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4-15 任宗權 道教之音
鐘鼓文化在我國的歷史很久遠,是古代的兩種打擊樂器。根據文字記載,黃帝與炎帝交戰時,曾擊鐘鼓以助士氣。
但真正用之廣泛,卻在制禮作樂的年代。道教十方叢林裡講究的“鐘板常住”,是講道教叢林以鐘板為號令,召集道眾以及報時、按排日常生活事務。
鐘板交接有嚴格的定制,名曰:“過鉗錘”。鉗是互相鉗接,環環緊扣,混元一氣,不紊不亂,雅靜肅穆,為常住之儀範,故當慎行其事。
鐘鼓二樓設大殿前左右兩方,古有“左鐘右鼓”之稱。清晨稱“開靜”,即打開一夜之沉靜,晚上稱“止靜”,即停止一天之活動複歸於寧靜。
清晨先擊鐘後擊鼓,晚上先擊鼓後擊鐘,故又稱之“晨鐘暮鼓”。
道教宮觀裡的鐘一般分大鐘、報鐘、懺鐘、帝鐘四種。懺鐘、帝鐘用於道場中,而大鐘與報鐘卻用於開靜止靜。
《荀子"樂論篇》中說:“凡鐘為金樂之首…梵宮仙殿,必用以明攝謁者之誠,幽起鬼神之歌”。《夢溪筆談》中對扁鐘和圓鐘各身的發音特點作了精闢的分析,結論說圓鐘比呈橄欖形口的鐘產生的聲音持續時間長的多。因此道教宮觀多用圓口形大鐘,古時的鐘最初為竹、木陶製成。
後來有了石鐘和有固定音高的金屬制鐘。凡鐘上一般多有銘文,以示神聖威嚴。《道藏》中《道書援神契》中將鐘磬合注:“古者祭樂有編鐘編磬。每架十六,以應有十二律及四宮清聲,又有特懸鐘懸磬。特懸者,獨懸也。今洞案金鐘玉磬,又有大鐘等,皆本諸此。其大銅磬,本諸擊缶。
周禮,鳧氏為鐘,磬氏為磬。”我國自古即有銅鐘之製作。《廣弘明集》卷二十八載,北周天和五年(西元566年),制大週二教鐘銘-北周武帝制。下面分別就各種鐘予以介紹:
1 大鐘-又稱撞鐘,通常高約1.5米,直徑約0.6米,懸掛在鐘樓之上。用於召集道眾,朝夕報時。
大鐘的上部雕有龍頭,稱為釣手,下部有相對的二卒蓮花狀撞座,亦稱八葉,兩座以兩條文叉呈直角的條帶相連結,稱六道;又在上部列有環狀的小突起物,稱之為乳郭;從撞座以下稱為草間,下緣稱駒爪。
道教一般非十方叢林不可懸掛大鐘大鼓,故而有“鐘板叢林”之說。叢林懸掛大鐘大鼓,一般在三十、十四晚止靜,初一、十五開靜用之,稱之為“開大靜、止大靜”。
凡大鐘叩一百零八聲,原因多種,一種以陳元龍《格致鏡原》引《紺珠》雲:“凡撞鐘一百八聲以應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之數”;一種認為可以廓清一百零八種煩惱之憂。
道教撞大鐘有很嚴的定制,清晨五更寮房交板給報鐘,報鐘接過“三清”,滾三翻“落四御”交給大鐘。大鐘接過“三清”早上先緊後慢,晚上止靜先慢後緊,其擊法為 “緊十三,慢十四”。
三翻畢,“落四御”交大鼓。擊大鐘時還默念“鐘文”,早晨開靜念:“聞鐘聲,拜老君,離地獄,出火坑,願成道,度眾生”。
接三清時念寶號“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一擊;“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二擊;“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三擊。畢“緊十三念:“太上無極祖混元皇帝道德天尊”。
