或紋路粗,有格紋,放大觀察常見有石英等包體,也偶見絹雲母、黃鐵礦、赤鐵礦包體,如高山桃花石。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圖A1-A3為田黃石;A4- A8依次為:善伯洞石、水晶凍石、芙蓉石、高山石、荔枝洞石。
二、 幾種與壽山石較相似玉石的特
1、青田石
其礦物成分多以葉臘石為主,少量以地開石、伊利石、絹雲母為主,(與壽山石有差別)。
顏色雖也出現多種彩色調,但仍有與壽山石不同的特點,總體而言較壽山石單調,如在同塊雕刻擺件或印章石上,其色調漸變關係較明顯,而壽山石多有過渡色,漸變關係不明顯且色彩豐富。 青田石總體色彩總有一種特別的帶灰綠色調(即「青」色味)。 青田石中的藍星,龍蛋、燈光凍、山炮綠等品種,由於其顯示特殊的藍、黑白、淺黃、綠色的色調、壽山石中沒有,易於區別不贅述。
深 橙黃色青田石品種較特殊(圖B10、11),較類似田黃石(質佳者也稱黃金耀),其中可常見白色絹雲母呈絲帶狀分佈(鏡下放大觀察可見),類似於田黃石中 銀裹金,而田黃石中銀裹金的「銀」為地開石或伊利石,為微細粒狀、點狀分佈,在紫外光下無反應、而黃者青田石表面白色絹雲母在LW、SW下發白色螢光。
鏡下放大觀察可見:青田石中時常見有呈白色,灰綠色的絹雲母、綠泥石,呈絮狀、雲煙狀分佈(圖C18);時常見褐紅、黑、黃褐色有機質呈不均勻膠狀分佈;也時常見黃鐵礦、褐鐵礦呈星點或脈狀分佈,這特點壽山石中極少見。
密度:大的雕件、擺件無法測密度,筆者曾實測幾十件印章石和小擺件,包括黃色青田石、其密度值在2.75-2.85g/cm3左右,而壽山石大多為2.57-2.70g/cm3僅少數品種如月尾石、牛蛋石等可大於2.75g/cm3的密度。 而月尾石主要為黃、黃紫、黃黑、黃褐色,還有綠黃色、艾綠色,其綠和黃色調不同於青田石的灰青綠色。
硬度和「刀感」,青田石一般摩氏硬度為1.5-2.5.這點較難與壽山石區別,但個別橙黃色青田石(絹雲母成分高者)其硬度較低,,約為1-1.5,指甲(大拇指)可刻劃,這點易區別於壽山石。 利刃刻劃青田石的「刀感」較「鬆脆」較壽山石軟(黃色更軟),其粉末在手中揉搓滑感強於壽山石(因為葉臘石成分多)。
2、巴林石:
其礦物成分主要以高山石、地開石為主,常含一些鐵質或其他礦物,如赤鐵礦、褐鐵礦及硬水鋁石等(與壽山石略有差別)。 其顏色也較複雜,可從白色變化到黑色。 巴林石主要分四大類:為巴林雞血石、巴林凍石、巴林福黃石、巴林彩石。 而巴林雞血石用以仿壽山石者較少、也較易區別不贅述。
2-1、巴林凍石和巴林福黃石:易與壽山石中的水坑凍石或山坑凍石如高山凍等相混,較難區分。 鑑別特徵是:①壽山凍石典型的外觀特點是常呈半透明至微透明的凝膠狀,且大多隱約可見微細的「蘿蔔紋」或筋格紋(部分不可見),而巴林石沒有此特點。 ②顏色:壽山凍石大部分在同一塊飾件上分佈有二種以上顏色,而該兩種巴林石大多為單一種顏色(深淺不一)。 ③鏡下放大觀察,巴林凍石常可見有少量白色硬水鋁石,呈團塊狀或絮狀分佈,有時還可見細小點狀的褐色鐵質礦物(可能為褐鐵礦)。 該兩種巴林石主要均以地開石和硬水鋁礦為主,其密度比一般壽山石尤其壽山石中的水坑凍石高,常為2.80-2.85g/cm3以上,壽山水坑凍石的密度,常為2.65g/cm3±、較少達2.75+g/cm3(伊利石為主和淺黃色者)
2-2、巴林彩石:鑑別特點是:①顏色紛雜,如在一件印章石或雕件飾品上,常可見多種顏色、如灰、灰黑、黃、黃綠、和黃等的。 壽山石雖也具豐富的顏色,但在一件飾品中顏色一般表現為有序變化而不顯紛雜無章。
②放大觀察:大多可見黃鐵礦、赤鐵礦、硬水鋁石等礦物(圖C19),尤其常可見在鐵礦物周圍顯渙紅、渙褐色調的,由深至淺的色暈特徵,這點壽山石中不可見,可為鑑別巴林彩石的特點。 ③其密度大多在2.75-2.85g/cm3間,平均值都較壽山石高;硬度約為Hm=2.5-3,刀感顯澀不乾脆,形成的粉末手搓滑感不強。
3、滑石:
