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千餘年藝術文化延續,是炎黃子孫共同責任,在復興中國夢的指引下,和睦共處、團結友愛,讓全球華人緊密團結在一起,唱響民族團結一家親不要忘本與根,也使中華文化藝術要薪火相傳,立天地之心,立生民之命,在中華優秀文化的啟迪之下,開萬世之太平。與北京車管家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於2017年7月向台灣新北市提出申請註冊,為中華新聞社。並於八月六日台灣新北核准,經登字第1068123401號函註冊登記,並於2021年6月2日經台灣新北市經濟發展局核准商業變更登記,即日起更名為中華聯合新聞社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海峽導報報導─南菁書法學會名譽理事徐淑芳,痴迷牡丹的台灣畫家
牡丹花,富麗端莊、雍容華貴、芳香濃郁、花大色艷,素有“花中之王”、“國色天香”的美譽。徐淑芳給導報記者的第一印像也是氣質典雅、溫潤可親,這或許就是與長期寄情牡丹、描繪牡丹的氣息相通吧。
徐淑芳出生於台灣彰化,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畢業後,服務教育界二十八年。因從小痴迷水墨,自台北金華中學退休後,專心投入藝術創作,浸淫書畫天地,在工筆花鳥上卓有建樹。
善用工筆呈現自然之美好
徐淑芳的工筆花鳥師承台灣畫家王榮忠,“以畫話物、以物表情”,以真摯濃厚的情感,藉寫實與工筆的繁複技法,將自然界美好事物一一呈現。
在花鳥之中,徐淑芳尤愛畫牡丹。
自古以來,牡丹象徵著富貴、繁榮,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士大夫的情趣相比,它的審美指向更具民間性,是庶民階層喜歡的花卉和畫材。難怪南宋山水畫家李唐寫詩歎曰:“雪裡煙村雨裡灘,看之容易作之難。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胭脂畫牡丹。”
但要把牡丹畫好,特別是要能夠做到雅而不俗、雅俗共賞,則需要相當的功力與不凡的境界。
欣賞徐淑芳的牡丹畫作,雍容牡丹華貴而開,那種濃郁的古典美撲面而來,細賞畫中的每一朵花,瑰麗之姿淋漓盡致,使畫卷既豐盈又唯美。在繪畫技巧上,以白描、勾填和沒骨等三種筆法及色澤重輕、濃淡、厚薄的精微搭配,如游藝丹青,整幅作品色彩鮮豔卻不流俗,筆法嚴謹卻不守舊,構圖新穎卻不誇張,好似牡丹花在宣紙上的另一次盛開。
台灣南菁書法學會柯沛鴻理事長評價道:徐淑芳的工筆花鳥畫,在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了各畫種的長處以及外來繪畫的營養,突破了傳統的形式,正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赴洛陽賞牡丹而畫功大進
徐淑芳的牡丹畫得好,緣於她是個愛花之人,更對牡丹情有獨鍾。
平時只要見到牡丹,徐淑芳就會停下來靜靜欣賞、細細揣摩,牡丹那碩大飽滿的花頭、枝繁葉茂的身姿,都不斷觸動著她的創作靈感。
台灣觀賞牡丹的最佳去處是南投的杉林溪,3、4月間,這裡有多達50多個品種的萬株牡丹繽紛盛開,園區處處飄香,充滿詩情畫意。每年的這個時候,徐淑芳總是要前往賞花、寫生,用畫筆記錄牡丹的華麗綻放。
2011年,徐淑芳還專程到洛陽觀賞牡丹,在那裡她見到了近千個品種的牡丹,紅白黛綠、奼紫嫣紅,讓她驚呼大開眼界,畫功由此大進。 “閱盡大千春世界,牡丹終古是花王”,從手寫丹青的那一天開始,牡丹已經成了徐淑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枝一葉總關情,這也是其牡丹畫的獨特魅力之所在。
導報駐台記者 王煒 文/圖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