一字一擊。畢“慢十四”念:“朔旦-初一開靜,三十止靜念“月晦”洪鐘初叩音,金鈴空穀自傳聲,上叩聖神通天耳,下徹幽冥鬼神欽,上祝國祚萬萬歲,下保黎民皆太平,皇圖鞏固山河壯,文武祿位得遷升,無邊世界干戈息,天長地久舜日臨,遠近善男信女等,增福延壽得康寧,臣等志心皈命禮,不可思議功德尊”一句一擊。
畢接擊“緊十三”,文同前,畢接擊二翻“慢十四”念:“洪鐘二叩山門旺,道妙法律永長興,父母師長並道侶,各得咸安受天恩,學道修真皆有份,護持無魔勉力行,黃芽日日多增長,白雪朝朝潤延齡,先天一氣來運化,三才氣和五行靈,八卦配合陰陽道,迷悟妙省樂圓成,臣等志心皈命禮,不可思議功德尊”。
一句一擊。畢接擊“緊十三”文同前,畢又接擊“慢十四”念:“洪鐘三叩六道通,歷代先靈早超升,戰場傷亡生福地,孤魂還鄉受祭享、九幽十類悉離苦,早生人天禮聖真,飛禽走獸出羅網,三界四生盡沾恩,風調雨順民安樂,五穀豐登享太平,雲朋良友登道岸,護法神靈保安寧,臣等志心皈命,不可思議功德尊”。
一句一擊,畢“落四禦”交大鼓,晚上止靜,大鐘鐘文,“慢十四”同上,“緊十一念”:“太乙救苦大天尊青玄九陽上帝”,一字一擊。
2 報鐘-報鐘比大鐘小些,一般懸掛於大殿殿前,主要用於報時之用。道教叢林除初一、十五開大靜,三十、十四止大靜用大鐘外,平時開靜止靜用報鐘。稱“開小靜”、“止小靜”。
報鐘也是叩一百零八聲,只是所念之鐘銘文不同,且不分早晚鐘銘文相同。起“三清”念:“玉清”一擊,“上清”一擊,“太清”一擊。
然後擊一七星點,一字一擊默念:“玉皇赦罪大天尊”。然後默念八卦及十二地支,一字一擊:“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道教將以上稱之為“緊七慢八平十二”。
畢又擊一個七星點默念:“三元赦罪大天尊”。又加一個八卦及十二地支,再擊一個七星點默念:“太乙救苦大天尊”。再加擊八卦及十二地支。最後“落四禦”,交板給殿鼓。
3 懺鐘-懺鐘是懸掛在殿鼓左邊的小型鐘,多用於法事道場中。因為道教拜誥禮懺時多以懺鐘及殿鼓提朝,故而稱之“懺鐘”。懺鐘一般以雨點聲為敲擊板點。
是古時祭祀樂中商鐘的延續和變遷,古時是豎在木座上手中拿著敲的。道教的懺鐘到現在還一直是豎在木座上敲的。
4 帝鐘-所謂帝鐘同報鐘、大鐘式形大致相同,只是下口非蓮花狀而是圓平口,大小要比懺鐘還小的多。帝鐘一般是拿在手裡的,故而頂多有一寸來長的法杵,是手執之處。
帝鐘內有一長形金屬撞擊物,是由線同帝鐘頂部相連,一旦手晃動,帝鐘便在其撞擊中發出悅耳的聲音,其實這就是現在法事中經師用的鈴子。帝鐘是流傳到現在比較古老的法器,古時巫師做法即手執帝鐘。
在道教的壁畫、經典等文物中我們能發現手執帝鐘的神靈,帝鐘是神仙們手內的一種法物。道教經單上將帝鐘放在左邊稱琳,放經單右邊稱琅,有的帝鐘上還刻有符咒、神像、經文以及裝飾有金銀玉器,光彩照人,故而有“琳琅滿目”之讚譽。
道教法事中帝鐘是由表白執掌著,響動也有嚴格的定制,一般在呤詠提綱、舉天尊等處用“風吹鈴子”,在誦經、禮誥、朝懺等處用“滴水鈴子”,且在歎文處唯用鈴子伴奏,是道教法事中用處比較廣泛的法器。
鼓也是敲打器之一。由金、木、玉、石等製成,有各種形狀及大小,為宮觀常見作法務之樂器。
