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壽山石方法
壽山石品種繁多,色彩斑斕,不同的石種從外形、色澤至肌理,都有其獨特之處。 雖然上好佳品和粗劣下品之間有天壤之別,人們憑肉眼也能斷其優劣,但是,假如把100多個壽山石品種全部集中陳列在一起,就是行家里手恐怕也得眼花繚亂,三思而慎言。 儘管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壽山石只有二三十種,但是,不乏色澤相近、品質相似、肌理相似者。 再加上造假技術滲透其中,這就使壽山石的鑑別更加複雜。 在這種情況下,掌握一定的鑑別知識就顯得特別重要。 在長期的實踐中,我積累了一些鑑別經驗,歸結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
色彩
主要看色相色彩的分佈情況,色彩結聚狀態的表裡情況。 壽山石色彩多樣,各種顏色均有,每個石種顏色都有規律可循。
質感
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和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感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肌理
包括紋理、裂格(裂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縫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線或紋線)。 壽山石大部分都存在著格,有些石種有漂亮的紋理,如荔枝洞石的蘿蔔絲紋,大山石的波濤形紋理,山秀園的斑斕色塊等等。 具備了基本的鑑別方法後,可對壽山石雕進行鑑別。
綜合壽山石雕鑑別方法除了以上幾點,還要看作品的創意度、雕工度、稀有度、知名度以及看年代等。 最後做綜合評價,判斷是否值得收藏,如作投資性收藏,要做近期、遠期收益判斷。 綜合評價具有八品之一的就可以收藏了,如能兼具多品,更是世間寶物。 這八品是:美品(美不勝收);奇品(奇妙無比);妙品(妙不可言);絕品(不可多得);神品(出神入化);稀品(難以見到);怪品(怪異多味);極品(完美無瑕)。 綜合評價時,還要注意這樣幾點:
做舊判斷
石雕是真實的,為了提高收藏價值,賣家故意對石雕表面做老化處理,弄得老氣些。 作偽判斷。 仿刻古人和現代名家的篆刻和雕刻作品,有的賣家明說是仿的,有的則說不知道,讓你自己去判斷,有的就說是真跡,還拿出某某評獎證書,欺騙性極大,是藏家必須注意的。
作色判斷
市場上現存大量經過物理和化學處理過的石雕作品。 物理法是用植物或礦物的天然色彩,對原石進行煮泡處理著色,這樣處理過的作品往往能蒙蔽很多人的眼睛,甚至有些鑑定機構也被蒙蔽。 化學處理的色彩比較容易判斷,色彩鮮豔,感覺發楞。 相關地域石與壽山石的區別,這也是讓收藏者最頭疼的問題。
壽山高山凍石與青海凍石的區別壽山高山凍石目測質地堅亮,常有小的黑點(稱黑針)存在半透明的肌理當中,刀感滑爽,手感光滑,手掂感墜手(因其密度大的緣故);青海凍石目測質地鬆暗,常有白色棉絮狀紋理和煙色絮狀紋存在半透明的肌理當中,刀感澀滯,手感略粗糙(相對),手掂感發輕(因其密度小的緣故)。 壽山月尾綠石與丹東綠凍石的區別:壽山月尾綠石質地細膩,常有裂紋;丹東綠凍石質地緊密,一般不裂,常雕成苦瓜,色澤鮮豔,手感滑快。