為一種矽鎂質礦物,單斜板狀鱗片狀集合體。 其顏色為白色、黃白色、淡綠黃白色等,上市飾品多以白色者仿壽山凍石(常為印章或小擺件)(圖B15)。 鑑別特徵:①其結晶顆粒較粗,鏡下可見晶體自形程度較高(頂光照明在放射光下可見板,片狀晶體),壽山石均為隱晶質,鏡下難見結晶顆粒。 ②有時可見其中少量白色礦物呈條帶狀、脈狀、塊狀分佈,近似壽山石的「蘿蔔紋」,而壽山石的蘿蔔紋為隱約網狀分佈,無塊狀分佈。 ③密度硬度值區別:滑石實測密度常為2.32-2.46g/cm3,低於壽山石密度。 相對硬度Hm=1-1.5,易被指甲劃傷,低於壽山石硬度(Hm=2-3);③其他特徵:LW\SW下發弱白色螢光,壽山石則無螢光反應。 刀感鬆軟、粉末手搓滑感強且粘手。
4、其他相似玉石
4-1、昌化黃石:
為產自浙江昌化的獨石,屬昌化彩石類,是一種與壽山田黃石易相混的品種(圖B12)。 該石產於山坡上,未經溪水長期浸漬沖刷、其質地較硬。 其礦物成分為地開石且含少量明礬石;顏色類似黃色田黃石,內部有時也見「蘿蔔紋」,有時可見類似田黃石中的「烏鴉皮」和「銀裹金」等品種,其相對密度為2.60-2.61g/cm3,相對硬度Hm=2.5±。 以上這些特徵均與田黃石十分相似,固市場上商家一直以「昌化田黃或浙江黃」稱之。 筆者認為,用常規方法鑑定田黃石和昌化黃石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
4-1-1 根據田黃石的三大特殊性鑑別
由於田黃石是長年累月掩埋浸漬於含鐵質的酸性土壤和溪水中,其形成的蘿蔔紋、紅筋格、石皮必然有其特殊的品質:①蘿蔔紋大多較明顯、均勻(少數田黃凍等不明顯),密而不亂、排列有序,顯示其獨特的構造。 而昌化黃石僅偶爾見蘿蔔紋且粗細不均、雜亂無序,顯然與田黃石差異較大;②壽山石的筋格可有多種顏色,而田黃石的筋格是紅或紅褐色的,這是田黃石成品中的特殊性,是因田黃石長期浸漬於含鐵質的酸性水土中,鐵離子浸染裂隙而成脈狀所致,也是田黃石鑑別的一重要特性。 而在昌化黃石中未見此現像出現。 ③石皮,田黃石石皮均因其長期浸漬於稻田、溪水中,所以若為黃皮則表裡如一,皮色自然、溫潤、細膩,而烏鴉皮田黃實為田黃石中罕見的品種,其黑色皮在強聚光燈下可顯示黑褐色調。 昌化黃石的石皮表裡不一,質地較硬、溫潤度遠不及田黃石,稍加雕刻就顯露出白色。
4-1-2 顯微鏡下放大觀察:放大50—80倍,用聚光光纖燈照明,田黃石為極細的隱晶結構(尤其黃色田黃石),有時偶見極微粒呈黃色的黃鐵礦或呈棕褐色的赤鐵礦,多分佈於紅筋格或近旁。 昌化黃石亦為隱晶結構,但在鏡下觀察時常可見細小呈點狀深紅色或鮮紅色的辰砂微晶,光纖燈下且大多透明—半透明,這有別於田黃中的赤鐵礦;其次常可見黃鐵礦,為淺稻草黃色,晶體顆粒較粗大,常見粒徑達0.3-0.5mm(圖17),壽山石田黃石中極少有些特徵。
4-1-3 密度:昌化黃石的密度為2.60-2.61g/cm3。 筆者實測三塊黃色、土黃色田黃石密度分別為:2.583、2.612、2.621g/cm3,實測一塊烏鴉皮田黃石密度為2.786g/cm3。 可見黃色田黃石的密度確與昌化黃石極相近,難以區分,但烏鴉皮田黃石顯然密度高於昌化黃石,可區分之。
4-2、水鎂石:
為可溶性含鎂化合物在鹼性溶液作用後的一種次生變化的礦物。 為白、灰白色,成分為Mg(OH)2。 其中常混入Fe、Mn等元素,導致呈淡綠黃、褐黃色,Hm=2.5,外觀較相似壽山石的白善伯石(圖B16)(尤其雕件,把玩件)。 與壽山石區別的特性:①其表面光澤,多呈玻璃光澤,斷口為特殊的絲絹光澤或珍珠光澤而壽山石為蠟狀光澤②手感,無滑感③內部無蘿蔔紋,筋格紋,僅有雜亂無章的白色絮狀脈狀礦物。 ④鏡下觀察,有時可見金雲母及綠泥石、方解石、蛇紋石等礦物包體,這與壽山石差別較大,⑤密度一般為2.40-2.50g/cm3較壽山石低,手掂可感覺。 ⑥相對硬度為Hm=2.5-3,刀感硬度較壽山石高些⑦滴HCL或HNO3均不起泡,但一分鐘後,即可見溶蝕坑,壽山石無此反應,這點最特殊。
B9 B10 B11 B12 (文章受限 接下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