我國初時用於儀式、舞樂、軍陣等,鼓懸於樓上稱之鼓樓,鼓樓的出現最遲不晚於南北朝。
或許更早些,春秋時便有將鼓懸於城樓上用於報警,其實上古時它只限於村鎮之中,後來才普及到城市。
《荀子"樂論篇》中言:“鼓其樂之君邪!”所以鼓似天、鐘似地。故而道教稱鼓為法器之王,道教歷代出現了許多有名的鼓手和鼓社。
陝西西安城隍廟鼓樂於1991年初,應邀法國、瑞士、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等國演奏,讓中外聽眾所傾倒。
中國民間許多鼓樂技術曲調,多來自道教。無錫道教界的“十番鑼鼓”和“十番鼓”也是久譽藝壇。我們知道的道教有名的音樂演奏家瞎子阿炳就是一位善於擊鼓的好手。
又如有名的南鼓王朱勤甫,便是從道壇鼓師到音樂學院教授的正一道士。
我國古代用的是土鼓,《禮記"明堂位》說:“土鼓、蕢桴、葦菕、伊耆氏之樂也”。又說:“夏後氏之鼓足”,這是為了使樂器穩定,在陶土制的鼓框上安了腳。
道教所用的鼓分別為大鼓、殿鼓及手鼓三種,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1 大鼓-大鼓直徑約一米多長,除“開大靜”、“止大靜”用大鼓。清晨寮板交“四御板”給報鐘,報鐘接過“三清”滾三翻“落四御”交給大鐘。
三翻畢交“四禦板”給大鼓,大鼓接過“三清”前,持雙棰在鼓邊上: “嗑…嗑嗑…嗑”四下,接:“咚…咚…咚...咚咚咚…嗑-敲鼓邊”,默念:“雷…聲…普化天…尊”。接第二聲:“咚…咚…咚咚咚…咚…嗑嗑”。接第三聲:“咚…咚…咚咚咚…咚…嗑…嗑嗑…嗑”。
三清接完擊長陣鼓,由慢到快,初默念:“雷聲普化天尊”。
至快時念不成不念,變化花點,擊出“風、雲、雷、雨、電、雹”等聲響來。這時又有許多技巧鼓點,如“一馬單占”、“霸橋泗水”、“快馬加鞭”等鼓點。
頭翻畢,擊鼓邊一聲,再由慢至快。二翻畢擊鼓邊二聲,再由慢至快。三翻畢,擊鼓邊四聲。
2 殿鼓-殿鼓是置大殿內的中型鼓,有豎在木架上或橫在木架上的,一般用於日常法事中。道教叢林有擊鼓聚眾上殿作日常功課的。
一般講究的是三通鼓後開壇誦經,鼓的打法同大鼓技巧差不多,大殿主在燒香時還要敲燒香鼓。其實殿鼓多用於法事中,鼓是道教壇場中的“法器之王”,一般壇場上,尤其是拜斗禮懺或放焰口,執鼓者多是請一些退下來的老高功或有經驗的老經師擔任。
陝西由王嗣林道長流傳下的《小寡婦上樓》便是在鼓上發揮的豐富多彩,拍手叫絕,為眾道徒及信教群眾所喜愛。
3 手鼓-所謂手鼓即手中拿著敲擊的鼓。有帶手柄的,也有不帶手柄的,一般多用於在殿外出壇“轉天尊”、或者“上天地疏”、“祝將”、“祭孤”、“攝召”等道場。
有的執鼓師因其只能一隻手擊鼓,一隻手拿鼓,故將其鼓打法稱之為:“一馬單占”,鼓點也很好聽。
總之,道教的“鐘鼓之樂”屬純粹的中國古禮樂文化,現在我們看來,“鐘鼓之樂”的音域、音律、音色和音量遠不能表達一個具有一定程式和一定交響性的音樂思維。但是,它在人類音樂史上,甚至人類文化史上的意義給予多高的估價都是不會過份的。
它僅以音域、音律、音量、音色再加上它雄健鋼毅的體態,深沉的刻飾,象徵性的銘文,已足夠表達出一種無限、原始、單純、質樸、甚至還處於混沌狀態的宗教感情和信仰,體現了先民們的寄託、希望與膜拜。