壽山田黃石和巴林福黃石、河南黃凍石的區別壽山田黃石有石皮,有細細的蘿蔔紋,溫潤,肌理潔淨,玲瓏清澈,微透明,六德具在(溫、潤、膩、凝、細、潔);巴林福黃石無石皮,沒有蘿蔔紋,溫潤不足,肌理潔淨,微透明,靈度(堅亮感覺)高,也是收藏的熱點,好的福黃石市場也不多見。 河南黃凍石是近些年出現在市場上的,常被石商當成田黃石或壽山鹿目石出售,沒有石皮,沒有蘿蔔紋,大部分不溫潤,透明度高於田黃石,肌理常常有裂紋存在。 壽山高山硃砂凍與巴林硃砂凍也是最容易混淆的,前者質地半透明或不透明,目測色彩渾厚,手感滑爽;後者多透明、半透明,目測色彩飄逸,常有色帶,手感滑快等等。
壽山石品種繁多,色彩斑斕,不同的石種從外形、色澤至肌理,都有其獨特之處。 雖然上好佳品和粗劣下品之間有天壤之別,人們憑肉眼也能斷其優劣,但是,假如把100多個壽山石品種全部集中陳列在一起,就是行家里手恐怕也得眼花繚亂,三思而慎言。 儘管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壽山石只有二三十種,但是,不乏色澤相近、品質相似、肌理相似者。 再加上造假技術滲透其中,這就使壽山石的鑑別更加複雜。 在這種情況下,掌握一定的鑑別知識就顯得特別重要。 在長期的實踐中,我積累了一些鑑別經驗,歸結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
色彩
主要看色相色彩的分佈情況,色彩結聚狀態的表裡情況。 壽山石色彩多樣,各種顏色均有,每個石種顏色都有規律可循。
質感
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和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感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肌理
包括紋理、裂格(裂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縫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線或紋線)。 壽山石大部分都存在著格,有些石種有漂亮的紋理,如荔枝洞石的蘿蔔絲紋,大山石的波濤形紋理,山秀園的斑斕色塊等等。 具備了基本的鑑別方法後,可對壽山石雕進行鑑別。
綜合壽山石雕鑑別方法除了以上幾點,還要看作品的創意度、雕工度、稀有度、知名度以及看年代等。 最後做綜合評價,判斷是否值得收藏,如作投資性收藏,要做近期、遠期收益判斷。 綜合評價具有八品之一的就可以收藏了,如能兼具多品,更是世間寶物。 這八品是:美品(美不勝收);奇品(奇妙無比);妙品(妙不可言);絕品(不可多得);神品(出神入化);稀品(難以見到);怪品(怪異多味);極品(完美無瑕)。 綜合評價時,還要注意這樣幾點:
做舊判斷
石雕是真實的,為了提高收藏價值,賣家故意對石雕表面做老化處理,弄得老氣些。 作偽判斷。 仿刻古人和現代名家的篆刻和雕刻作品,有的賣家明說是仿的,有的則說不知道,讓你自己去判斷,有的就說是真跡,還拿出某某評獎證書,欺騙性極大,是藏家必須注意的。
作色判斷
市場上現存大量經過物理和化學處理過的石雕作品。 物理法是用植物或礦物的天然色彩,對原石進行煮泡處理著色,這樣處理過的作品往往能蒙蔽很多人的眼睛,甚至有些鑑定機構也被蒙蔽。 化學處理的色彩比較容易判斷,色彩鮮豔,感覺發楞。 相關地域石與壽山石的區別,這也是讓收藏者最頭疼的問題。
壽山高山凍石與青海凍石的區別壽山高山凍石目測質地堅亮,常有小的黑點(稱黑針)存在半透明的肌理當中,刀感滑爽,手感光滑,手掂感墜手(因其密度大的緣故);青海凍石目測質地鬆暗,常有白色棉絮狀紋理和煙色絮狀紋存在半透明的肌理當中,刀感澀滯,手感略粗糙(相對),手掂感發輕(因其密度小的緣故)。 壽山月尾綠石與丹東綠凍石的區別:壽山月尾綠石質地細膩,常有裂紋;丹東綠凍石質地緊密,一般不裂,常雕成苦瓜,色澤鮮豔,手感滑快。
