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春秋晚期青銅帶流甗

 收藏快報 
春秋晚期青銅帶流甗 春秋晚期青銅帶流甗
江蘇鎮江張劍
中國古代文明悠久而深遠,青銅器是其縮影與再現。 其獨特的器型、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向人們傳達了古代生活的豐富多彩。
青銅禮器是奴隸主貴族用於祭祀、宴饗、朝聘、征伐及喪葬等禮儀活動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級和權力,是立國傳家的寶器。 它們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工藝精美,通常可分為食器、酒器、水器、樂器等四大類。
甗,古代蒸器,食器類,由兩部分組成,上為甑用以盛米,下為鬲(或釜)用來盛水,中有箅以通蒸汽,使用時置於火上,將鬲(或釜)中之水燒開,利用蒸汽將甑中之物蒸熟。 甗的器體有上下合體,亦有上下分體,流行時間較長,從商代早期綿延至戰國晚期,初期數量較少,商代晚期開始增多。
1979年3月江蘇鎮江丹徒諫壁糧山大隊出土了一件春秋晚期青銅帶流甗(見圖)。 該器通高58厘米,口徑40.3厘米;器型為合體式,上為甑,下為三足釜,口沿凸出一圈可以承蓋,兩旁鼓出雙耳,上扣兩個吊鏈,腹上有凸弦紋三道,釜作扁圓形,三短蹄足,在甑釜相接的內部有八個凸出的半圓形托,用以托箅,外部有一注水口。 釜底有很厚的煙炱痕跡,器蓋和箅均無,可能屬於竹木製品,已腐爛無存。
由其耳上之吊鏈、注水管(或流)及短矮之釜足來看,此甗當系懸吊使用。 這種推測基於以下幾點理由:1.吊鏈必起懸吊作用,否則形同虛設。 2.釜足過於矮小,若置於地上,離火太近,火力勢必太弱,而懸吊使用則可增強火力。 3.置於地上也好,懸吊使用也好,笨重的青銅器都存在一個注水倒水的問題,與其吃力地搬動器物,不如設計注水孔(流)來得方便,既可事先直接由器口注水,又可中途在孔中添水,也可直接通過注孔直接將剩水倒出,使用時,後者只需將器身蕩開一個小角度即可。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該處把孔稱為流更為確切,它更可能是為傾倒剩水而設計的,這樣可免去上下搬動笨重的青銅器物。
鎮江地區青銅甗出土較少,同樣器型還見於江蘇六合程橋三號墓,設計者充分考慮了其實用性,構造極其科學合理,工藝奇巧,妙奪天工,是春秋時期不可多得的文物精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