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

清宮大盤讀鬥彩(圖)

 新浪收藏

鬥彩瓷器鬥彩瓷器鬥彩瓷器局部鬥彩瓷器局部
鬥彩是自明代萬曆年間發展起來的著名的中國瓷器製作工藝,並在此後逐漸成為彩瓷發展的基礎,甚至日本伊万里古瓷也是根據我國的鬥彩發展出來的。 在2014年香港蘇富比的一場中國瓷器拍賣會上,一件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尺寸不過8.5厘米,竟然成為競拍的焦點,並以2.8124億港元成交,鬥彩的珍貴可見一斑。 現收藏在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內的一件清乾隆鬥彩八寶大盤堪稱鬥彩中的精品,以此可管窺鬥彩之精美。
據《雍正、乾隆官窯督陶大事記》記載,此鬥彩八寶大盤應為乾隆三年(1758年)燒造的,當時稱之為“五彩洋花八寶太盤”。 此盤高8.2厘米、口徑50厘米、底徑30厘米,如此碩大比較罕見。
盤內花紋共四層,內心繪雙鳳紋,四朵西番蓮環繞周圍,內壁按逆時針繪輪、螺、傘、蓋、花、罐、魚、結八吉祥紋,間繪彩色祥雲,內口以海浪、雜寶為邊飾。 外壁繪十二朵大葉纏枝蓮花。 足牆飾青花雙線圈。 圈足修胎規整,呈泥鰍背狀。 露胎處施護胎釉,細膩滑潤。 底有“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書款。 釉上彩不僅使用了綠、礬紅、絳彩,還使用了當時特有的藍、紫、黃、琺瑯彩等彩料,使畫面更加富麗。 此盤五色滿目,紋飾華麗,視覺效果強烈,加之器型碩大,富麗堂皇,又融入了佛教文化,盡顯清王朝鼎盛時期的皇家氣勢。
鬥彩又稱逗彩,是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裝飾品種,其預先在高溫(1300度)下燒成釉下青花瓷器,再用礦物顏料進行二次施彩,填補青花圖案留下的空白和塗染青花輪廓線內的空間,然後再次入小窯經過低溫(800度)烘烤而成。 鬥彩以其絢麗多彩的色調和沈穩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種符合明人審美情趣的裝飾風格。
如今我們所說的鬥彩,在清雍正之前劃分並不嚴格,多數情況下被統稱為五彩。 “鬥彩”一詞的首次出現,應是在清中晚期,《南窯筆記》(作者不詳,成書時間大約為清雍正至乾隆時期)中寫道:“成、正、嘉、萬俱有鬥彩、五彩、填彩三種。關於坯上用青料畫花鳥半體,復入彩料,湊其全體,名曰鬥彩;填彩者,青料雙勾花鳥、人物之類於坯胎,成後復入彩爐填入五色,名曰填彩;其五彩則素瓷純用彩料填出者是也。”
“湊其全體”是說將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因而許多探討有關鬥彩的文章一般都將以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方法繪製出來的彩瓷稱為鬥彩。 這應該說是一種籠統的歸類方式法,並不准確。 因為如青花與金彩、青花與紅彩、青花與綠彩、青花與五彩等眾多彩瓷,也是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產物,應該說這些都是一個系列的產品,但究竟哪一類為鬥彩呢?
在此,以最為名貴的成化鬥彩進行分析。 成化鬥彩的彩繪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一種是用青花在瓷胎上以雙鉤線的方式勾勒出紋飾的輪廓線,罩上透明釉,燒成淡描青花瓷器後,再在釉面上青花雙鉤線內填以所需色彩,而後再入爐烘燒製成。 簡單來說,這類彩瓷的器表紋飾不論是二方連續圖飾還是其他類型的裝飾圖案,都有清晰的青花輪廓。 這種畫法符合《南窯筆記》中的“填彩”說法。
第二種是用青花在瓷胎上勾出紋飾輪廓線的全體或主體,同時加上青花渲染的局部紋飾,上透明釉,經高溫燒成青花瓷器,再在瓷面上根據紋飾設色需要採用多種不同的方法施多種彩,再經爐火烘燒而成。 這種畫法的器表紋飾展開後宛如一幅繪製精巧、色彩宜人的圖畫。
中國瓷器在宋代之前大都以單色釉為主,從明代開始,無論官窯還是民窯都偏向於彩繪瓷器,開始步入色彩斑瀾的彩繪世界。 明成化鬥彩名盛一時,成為後世爭相仿製的對象。 發展到乾隆時期,中國瓷器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稱得上是一個歷史高峰,其精美奇巧的工藝、繽紛絢麗的釉色、華美多姿的紋飾,無不堪稱一代瑰寶。 當時的鬥彩在胎釉、色彩、造型、繪畫等方面有了進一步發展,即在繼承前人的傳統上,更趨精緻殊麗。 現在,我們可以從乾隆三年燒造的這款簡潔精美、色彩繽紛、富麗堂皇的“五彩洋花八寶太盤”上讀出些許鬥彩的精妙來。 (李詠詠)
(來源:中國商網—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