壽山田黃石和巴林福黃石、河南黃凍石的區別壽山田黃石有石皮,有細細的蘿蔔紋,溫潤,肌理潔淨,玲瓏清澈,微透明,六德具在(溫、潤、膩、凝、細、潔);巴林福黃石無石皮,沒有蘿蔔紋,溫潤不足,肌理潔淨,微透明,靈度(堅亮感覺)高,也是收藏的熱點,好的福黃石市場也不多見。 河南黃凍石是近些年出現在市場上的,常被石商當成田黃石或壽山鹿目石出售,沒有石皮,沒有蘿蔔紋,大部分不溫潤,透明度高於田黃石,肌理常常有裂紋存在。 壽山高山硃砂凍與巴林硃砂凍也是最容易混淆的,前者質地半透明或不透明,目測色彩渾厚,手感滑爽;後者多透明、半透明,目測色彩飄逸,常有色帶,手感滑快等等。
經過雕刻加工成品的壽山石雕適宜室內陳列,如石表灰塵,污物污染,只要用細軟綢布輕輕擦抹,即可恢復光彩,切忌用金屬或其他硬物修刮,以免破壞明亮光滑的表層,壽山石印章與小挂件,最好經常摩挲撫玩,油漬在人的體溫作用下附著並沁入石中,久而久之,石質則更有靈性,古意盎然,對暫時收藏起的作品,最好放置錦盒中,薄抹白茶油,石表吸透油質,不讓乾燥,以養其性,反復如此,石質更加溫潤瑩澈。
對於壽山石的喜愛,可以說從古到今,上至帝王,下至平民。 但是,隨著壽山石市場近年來的火爆,一些假壽山石也隨之出現。 而且,隨著科技發達,壽山石造假越來越“先進”,打假也就越來越難。
那麼,壽山石雕要怎麼來進行鑑別?專家表示,要從材質、造型、風格、刀法等幾個方面綜合分析。
著名品種都有開採段。
壽山石是一種以產地命名的珍稀礦石,它專指在福建省福州市壽山鄉壽山村以及周邊一些地區開採挖掘,可供於藝術品雕刻的石頭。
從歷史上看,壽山石在南北朝時就已經出現。 宋朝時,壽山石進入皇宮,被宋高宗指定制為禮器祭天。 明朝時,出現了皇帝御用的壽山石印璽。 清朝的嘉慶印璽和乾隆三聯章,都是有名的壽山石作品。
在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首次推出的“國石國藝”專場成交比率高達91%,109件拍品成交額達1596萬元人民幣。 其中,一件《桃花源記壽山田黃石章》更一舉突破300萬元大關,以313.6萬元人民幣拔得該場頭籌。 壽山石雕受人追捧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那麼,壽山石雕要怎麼來進行鑑別呢?著名壽山石研究專家方宗珪表示,要從材質、造型、風格、刀法等幾個方面綜合分析。
有名的壽山石品種都有一個開採段。 比如,芙蓉石在宋朝就沒有出現,其開采的最早年代是明朝後期,不過幾百年。 如果有人拿了一塊芙蓉石雕,卻稱是宋朝作品,明白人都不會相信。 所以,鑑定時如果先把品種辨別出來,則很多假貨自然原形畢露。
但是要注意兩個問題。 一是“古石新雕”,即有些石頭年代久遠,但當時卻沒有雕成作品,而是留到現在才進行雕刻;一是將舊雕刻進行修改。 比如,將古代一個殘缺的石刻作品進行完善及處理。
不要只重視名家款識。
要辨別古舊壽山石雕,可從歷史痕跡來判斷,如包漿等。 壽山石質地較軟,容易磕碰破損,因為接觸到手油,也比較容易變舊,所以包漿明顯。
此外,不同時代的雕刻也具有不同特徵。 以觀音像為例,從清代到現在一直是壽山石雕的題材之一。 但是,不同年代的造型均有不同。
從工具上也可以判斷一件壽山石雕的年代。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石雕藝人只有簡單的刀具,加上折斷的縫衣針做鑽。 隨著科技發展,工具增多,從八十年代開始,電動鑽頭開始應用在石雕中。 但這種 電鑽鑽出來的圓孔和手工用縫衣針鑽出來的東西絕對不一樣。 只要從這些細節上分辨,就可以發現蛛絲馬跡。
古舊壽山石雕和書畫還有一個明顯不同之處:款識。 名家書畫一般都有款識,但壽山石作品則未必。
