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祥雲造型的房檐。 海口晚報黃一冰攝樑柱下的靈獅雕像,雖然有些受損,但依然栩栩如生。 海口晚報黃一冰攝鎏金的木雕像,散發出濃濃古意。 海口晚報黃一冰攝
作為中華媽祖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山路天后宮承載著海口老城區不可割斷的文脈。 2000年6月15日,海南省海口市政府將天后宮遺址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不久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2月,曾一度是私人店鋪倉庫的天后宮,產權正式歸屬市文體局,隨後啟動修繕工程。2013年11月,經省文體部門批准,海口天后宮開始修繕。
2014年6月30日下午,記者來到中山路騎樓老街,穿過一條小巷,見到了隱藏在民宅里的天后宮。 已有700多年曆史的天后宮,建築和雕飾散發出濃濃古意,尤其是廟宇門扇上的木雕工藝,精緻優美讓人嘆為觀止。
在天后宮的東廡,由於屋頂已經被拆除,光線比較充足,記者得以近距離清楚地看到各種精美的雕刻。 嬉戲玩鬧的靈鳥、颯爽出陣的天將、翻騰怒哮的神龍……雖有受損痕跡,但依然可見當年建築的恢宏氣勢,那些草枝形紋飾、神獸和海洋生物雕塑,栩栩如生。
海口市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羅家善介紹,天后宮屬於潮州建築風格,雕飾以龍鳳為主。 天后宮修繕工程包括遺址的臨時建築拆除及保護性拆除,還有正殿、過亭、東廡、寢宮等修繕項目。 “為保證修繕的原汁原味,主要施工材料仍在福建後期加工,導致目前工程進度緩慢。”
據介紹,海口天后宮是目前國內留存規模較大、選材上乘、樑架木雕工藝精湛繁複的媽祖廟。修繕工程本著最小限度干預、最大限度保留歷史信息的原則,修舊如舊,還原本來面貌。 (記者陳小萍)
文章來源:海口晚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