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奇石形似炸棗還有餡港商願出1億港幣購買

東北新聞網

圖片奇石炸棗圖片奇石炸棗
據海西晨報報導30年前,廈門同安蓮花鎮的一位村民偶然獲得一塊奇石,它形似炸棗、古樸逼真,卻不知價值幾何。 30年後,家人請專家鑑定,​​得知奇石估價不菲,這令收藏者狂喜不已。26日,收藏者的家人楊先生聯繫記者,講述了奇石背後的故事。
形似炸棗還有餡
楊先生告訴記者,奇石由他的叔叔收藏,而他叔叔在國外出差,暫時無法將奇石提供給記者觀賞,但他帶來了奇石的照片。
照片上,這塊奇石有成人的巴掌大小,表面呈黃色,有細小的紋路。 奇石邊緣有一個缺口,通過缺口可以看見黃色表層裹著一層較厚的白色石塊,再往下,靠近石頭中心的地方,有一條較大的縫,縫隙的周圍是或黑或黃的石渣滓,像極了芝麻餡兒。 記者註意到,這塊奇石的外形很像閩南傳統食品——炸棗。
據楊先生介紹,這塊奇石很有分量,觸感也與其他石頭不同。 “至少有一斤重,拿在手裡沉甸甸的,觸感冰涼。”楊先生說,奇石的缺口不是人為加工的結果,而是天然形成。
30年前偶然購得
楊先生告訴記者,奇石是他的叔叔偶然購得的,“我叔叔很喜歡收藏,家裡有不少瓷器、古玩和石頭。改革開放之初,叔叔是村里僅有的幾個會開拖拉機的人,每天幫鄉親們拉石材。有一天,他開拖拉機到翔安一個靠海的村子,得知村里有人收藏了一塊奇石,於是上​​門拜訪,並用高價購回”。
回到家後,楊先生的叔叔將這塊石頭視若珍寶,鎖在保險箱中。 “30年了,我總共才看到過4次。見叔叔如此喜歡這塊石頭,我便建議他請專家鑑定。”楊先生說。
據楊先生介紹,上個月底,國內著名文物鑑定專家蔡國聲來到廈門,對奇石進行了初步鑑定。“蔡國聲說此石是石英石,出自淡水河中,石料密度較高, 材質較硬,不易損壞。它形似閩南炸棗,可與台北肉形石——東坡肉相媲美,世間罕有,價值連城。”楊先生告訴記者,蔡國聲將此石命名為“奇石炸棗”。 最終鑑定報告還未出
楊先生向記者提供了鑑定單據,上面寫著:“從淡水中撈出,天工造物。”初步鑑定結果令楊先生的叔叔喜出望外,他表示,曾有古玩投資公司估價,稱“奇石炸棗”的價格為5000萬元至8000萬元,有一位港商聞訊後,願意出一億港幣購買,但楊先生的叔叔並沒有同意。
楊先生表示,儘管蔡國聲已對奇石進行了初步鑑定,但最終的鑑定報告還要過一段時間才能拿到,他希望是個好消息。
來源:福州晚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