據介紹,明朝壽山石作品幾乎找不到作者,因為雕刻壽山石“在當時是一種雕蟲小技,是一種地位很低的手工藝”。 現在人們能夠發現的最早的著名壽山石雕作者,要從清初開始。 清初的壽山石雕具有明顯的宮廷特徵,也影響著地方壽山石雕藝術。
方宗珪說,壽山石雕流行印字題款是在改革開放之後。 這時候,玩家開始把壽山石雕當成一種藝術品來收藏,雕刻藝人的地位提高,也就出現了名家名款。
但這裡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比如,以前買了名家的作品,按當時的習慣這件作品沒有款。 如果硬補上款,就會讓真的作品也變假了。 所以,玩名家壽山石的人要注意,買壽山石雕時不要只看作者的名字,就認定是他的作品。
對於已故作者,有三種造假情況。 第一種是偽作偽款,雕刻本身和款識都是假的。 第二種是舊刻新款。 以前不重視款識的時候,購買了作品,現在應藏家要求,又找到原作者補款上去。
第三種,也是最冤枉的一種情形,即真品假款。 雕刻品本身是名家真跡,但是想讓名家再補款識上去的時候,該名家已經不在世。 這時,有人就找到篆刻師,摹仿名家手跡補一個款識上去。 結果,“假做真時真亦假”,真品也變假了。
壽山石鑑藏要具備三識。
最近幾年壽山石市場火熱,很多人都去購買、投資壽山石。 但專家提醒,壽山石鑑藏是一門很專門的學問,這裡面有很多必須具備的條件,即“三識”:學識、見識、辨識。
首先,勸大家多看書。 一塊石頭為什麼突然變得比黃金還要貴?它的歷史淵源在哪裡?對這些問題應該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其次,多看真品。 單單是福州,就有七八個壽山石大市場,在北京也有很多市場和地攤賣壽山石。 除了市場,還可以去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就收藏著很多壽山石雕精品。
方宗珪提醒說,現在的收藏市場有一些誤區,很多玩家希望到市場、地攤去揀漏。 “我勸大家,不要抱著揀漏的思想去玩壽山石。”因為即使從顯赫家門中流出來的東西也有假的。 而且,現在收藏市場太火了,不懂行的賣家越來越少。 他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收藏家曾經到一個很偏僻的山區,在一間簡陋的房子裡看到一位老太太,這位老太太當時就正在看一本收藏類的書。
此外,方宗珪提到,如果想進行壽山石投資,切記不要以自身的審美標準去收購石頭。 因為投資要考慮的是投資最少、差價最大、資金回籠時間最快。 在這個過程中,投資人其實是在替別人買石頭,而每個人對石頭的審美取向都是不同的。 所以,要以最終購買者的喜好為參考。
市場觀察:田黃最常被仿製。
方宗珪告訴記者,現在市場上壽山石造假最多的品種是田黃石。 因為造假也需要成本,價值不高的東西“不值得”去做假。 田黃的價值眾所周知,一塊田黃石動輒就是幾十萬元,自然也就成了造假者“青睞”的對象。
此外,和原生礦石相比,田黃本身俱有的次生礦特點也使得造假相對容易。 以荔枝凍為例,由於荔枝凍是原生礦,石頭的通透感和色彩很自然,所以很難造假。 田黃石則重視二次生成,石頭的色彩看上去並不鮮豔。
其實,早在清代,就有田黃的替代品了。 清代官員喜歡田黃石,可是田黃石沒那麼多,所以經常用連江黃來代替。 所以有句俗話是,“連江黃,假田黃”。
想區分真假田黃,也有一些要點可循。 方宗珪強調,田黃是次生礦,所以辨別一塊石頭是不是真的田黃石,首先就要看它是否具有次生礦,以及幾種深層次的標準特徵。
第一,形狀。 田黃石是因火山爆發後,從山上滾下來的石頭,因為“一路顛簸”,所以沒有棱角。
第二,皮層。 由於長時間埋在泥土中,泥土在有機肥的作用下有了酸性成分,石頭也被慢慢酸化,其中一些容易溶解的顏色就會浮現在石頭表面,比如黃色。 這些顏色在泥土中無法流失,最後會再重新作用於石頭內部,“像自己的血抽出來再回去染上自己的皮膚”,這就造成了田黃表皮的不一樣。
