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卮 : 典型的漢代造型。
杯直徑 : 7cm
高 : 11.2cm (杯) + 2.8cm (蓋)
重量 : 608g
和田白玉
部分已經雞骨白。嚴重的地方有略微萎縮感覺, 有沁地方伴有鈣化灰皮。沁得嚴重的地方有略微下凹萎縮的感覺。
從礦物學角度上看玉器,它的質地緻密程度是不同的,也夾雜含有一些其他物質,在長時間墓土下,質地弱的部分,特別是玉器表面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浸蝕形成的小孔洞,口小腹大,在放大鏡下可觀察到孔內次生的閃亮結晶體,這一點是目前任何方法都不能僞造的。
沁的地方伴有灰皮鈣化。
「有灰就有沁」,這是行裡普遍認為的觀點。有灰皮的玉器,灰皮下面會伴有各種沁色,而且沁色過度都很自然、變化也很豐富,這是由於水分子結構散失厲害,沁色更容易侵入的原因。把它放到水中觀察,這種現象非常明顯。
假貨一般不會兩者兼顧。
考古發現證明:出土的玉器如果埋在地下超過一百多年就會產生沁色,所以出土玉器幾乎都有沁色,很少例外。當然,受沁的速度還要視玉質本身的質地以及坑內環境而定。玉質好的,受沁就慢;玉質差的,反之。幹坑、水坑受沁較慢,濕坑、坑內物品腐爛厲害的,受沁較快也較嚴重。
傳世古不在此內。
受沁的程度的大小要因土壤、氣候、壓力、溫度等條件而異。多數的物質都帶有一定的顔色,不同的物質沁入玉器裡面,就給玉器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顔色。這些色沁一般都由表及裡地去分佈,有一種層次感、靈動感和通透感,看上去很自然,很舒服。
不像人工沁染的玉器,色發死,附在表面,內外兩張皮,沒有層次感。
受沁但沒有鈣化的地方,用燈光打過,都是通透的。沁色部分斑駁,變化豐富,這是由於長期在土壤中受顯色雜質的影響所致。上下兩圈內用上了遊絲毛雕。
遊絲毛雕,是一種玉器加工工藝的技法,用的是砣刀,就是一旋轉的輪子,旋轉的輪子形成的痕跡,中間深,兩邊淺,就是所謂的入刀和出刀。
因 為用直線來做圓,在轉彎的時候,只好一小下一小下的轉,每次的小轉彎,線和線連成了彎,外面就帶了一道一道的毛刺,所以,轉彎的地方就是叫毛雕,至於遊絲 的稱謂,是指這一刀一刀在打磨直線時,形成的直線,居然是連貫,而且深淺一致,並且,線條纖細,猶如頭髮絲一樣的痕跡,這是種非常高超的技法,用力的均勻 性很關鍵.在旋轉的輪子上均勻的推進,是金屬輪子直接在上面打磨形成的.簡單說,直線的地方,就叫遊絲,轉彎的地方帶起一道道毛刺一樣的感覺,連在一起, 就叫遊絲毛雕。
春秋戰國玉器,由於鐵器的使用,和腳踏砣子的發明,便有了「遊絲毛雕」。其特點為,雕工線條細如毫毛,若隱若現,跳刀不斷, 碾法婉轉流動,更無疏密不均交接斷續,儼如遊絲白描,毫無滯跡,俗稱「遊絲毛雕」.到漢代,」遊絲毛雕」達到高峰.漢代後失傳.
"遊絲毛雕 " —— 是戰國到西漢玉器斷代的一個重要依據。凡是戰漢玉器精物上都有刻線細如毫髮的「遊絲毛雕」。
自漢後自今,歷代有不少仿造戰漢玉器者,但就是」遊絲毛雕」這一關過不了,如今雖然用很先進的電腦技術造假,但對它還是無可奈何?我們不得不感嘆古人就是這樣給我們留下了這一輝煌的文化遺產,而它又是那麼神聖不可侵犯!
後來 「遊絲毛雕」 宋、元、明時亦有出現,但線條又深又粗,而無「遊絲毛雕」和「跳刀」感。這兩者之差別,是今天識別漢或漢以後玉器的重要標誌。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NlXbCjSTHhTCJa9kArzHQVOQXD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