16-04-15 任宗權 道教之音
鐘鼓文化在我國的歷史很久遠,是古代的兩種打擊樂器。根據文字記載,黃帝與炎帝交戰時,曾擊鐘鼓以助士氣。
但真正用之廣泛,卻在制禮作樂的年代。道教十方叢林裡講究的“鐘板常住”,是講道教叢林以鐘板為號令,召集道眾以及報時、按排日常生活事務。
鐘板交接有嚴格的定制,名曰:“過鉗錘”。鉗是互相鉗接,環環緊扣,混元一氣,不紊不亂,雅靜肅穆,為常住之儀範,故當慎行其事。
鐘鼓二樓設大殿前左右兩方,古有“左鐘右鼓”之稱。清晨稱“開靜”,即打開一夜之沉靜,晚上稱“止靜”,即停止一天之活動複歸於寧靜。
清晨先擊鐘後擊鼓,晚上先擊鼓後擊鐘,故又稱之“晨鐘暮鼓”。
道教宮觀裡的鐘一般分大鐘、報鐘、懺鐘、帝鐘四種。懺鐘、帝鐘用於道場中,而大鐘與報鐘卻用於開靜止靜。
《荀子"樂論篇》中說:“凡鐘為金樂之首…梵宮仙殿,必用以明攝謁者之誠,幽起鬼神之歌”。《夢溪筆談》中對扁鐘和圓鐘各身的發音特點作了精闢的分析,結論說圓鐘比呈橄欖形口的鐘產生的聲音持續時間長的多。因此道教宮觀多用圓口形大鐘,古時的鐘最初為竹、木陶製成。
後來有了石鐘和有固定音高的金屬制鐘。凡鐘上一般多有銘文,以示神聖威嚴。《道藏》中《道書援神契》中將鐘磬合注:“古者祭樂有編鐘編磬。每架十六,以應有十二律及四宮清聲,又有特懸鐘懸磬。特懸者,獨懸也。今洞案金鐘玉磬,又有大鐘等,皆本諸此。其大銅磬,本諸擊缶。
周禮,鳧氏為鐘,磬氏為磬。”我國自古即有銅鐘之製作。《廣弘明集》卷二十八載,北周天和五年(西元566年),制大週二教鐘銘-北周武帝制。下面分別就各種鐘予以介紹:
1 大鐘-又稱撞鐘,通常高約1.5米,直徑約0.6米,懸掛在鐘樓之上。用於召集道眾,朝夕報時。
大鐘的上部雕有龍頭,稱為釣手,下部有相對的二卒蓮花狀撞座,亦稱八葉,兩座以兩條文叉呈直角的條帶相連結,稱六道;又在上部列有環狀的小突起物,稱之為乳郭;從撞座以下稱為草間,下緣稱駒爪。
道教一般非十方叢林不可懸掛大鐘大鼓,故而有“鐘板叢林”之說。叢林懸掛大鐘大鼓,一般在三十、十四晚止靜,初一、十五開靜用之,稱之為“開大靜、止大靜”。
凡大鐘叩一百零八聲,原因多種,一種以陳元龍《格致鏡原》引《紺珠》雲:“凡撞鐘一百八聲以應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之數”;一種認為可以廓清一百零八種煩惱之憂。
道教撞大鐘有很嚴的定制,清晨五更寮房交板給報鐘,報鐘接過“三清”,滾三翻“落四御”交給大鐘。大鐘接過“三清”早上先緊後慢,晚上止靜先慢後緊,其擊法為 “緊十三,慢十四”。
三翻畢,“落四御”交大鼓。擊大鐘時還默念“鐘文”,早晨開靜念:“聞鐘聲,拜老君,離地獄,出火坑,願成道,度眾生”。
接三清時念寶號“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一擊;“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二擊;“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三擊。畢“緊十三念:“太上無極祖混元皇帝道德天尊”。