第三,顏色。 因為酸性作用,石頭中的顏色被稀釋,石頭會變淡,再次染色的過程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也不可能染得很均勻,所以,田黃的外表和內裡顏色會有濃淡之分。 “如果看到一塊石頭的顏色'表裡如一',那絕不是真的田黃。”
第四,裂痕。 在田黃表面,一般會產生一些細細的裂痕。 不同於開採、保護得很好的原生礦,“田黃是一種受傷的石頭,是母親不要了把它扔出來的”。 在從山上滾到山下的過程中,在由流水把它運載到土裡的過程中,經過無數磕磕碰碰的田黃表面會有細細的裂痕,就一點也不稀奇了。 尤其是,這種裂痕又受到土裡酸性的浸染。
最後,方宗珪說,對於如何辨別田黃石,在收藏界有各種各樣的觀點。 其中一種認為,可以用田黃石的“六德”,如潤、細、溫等為標準。 但他認為,“潤、溫”只能作為一種形容詞,不能作為田黃的標準,因為其它的石頭也可能具有這些類似的特點。 如果以這些修飾語作為田黃的標準,“概念就太混亂了”。
壽山石種類繁多,每一種石的價格又不盡相同,行走於市門,有時難免會遇到少數難以鑑別的石種,此時應如何決定要不要出手? 其實,有爭議的石種不是不能買,而是要看價格如何,例如遇到一個石商稱做田黃,有石皮、質色優、透度高、油潤度也夠的石頭,但東看西看就是找不到田黃該有的蘿蔔絲紋,讓人懷疑會不會是鹿目、昌化田或他省田的爭議石種,由於二者之間的價差頗大,此時要看價格偏向那方,如果價格接近或僅略低於田黃,寧可不買;反之,如果價格接近或僅略高於他省田,就可以購買。 遇到其他有爭議的石種亦然。
壽山石以產地命名,“天遣瑰寶生閩中”。 作為四大印石之首的壽山石即產於此:福州市壽山村。 福州的壽山石,分佈在福州市北郊與連江、羅源縣交界處的三角地帶。 那裡層巒疊嶂,山脈綿延。 以壽山村為中心,北自黨洋,南至月洋,東到連江,西連旗山,方圓二十餘里的區域內有壽山月洋兩大產區。 壽山石由於其質軟、易受刀等特點,多用於篆刻與雕刻,許多壽山石精品為藏石者抬愛,價格頗高。 其中尤以田黃為重,是為壽山石中的上品。
壽山石形成於中生代福建東部的一次地質變動,火山噴發時附帶的大量的酸性物質,分解了岩層中的長石類礦物,形成了含鋁、矽元素的溶液,重新冷卻結晶成礦。 以壽山村為中心的群山之中,壽山石新礦、老礦迭出不窮。
針對壽山石的劃分,《後觀石錄》中有“三坑”的說法,作者為毛奇齡,他在書中提到“收藏家分別其舊藏者,以田坑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 “三坑”說法影響深遠,至今卻受到眾多質疑。 在這裡沿用一下方宗矽先生對壽山石種類的劃分,稍作修飾。
(一)田白:潤似羊脂玉,偶有紅筋顯現。
(二)田黃:通體金黃,更有淡黃一種,其間見紅筋,但有一種叫連江黃的品種,多裂紋,歷久變黑,裂亦加深,石諺稱:“連江黃,偽田黃”。
(三)水洞:一名為“魚腦凍”通明如水晶,質地細膩潤滑,更有白色者為“牛角洞”。 易於獲取。 又有一種“天藍”,不多見,如出青之藍,蔚然有光。
(四)艾綠:色如艾葉,青翠可愛,不多見。
(五)黨洋洞:晶瑩略似水洞者為上品,又有五色者,奇色者,色雖斑雜而質溫潤。
(六)高山洞:通明可與水洞媲美,有掛紅者,奇色者。
(七)都成坑:五彩斑斕,溫純深潤,少有人能辨之。
(八)芙蓉洞:質如和田白玉,脆而嫩,將軍洞為上,質粗而多砂者為下。
(九)月尾紫:以青紫光膩為上,豬肝色為下。
(十)旗降:質堅,以色相細分其石,品種較多,為壽山石中一大家族。
偽劣品的鑑別
壽山石在外觀上易與葉蠟石,滑石,青田石等相混淆。
葉蠟石有比較明顯的蠟狀光澤,且結晶顆粒較粗,呈片狀,定向排列,壽山石呈一般的蠟狀光澤。 且質地細膩,猶如膠凍。
