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北京故宮館藏璽印賞析之七


 

轉自: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706/14/170041_4161196.shtml
北京故宮館藏璽印賞析之七



河南王璽」玉印,明,印面2.2×2.2cm,通高1.9cm。清宮舊藏
青玉質地,覆鬥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河南王璽」四字。印身如覆蓋鬥形,斜面較寬,印材質粗。
此印為明代託名楚漢之際封王璽印之作。印文中的「河南王」本為楚漢之際封王,名申陽。《史記·項羽本紀》載:「瑕丘申陽者,張耳嬖臣也。先下河南[],迎楚河上,故立申陽為河南王,都雒陽。」西漢二年(西元前205年),漢王劉邦東略地,河南王申陽降,其地置為河南郡。 
韓王之璽」玉印,明,印面2.3×2.3cm,通高2.65cm。清宮舊藏
青玉質地,闢邪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韓王之璽」四字。印鈕琢闢邪神獸,獨角巨目,扭首睥睨,兩前足踞地,身背後向下傾斜,借勢於印材。
此 印為明代託名楚漢之際或漢初封王璽印之作。印文中的「韓王」本為楚漢之際或漢初的封王,其時有三人得此封號。最初,項梁借名立諸王,燕、齊、趙、魏皆已立 王,唯韓落後,於是立韓公子為韓王,欲以撫定韓故地,後項羽殺之。在楚漢相爭的戰亂年代,項羽所立諸王均徒具其名,隨著征戰忽東忽西,實際皆未立足穩定。 漢王劉邦定三秦、並關中,將東出擊楚,於是項羽又以吳令鄭昌為韓王拒漢。漢王二年(西元前205年),劉邦使韓襄王孫信破鄭昌於陽城,以信為韓王(稱韓王信)。三年(西元前204年),漢王出滎陽,韓王信、周苛等守滎陽,被楚打敗,孫信一度降楚,後得逃走複歸漢,漢仍以他為韓王,從高祖定天下。漢王六年(西元前201年)十二月,徙韓王信於太原。此時,匈奴冒頓兵力強大,騎兵三四十萬,奪取黃河以南地。七年(西元前200年)秋,匈奴進軍圍困馬邑,而此時漢廷也發兵來救,懷疑韓王信譴使求和於匈奴是有二心,使人責信,「信恐誅,因與匈奴約共攻漢,反,以馬邑降胡,擊太原」,高祖親自率軍進擊,破信軍於銅鞮,信逃入匈奴部族。漢軍輕進被圍,成「平城之圍」,後雙方議和罷兵。十一年(西元前196年),信與漢軍再戰身亡。 
太原王璽」玉印,明,印面2.25×2.25cm,通高1.95cm。清宮舊藏
印白玉質地,龜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太原王璽」四字。
此印為明代託名漢代封王璽印之作。印文所謂「太原王」本為漢文帝時的封王,名劉參,漢文帝劉恆之子。漢文帝三年(西元前177年)三月,有司請立皇子為諸侯王,於是當時諸子皆立為王。其中劉參被立為太原王,劉恆另一子劉武被立為代王。兩年後,劉武轉徙為淮陽王,代地盡歸太原王劉參,參號遂易為代王。劉參立17年,文帝后元二年(西元前162年)卒,諡為孝王。 
江夏王章」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2.2cm。清宮舊藏
印白玉質,羊鈕。印文字體為篆書,朱文,右上起順讀「江夏王章」四字。印鈕為一曲腿側臥的小羊,意態恬靜。印材白玉無瑕,光亮耀目。
此印為明代託名南北朝時期封王璽印之作 。印文中的「江夏王」在南北朝時有數人。一是宋武帝劉裕之子、少帝之弟劉義恭,元嘉元年(424年)封江夏王,食邑五千戶,一度權傾一時,永光元年(465年)秋八月被誅。二是齊高帝蕭道成第十二子,名蕭鋒,字宣穎,齊建元元年(479年)夏四月,蕭道成稱帝,封蕭鋒為江夏王。三是齊明帝蕭鸞第三子,名蕭寶玄,字智深,建武元年(494年)十一月封江夏(郡)王。四是陳文帝陳蒨第九子,名陳伯義,字堅之,天嘉六年(565年)立為江夏王。五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族弟,名拓跋呂,初因跟從拓跋燾平涼州有功,封江夏公,委以朝政,極受尊重。卒後贈江夏王,陪葬金陵。 
南康王章」玉印,明,印面2.3×2.3cm,通高1.8cm。清宮舊藏
印白玉質,瓦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南康王章」四字。印鈕為弧拱形覆瓦狀,寬與印臺等齊,瓦面滿琢精美的勾蓮紋。
