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7日 星期五

禪意思維的九種境界

一、安靜
乾一行愛一行,不好高鶩遠,不朝三暮四。 所從事的事情,所面對的事情,一定要從腳下做起,從今天做起,在生活中培養這種能夠安下心來的性格。
不急燥,不煩躁,那怕特別繁忙,那怕今天晚上趕飛機,也不著急,安於你已經面臨的那件事情的全過程,那麼在修練和生活中就容易靜下來,坐能坐得住,站能站得住,一種非常安穩的狀態。
二、平靜
由安靜進入平靜,平常待人接物要心平氣和,要善於尊重所有人,在對所有人進行交往當中,不要輕易帶情緒即或有情緒也要善於調節,調節到自己沒有情緒,別人更看不出你有情緒。 那麼,你的生活,你的修練就容易進入平靜狀態。 修煉講究“戒”、“定”、“慧”,要戒掉我們急燥的毛病,煩躁的情緒。
三、寧靜
由平靜才能到寧靜。 寧靜指的是安寧、慈祥的、和諧的,就是有一種特別安詳的感覺。 自己和別人對你的印象總是安祥的,那就比平靜更進一步了。 安寧、安祥這種寧靜,只有靠平常生活中去訓練,在生活中又全靠慈悲心腸,全靠自始至終對所有人慈悲,而不是對一部分人慈悲。 一旦慈悲心腸有,那麼後面就是智慧。
四、定靜
定靜就是通常所說的定力。 重點指的是你在生活中,修煉當中,面對所有現象,所有感覺,包括沒有感覺,你都能夠做到順其自然,穩如泰山,不急於求成,不刻意追求什麼,不是非要執著一個什麼感覺出來。 能夠勿揚勿棄。 好的信息不去有意識地促長它,不好的信息不去跟它對著幹,最多把它放到倉庫裡面。 能夠做到正確對待自己的生活和修煉反應和現象,絲毫不動念頭,不動過份追求的念頭,這就是定力中間的定靜。
五、虛靜
只有定靜訓練好以後,才能由定靜進入虛靜。 所謂虛靜,重點指的是清虛狀態的一種入靜。 清虛指的是清除了雜念,清除了病因,清除了病症,清除了病態,身體內心輕鬆了,肉體健康了,這麼一種狀態。 在修練修行當中,要把私心雜念清除,要把疾病清除,要清除肉體內臃腫的、多餘的水分,多餘的脂肪,多餘的包塊。 這一些對虛來講都是實的東西,要清除。
虛靜是針對實來講的,實的東西要排除,排除不了就轉化,那麼人就處於在一種內心比寧靜更深層的恬靜狀態。 虛靜要靠什麼訓練呢?靠平常謙虛、好學、博學來培養。 一個人要自始至終把自己看得比別人小一些、低一些。 有一個謙虛的狀態,在生活和修行當中就容易進入虛靜。
六、空靜
空靜就是進入更深層次的一種狀態、一種意境,不僅是謙虛,它比謙虛更深,不僅是清除雜念,比清除雜念還要深,所有雜念、所有想法都沒有。
空靜靠什麼訓練呢?在生活當中對所有人、所有事不要太在意,不要看得那麼嚴重,不要把那件事情看得好像是非怎麼樣不可。 不要讓人感覺到你在威脅別人,才能空靜。 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強求,好的、壞的都是這樣,那就空靜了。
七、真靜
由空靜才能到真靜。 真靜是真正的入靜。 古人稱之為脫胎換骨,重新做人,改頭換面,煥然一新,這是真正的入靜。 要在平常生活當中善於發明創造,善於注重任何一個微妙的現象,追根究底,發現新現象,發現新課題,發現新規律;要對你所涉足到的方方面面的、微觀上的、宏觀上的所有秋毫之事,都要善於觀察得清清楚楚,善於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還有知其所以然而然。 要有一個科學家的探索精神,科學地追索精神。 在平常生活當中要注意這方面的培養,對每一件事情你要善於不斷創新才行,不要吃老本,那麼才能夠真靜,這是真正入靜的真靜。
八、明靜
明靜是什麼意思呢?明白的意思。 明白你的事情,明白周圍的事情,還有一個通身透明。 就是說自己能夠明白,也包括反觀功能對自身的內臟看得很清楚,對自身所面臨的事情也看得很清楚;明白自己,明白事物,明白真相。 進入狀態後,你就能夠判斷哪些信息是好的,哪些信息是不好的,甚至能判斷這個信息來源於哪裡。
怎麼樣才能明靜呢?怎麼樣才能明白呢?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所有事情善於聯繫,要善於全面地看待事物,要培養一種全局觀點,對生活當中每一事情要看到三面,要看到前、中、後,上、中、下,要從全方位地觀察事物,要培養這種性格。 那麼你才能明靜。
九、靈靜
靈靜就是要我們把生活的事靈活的處理得很圓滿,不只是考慮得很圓滿,一定要解決得很圓滿,這中間就有能量,能量就來源於你在生活當中,靈活的把所有事情解決圓滿。 靈靜重點指的是在通身透明的基礎上,進入到能量階段,自己能夠把握自己,也能夠把握周圍。
怎樣才能培養靈靜呢?需在生活中註意到整個事物內在的規律,要注意所有事物的相互作用力,要注意整個三維空間甚至多維空間我們所涉足到的任何事情的相互作用,要善於分析任何事件、任何人與你自己與他人方方面面的聯繫,要考慮到聯繫的那個媒介、那個能量,注意到方方面面的作用,再把所有事情連起來處理對待,那你就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事情對你影響,對別人的影響,對上上下下的影響,因此你會處理得非常圓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