滑石結晶顆粒較粗,為細粒至粗粒結構,而壽山石結晶顆粒細小,為微粒結構。 滑石的硬度低,易被指甲劃傷,壽山石硬度稍高,不易被指甲劃傷。
青田石多為不透明至透明狀,顏色單調,以黃綠紫相間,而壽山石的石色豐富,以黃和黃白色為主。 青田石為山坑石,無石皮,而壽山石中的某些品種帶有石皮,青田石石質略疏鬆·,含顆粒散砂,而壽山石石質緻密,多細潤。
質量要求與技術標準
鑑定壽山石的技術標準如下:
光澤:拋光面一般呈蠟狀光澤或油脂光澤,個別可呈玻璃光澤摩氏硬度:2-3
密度:2.5-2.7g/cm3
折射率:1.56(點測法)
光性特徵:集合體·
紫外熒光:長波:弱,乳白韌度:高,適於雕刻斷口:貝殼狀,較光滑放大檢查:田坑石和某些水坑石有特殊的條紋構造,俗稱“蘿蔔紋”
壽山石以產地命名,“天遣瑰寶生閩中”。 作為四大印石之首的壽山石即產於此:福州市壽山村。 福州的壽山石,分佈在福州市北郊與連江、羅源縣交界處的三角地帶。 那裡層巒疊嶂,山脈綿延。 以壽山村為中心,北自黨洋,南至月洋,東到連江,西連旗山,方圓二十餘里的區域內有壽山月洋兩大產區。 壽山石由於其質軟、易受刀等特點,多用於篆刻與雕刻,許多壽山石精品為藏石者抬愛,價格頗高。 其中尤以田黃為重,是為壽山石中的上品。
壽山石形成於中生代福建東部的一次地質變動,火山噴發時附帶的大量的酸性物質,分解了岩層中的長石類礦物,形成了含鋁、矽元素的溶液,重新冷卻結晶成礦。 以壽山村為中心的群山之中,壽山石新礦、老礦迭出不窮。
針對壽山石的劃分,《後觀石錄》中有“三坑”的說法,作者為毛奇齡,他在書中提到“收藏家分別其舊藏者,以田坑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 “三坑”說法影響深遠,至今卻受到眾多質疑。 在這裡沿用一下方宗矽先生對壽山石種類的劃分,稍作修飾。
(一)田白:潤似羊脂玉,偶有紅筋顯現。
(二)田黃:通體金黃,更有淡黃一種,其間見紅筋,但有一種叫連江黃的品種,多裂紋,歷久變黑,裂亦加深,石諺稱:“連江黃,偽田黃”。
(三)水洞:一名為“魚腦凍”通明如水晶,質地細膩潤滑,更有白色者為“牛角洞”。 易於獲取。 又有一種“天藍”,不多見,如出青之藍,蔚然有光。
(四)艾綠:色如艾葉,青翠可愛,不多見。
(五)黨洋洞:晶瑩略似水洞者為上品,又有五色者,奇色者,色雖斑雜而質溫潤。
(六)高山洞:通明可與水洞媲美,有掛紅者,奇色者。
(七)都成坑:五彩斑斕,溫純深潤,少有人能辨之。
(八)芙蓉洞:質如和田白玉,脆而嫩,將軍洞為上,質粗而多砂者為下。
(九)月尾紫:以青紫光膩為上,豬肝色為下。
(十)旗降:質堅,以色相細分其石,品種較多,為壽山石中一大家族。
偽劣品的鑑別
壽山石在外觀上易與葉蠟石,滑石,青田石等相混淆。
葉蠟石有比較明顯的蠟狀光澤,且結晶顆粒較粗,呈片狀,定向排列,壽山石呈一般的蠟狀光澤。 且質地細膩,猶如膠凍。
滑石結晶顆粒較粗,為細粒至粗粒結構,而壽山石結晶顆粒細小,為微粒結構。 滑石的硬度低,易被指甲劃傷,壽山石硬度稍高,不易被指甲劃傷。
青田石多為不透明至透明狀,顏色單調,以黃綠紫相間,而壽山石的石色豐富,以黃和黃白色為主。 青田石為山坑石,無石皮,而壽山石中的某些品種帶有石皮,青田石石質略疏鬆·,含顆粒散砂,而壽山石石質緻密,多細潤。
質量要求與技術標準
鑑定壽山石的技術標準如下:
光澤:拋光面一般呈蠟狀光澤或油脂光澤,個別可呈玻璃光澤摩氏硬度:2-3
密度:2.5-2.7g/cm3
折射率:1.56(點測法)
光性特徵:集合體·
紫外熒光:長波:弱,乳白韌度:高,適於雕刻斷口:貝殼狀,較光滑放大檢查:田坑石和某些水坑石有特殊的條紋構造,俗稱“蘿蔔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