此印為明代託名南朝封王璽印之作。印文中的「南康王」在南朝時有數人。一是齊武帝蕭賾的第十九子,名蕭子琳,字雲璋,永明八年(490年)由宣城王改封為南康王,永泰元年(498年)被殺,年僅14歲,成為皇室鬥爭的犧牲品。二是齊明帝蕭鸞第八子,名蕭寶融,字智昭,永元元年(499年)由隨郡王改封為南康王,東昏侯永元三年(501年)三月,南康王寶融在江陵即帝位,成為齊和帝,也即南朝齊政權的最後一個皇帝。三是南朝梁政權第一個皇帝梁武帝蕭衍的第四子,名蕭績,字世謹,天監八年(509年)封南康郡王,大通三年(529年)病故,時年25歲,其子蕭會理嗣,遇害於侯景之亂。 
樂成王璽」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1.7cm。清宮舊藏
印黃玉質,鼻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樂成王璽」四字。印材色黃如蠟,晶瑩不足而潤澤細膩。
此印為明代託名晉代封王璽印之作。印文中的「樂成王」本為晉代封王,有二人,一為司馬融,一為司馬融的侄子司馬欽,後過繼為司馬融之嗣子。司馬融之父彭城元王司馬植是晉代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堂兄弟,而司馬植的祖父東武城侯司馬馗乃司馬懿的胞弟,被晉廷追諡為宣皇帝。 
中山王寶」玉印,明,印面1.4×1.4cm,通高1.5cm。清宮舊藏
印青玉質,闢邪鈕。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中山王寶」四字。
此印為明代託名漢代封王璽印之作。印文中的「中山王」本為漢代封王,名劉勝。漢景帝三年(西元前154年),禦史大夫晁錯建議「削藩」,吳王濞、膠西王卬、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辟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遂以「清君側」的名義聯合舉兵反,漢廷斬晁錯以謝七國,而七國圖謀不退。景帝遣太尉周亞夫、大將軍竇嬰率兵破七國。六月,詔立皇子劉端為膠西王,劉勝為中山王。
此外,還有一方「中山王寶」玉印與此印類似,印面略顯長方形,也被收入清宮內府,亦屬託名之作。 
建安君」玉印(二件)明,獸鈕印印面2.6×2.7cm,通高3.1cm;龜鈕印印面2.8×2.5cm,通高2.8cm
獸 鈕印白玉質,印面有陰線邊欄,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建安君」三字。印鈕之神獸正身蹲坐,挺胸弓身,腦後一角後垂連背。印材潔白,僅獸角上附 有天然黃色。整體琢造精緻,秀勁非常。另一方龜鈕玉印,青玉質地,印文字體為篆書,白文,右上起順讀「建安君」。印鈕之龜體肥壯,背甲有大塊黑斑,甲脊中 棱凸起,甲緣下綴。 
此 兩印皆為明代託名晉代封君璽印之作,琢造時間應相距不遠,所托內容相同。印文中的「建安君」本為晉明帝司馬紹生母,《晉書·帝紀第六》載:「永昌元年閏月 己醜,元帝崩。庚寅,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尊所生荀氏為建安郡君」。《晉書·后妃列傳》載:「荀氏,元帝宮人也。初有寵,生明帝及琅邪王裒,由是為虞後所 忌。自以位卑,每懷怨望,為帝所譴,漸見疏薄。及明帝即位,封建安君,別立第宅。太甯元年,帝迎還台內,供奉隆厚。及成帝立,尊重同於太后。咸康元年 薨。」贈豫章郡君,別立廟於京都。 
白髮向人羞折腰」石章,明末,汪泓篆刻,印面3.8×3.0cm,通高5.8cm
石章白壽山石製,長方形,童子牧牛紐,側款。印文篆體,白文,右上起順讀「白髮向人羞折腰」7字。印面有陰線邊欄。邊款陰刻隸書體「天啟四年十月二十有五日。宏度。」
此印印文出自宋代陸遊《劍南詩稿·卷九·醉中出西門偶書》詩句。此印相對汪泓早期的篆刻靈動略遜,而以規整風貌示人。文字筆勢硬折,中含險峭,略有鑿刻之意。整體佈局均勻,印文力求對稱,密而不繁。
青玉「五經萃室」印,清乾隆,印面3.2cm×3.4cm,通高7cm
印青玉質,長方形,蟠龍鈕。印面篆書「五經萃室」。「五經萃室」與「八徵耄念之寶」、「自強不息」印為一組,同貯於一木匣。
八徵耄念之寶」、「自強不息」印是乾隆皇帝晚年經常使用的寶璽。為了使用方便乾隆帝下令製造了幾十方「八徵耄念之寶」、「自強不息」,與不同的宮殿名印合成組印,這是其中的一組。五經萃室位於昭仁殿內,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殃及昭仁殿,此印有經火燒過的痕跡。 
「大同府印」印,清,印面8.3×8.3cm,通高11.8cm
印銅鑄,柱鈕。印面有陽線寬邊框,鑄漢、滿兩種文字,內容對照。漢文右上起順讀,滿文左上起順讀,印文為陽文篆書體。印臺有漢、滿兩種文字刻款「大同府印。禮部造。道光十五年五月□日。□字一千二百十七號」。 
此為清代官印。清代府隸屬於省,下轄州縣,其長官為知府,秩四品。 