一字一擊。畢“慢十四”念:“朔旦-初一開靜,三十止靜念“月晦”洪鐘初叩音,金鈴空穀自傳聲,上叩聖神通天耳,下徹幽冥鬼神欽,上祝國祚萬萬歲,下保黎民皆太平,皇圖鞏固山河壯,文武祿位得遷升,無邊世界干戈息,天長地久舜日臨,遠近善男信女等,增福延壽得康寧,臣等志心皈命禮,不可思議功德尊”一句一擊。
畢接擊“緊十三”,文同前,畢接擊二翻“慢十四”念:“洪鐘二叩山門旺,道妙法律永長興,父母師長並道侶,各得咸安受天恩,學道修真皆有份,護持無魔勉力行,黃芽日日多增長,白雪朝朝潤延齡,先天一氣來運化,三才氣和五行靈,八卦配合陰陽道,迷悟妙省樂圓成,臣等志心皈命禮,不可思議功德尊”。
一句一擊。畢接擊“緊十三”文同前,畢又接擊“慢十四”念:“洪鐘三叩六道通,歷代先靈早超升,戰場傷亡生福地,孤魂還鄉受祭享、九幽十類悉離苦,早生人天禮聖真,飛禽走獸出羅網,三界四生盡沾恩,風調雨順民安樂,五穀豐登享太平,雲朋良友登道岸,護法神靈保安寧,臣等志心皈命,不可思議功德尊”。
一句一擊,畢“落四禦”交大鼓,晚上止靜,大鐘鐘文,“慢十四”同上,“緊十一念”:“太乙救苦大天尊青玄九陽上帝”,一字一擊。
2 報鐘-報鐘比大鐘小些,一般懸掛於大殿殿前,主要用於報時之用。道教叢林除初一、十五開大靜,三十、十四止大靜用大鐘外,平時開靜止靜用報鐘。稱“開小靜”、“止小靜”。
報鐘也是叩一百零八聲,只是所念之鐘銘文不同,且不分早晚鐘銘文相同。起“三清”念:“玉清”一擊,“上清”一擊,“太清”一擊。
然後擊一七星點,一字一擊默念:“玉皇赦罪大天尊”。然後默念八卦及十二地支,一字一擊:“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道教將以上稱之為“緊七慢八平十二”。
畢又擊一個七星點默念:“三元赦罪大天尊”。又加一個八卦及十二地支,再擊一個七星點默念:“太乙救苦大天尊”。再加擊八卦及十二地支。最後“落四禦”,交板給殿鼓。
3 懺鐘-懺鐘是懸掛在殿鼓左邊的小型鐘,多用於法事道場中。因為道教拜誥禮懺時多以懺鐘及殿鼓提朝,故而稱之“懺鐘”。懺鐘一般以雨點聲為敲擊板點。
是古時祭祀樂中商鐘的延續和變遷,古時是豎在木座上手中拿著敲的。道教的懺鐘到現在還一直是豎在木座上敲的。
4 帝鐘-所謂帝鐘同報鐘、大鐘式形大致相同,只是下口非蓮花狀而是圓平口,大小要比懺鐘還小的多。帝鐘一般是拿在手裡的,故而頂多有一寸來長的法杵,是手執之處。
帝鐘內有一長形金屬撞擊物,是由線同帝鐘頂部相連,一旦手晃動,帝鐘便在其撞擊中發出悅耳的聲音,其實這就是現在法事中經師用的鈴子。帝鐘是流傳到現在比較古老的法器,古時巫師做法即手執帝鐘。
在道教的壁畫、經典等文物中我們能發現手執帝鐘的神靈,帝鐘是神仙們手內的一種法物。道教經單上將帝鐘放在左邊稱琳,放經單右邊稱琅,有的帝鐘上還刻有符咒、神像、經文以及裝飾有金銀玉器,光彩照人,故而有“琳琅滿目”之讚譽。
道教法事中帝鐘是由表白執掌著,響動也有嚴格的定制,一般在呤詠提綱、舉天尊等處用“風吹鈴子”,在誦經、禮誥、朝懺等處用“滴水鈴子”,且在歎文處唯用鈴子伴奏,是道教法事中用處比較廣泛的法器。
鼓也是敲打器之一。由金、木、玉、石等製成,有各種形狀及大小,為宮觀常見作法務之樂器。
我國初時用於儀式、舞樂、軍陣等,鼓懸於樓上稱之鼓樓,鼓樓的出現最遲不晚於南北朝。