太醫院印」印,清,印面7.7×7.8cm,通高10.8cm
印銅鑄,柱鈕。印面有陽線寬邊框,鑄滿、漢兩種文字,內容對照。漢文仿古篆,右上起順讀,滿文左上起順讀,印文為陽文篆書體。印臺有漢、滿兩種文字刻款「太醫院印。禮部造。乾隆十四年正月 日造。乾字一千八百三十一號」。
清代官印入印文字有滿文、漢篆與蒙古文等,印面兼用滿、漢文字。乾隆十三年(1748年)以後,將滿文印文也改為篆書體。官印印面一般為方形或長方形,印鈕多長柱體,下粗而上略細,且凡禮部造印皆有統一編號。 


 文縣守禦所印」印,清康熙,印面7.6×7.6cm,通高10cm
印銅鑄,柱鈕。印面陽線寬邊框內鑄陽文疊篆書體印文,右上起順讀。印臺有楷書刻款「文縣守禦所印。禮曹造。週五年二月 日。天字四千六百九十三號」。
清定鼎中原後,清聖祖為加強統一政權,實行撤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聯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舉兵叛清,吳三桂自稱周王。一時間貴州、四川、陝西、湖廣諸處的提督總兵等統兵官皆起回應。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稱帝。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叛亂才被徹底平定。文縣守禦所印刻年款為「週五年二月日」,說明此印是吳三桂稱周王時頒行的地方官印,印款推行紀年,也表明吳三桂在衡州稱帝之前即有稱帝之心。印款編號之大,足見吳三桂當時的影響與號召盛極一時。此印的整體鑄造形式與同類的清政府官印基本相同。 

鑲紅旗滿州四甲喇參領之關防」印,印面7.7×6.1cm,通高11.4cm
印銅鑄,柱鈕。印面陽線寬邊框內鑄漢、滿兩種文字,內容對照,漢文右上起順讀,滿文左上起順讀,印文為陽文篆書體。印臺有漢、滿兩種文字刻款「鑲紅旗滿州四甲喇參領之關防。禮部造。乾隆十四年十月。乾字二千三百五十一號」。 
此為清代官印。鑲紅旗滿洲四甲喇參領下所設各佐領為開國初期編立,因而此參領亦應為開國初期所設立。此印為乾隆十四年(1749年)鑄造。 