或許更早些,春秋時便有將鼓懸於城樓上用於報警,其實上古時它只限於村鎮之中,後來才普及到城市。
《荀子"樂論篇》中言:“鼓其樂之君邪!”所以鼓似天、鐘似地。故而道教稱鼓為法器之王,道教歷代出現了許多有名的鼓手和鼓社。
陝西西安城隍廟鼓樂於1991年初,應邀法國、瑞士、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等國演奏,讓中外聽眾所傾倒。
中國民間許多鼓樂技術曲調,多來自道教。無錫道教界的“十番鑼鼓”和“十番鼓”也是久譽藝壇。我們知道的道教有名的音樂演奏家瞎子阿炳就是一位善於擊鼓的好手。
又如有名的南鼓王朱勤甫,便是從道壇鼓師到音樂學院教授的正一道士。
我國古代用的是土鼓,《禮記"明堂位》說:“土鼓、蕢桴、葦菕、伊耆氏之樂也”。又說:“夏後氏之鼓足”,這是為了使樂器穩定,在陶土制的鼓框上安了腳。
道教所用的鼓分別為大鼓、殿鼓及手鼓三種,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1 大鼓-大鼓直徑約一米多長,除“開大靜”、“止大靜”用大鼓。清晨寮板交“四御板”給報鐘,報鐘接過“三清”滾三翻“落四御”交給大鐘。
三翻畢交“四禦板”給大鼓,大鼓接過“三清”前,持雙棰在鼓邊上: “嗑…嗑嗑…嗑”四下,接:“咚…咚…咚...咚咚咚…嗑-敲鼓邊”,默念:“雷…聲…普化天…尊”。接第二聲:“咚…咚…咚咚咚…咚…嗑嗑”。接第三聲:“咚…咚…咚咚咚…咚…嗑…嗑嗑…嗑”。
三清接完擊長陣鼓,由慢到快,初默念:“雷聲普化天尊”。
至快時念不成不念,變化花點,擊出“風、雲、雷、雨、電、雹”等聲響來。這時又有許多技巧鼓點,如“一馬單占”、“霸橋泗水”、“快馬加鞭”等鼓點。
頭翻畢,擊鼓邊一聲,再由慢至快。二翻畢擊鼓邊二聲,再由慢至快。三翻畢,擊鼓邊四聲。
2 殿鼓-殿鼓是置大殿內的中型鼓,有豎在木架上或橫在木架上的,一般用於日常法事中。道教叢林有擊鼓聚眾上殿作日常功課的。
一般講究的是三通鼓後開壇誦經,鼓的打法同大鼓技巧差不多,大殿主在燒香時還要敲燒香鼓。其實殿鼓多用於法事中,鼓是道教壇場中的“法器之王”,一般壇場上,尤其是拜斗禮懺或放焰口,執鼓者多是請一些退下來的老高功或有經驗的老經師擔任。
陝西由王嗣林道長流傳下的《小寡婦上樓》便是在鼓上發揮的豐富多彩,拍手叫絕,為眾道徒及信教群眾所喜愛。
3 手鼓-所謂手鼓即手中拿著敲擊的鼓。有帶手柄的,也有不帶手柄的,一般多用於在殿外出壇“轉天尊”、或者“上天地疏”、“祝將”、“祭孤”、“攝召”等道場。
有的執鼓師因其只能一隻手擊鼓,一隻手拿鼓,故將其鼓打法稱之為:“一馬單占”,鼓點也很好聽。
總之,道教的“鐘鼓之樂”屬純粹的中國古禮樂文化,現在我們看來,“鐘鼓之樂”的音域、音律、音色和音量遠不能表達一個具有一定程式和一定交響性的音樂思維。但是,它在人類音樂史上,甚至人類文化史上的意義給予多高的估價都是不會過份的。
它僅以音域、音律、音量、音色再加上它雄健鋼毅的體態,深沉的刻飾,象徵性的銘文,已足夠表達出一種無限、原始、單純、質樸、甚至還處於混沌狀態的宗教感情和信仰,體現了先民們的寄託、希望與膜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