正黃旗滿洲四甲喇十三佐領圖記」印,清,印面5.7×5.7cm,通高9.4cm
印銅鑄,柱鈕。印面陽線寬邊框內鑄漢、滿兩種文字,內容對照,漢文右上起順讀,滿文左上起順讀,印文為陽文篆書體。印臺有漢、滿兩種文字刻款「禮部造。乾隆十四年十一月 日。乾字二千六百八號」。
此為清代官印。清代實行八旗制度,旗(滿語「固山」)、參領(滿語「甲喇」)、佐領(滿語「牛錄」)三級管理,滿、蒙、漢皆備,負責駐防各地。正黃旗為皇帝直接統領的上三旗之一,正黃旗滿洲四甲喇十三佐領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編立。「圖記」為清代對八旗佐領及宗室、覺羅族長等的官印的稱謂。此印為乾隆十四年(1749年)鑄造。 
太上皇帝之寶,通高15cm,紐高7.3cm,印面22.5×22.5cm
碧玉質,交龍紐,滿漢文篆書,四周刻乾隆皇帝《自題太上皇帝之寶》禦制詩,盛於雕雲龍紋紫檀匣中。
這方「太上皇帝之寶」制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當年九月三日,乾隆帝頒佈了在三十八年(1773年)所寫的建儲密詔(密建皇儲),立皇十五子顒琰為皇太子,次年新正舉行了禪位大典。乾隆帝歸政後,仍住在養心殿訓政,嘉慶皇帝則只能住皇子所居的毓慶宮。嗣皇帝年號嘉慶,只對外使用,宮中繼續用乾隆年號,批閱奏摺、任免官員等重要政務權力仍掌握於乾隆帝手中。
這方「太上皇帝之寶」是清宮帝后寶璽中最大的一方,體現了太上皇權力的至高無上。此寶製成後曾陳設於太上皇宮殿中的皇極殿禦案上。此外另有「太上皇帝之寶」數方,皆作漢文篆書,用於書畫鑑賞活動。

清二十五寶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國家政權的二十五方禦用國寶的總稱
乾隆以前,禦寶一般沒有規定確切的數目。乾隆初年,可稱為國家禦寶之印璽已達二十九種三十九方之多,且因有關文獻的記載失實,用途不明,認識錯誤甚多,造成混亂狀況。針對這種情況,乾隆十一年(1746年), 乾隆皇帝對前代皇帝禦寶重新考證排次,將其總數定為二十五方,並詳細規定了各自的使用範圍。這二十五方禦寶分別為: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 子寶、皇帝之寶二方、天子之寶、皇帝尊親之寶、皇帝親親之寶、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敬天勤民之寶、制誥之寶、敕命之寶、垂訓之寶、命 德之寶、欽文之璽、表章經史之寶、巡狩天下之寶、討罪安民之寶、制馭六師之寶、敕正萬邦之寶、敕正萬民之寶、廣運之寶。重新排定後的二十五寶各有所用,集 合在一起,代表了皇帝行使國家最高權力的各個方面。
乾 隆十一年釐定之禦寶的寶文,除青玉「皇帝之寶」為滿文篆書外,其餘全部為滿文本字和漢文篆書兩種文字。乾隆十三年,創製滿文篆法。為使禦寶上的滿漢文字書 體協調,乾隆皇帝特頒旨:除「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寶」、青玉「皇帝之寶」四寶因在清入關以前就已使用,「不宜輕易」外,餘二 十一寶一律改鐫,將其中的滿文本字全部改用篆書,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二十五寶。
二十五寶平時密藏於紫禁城交泰殿的寶盝中,一寶一盝。寶盝為兩重,皆木質,製作精美。寶盝置木幾上,外罩繡龍紋的黃緞罩,分列於禦座左右。
二十五寶質地有金、玉、栴檀木,印紐有交龍、盤龍、蹲龍型制,雕制精美,同時也是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典章文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