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玉帶鉤春秋青銅鎏金鑲玉帶鉤
帶鉤,即掛鉤,又稱“犀比”。 系古代人們用於服飾中掛鉤的器物,類似今天我們的皮帶卡,材質種類繁多,有銅、金、銀、玉、石等。 它是由鉤首、鉤身和鉤鈕三部分組成。 鉤首用於鉤連,鉤鈕則起固定作用,形制也是異彩紛呈:鉤首有龍首、螭首、馬首、禽首等;鉤身有長條形、S形、方扁形、曲棒形、琵琶形等;鉤鈕有圓形、方形、餅形、橢圓形。
帶鉤的發展歷史悠久,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秦漢以後廣為流行,《詩經·曹風》中有“淑人君子,其帶伊絲”的記載,《淮南子·說林訓》中也提到了“滿堂之坐,視鉤各異”。 文獻上曾記有一則有關帶鉤的故事:傳說春秋時齊國管仲追趕齊桓公,拔箭向齊桓公射去,正好射中桓公的帶鉤。 桓公裝死躲過了這場災難,後成為齊國國君。 他知管仲有才能,不記前仇,重用管仲,終於完成霸業,此事傳為千古佳話。
另據近年來田野考古發掘資料表明:早在四千多年前的良諸文化遺址中就已出土過少量的玉帶鉤,山東蓬萊、河南洛陽、陝西寶雞、湖南湘鄉等地墓葬也出土銅帶鉤;山東臨淄郎家莊1號春秋墓和陝西鳳翔高莊10號春秋墓出土金帶鉤以及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墓出土玉帶鉤。 特別是玉帶鉤啟用更早,它的發展更為有序可循。
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良諸文化開始,歷經春秋戰國、秦漢,唐宋玉帶鉤仍有漢代遺風,至元、明、清特別是在清代,玉帶鉤玉質選材講究,注重紋飾,精雕細刻,玲瓏別緻的巧奪天工之作,大量出現。
帶鉤本質就是現今的鈕扣,它是我國服飾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作為服裝上不可缺少的配件。 隨著服飾的演變也隨之相應而發展,對推動人類服飾的改革,發展都發揮過重大作用。我國鈕扣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同時還表現出它的材質美、造型美、裝飾美,在服裝上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體現了服飾文化獨特風格與魅力,故有人把鈕扣比作人體包裝的眼睛,真可謂一語中的。
如何來鑑別玉帶鉤? 那就得從我國歷代玉帶鉤的發展特徵說起,因為從早期開始,玉帶鉤的形制和紋飾均有個從簡單到復雜、從素面到紋飾、從粗糙到精緻的發展過程。 如新石器時代良諸文化出土的玉帶鉤,短而寬,正面呈長方形,兩端下卷,一端兩側對鑽而成的圓孔,另一端捲成彎鉤形,素面,為我國玉帶鉤的初始狀態。
至春秋戰國,玉帶鉤形制有所發展,這時的玉帶鉤已具備有鉤首、鉤身、鉤鈕三個部分的結構,而且因為這時衣著形制發生重大變化,開始出現上衣、下裳聯為一體的穿著。 這種服裝製度的改革,給帶鉤的使用與流行帶來了契機。 秦漢時期的玉帶鉤,製作開始講究,刀法簡樸大氣、琢磨精而細膩,紋飾開始多變,鉤首頸部漸細長,鉤身寬而略薄,鈕端多呈扁平狀的橢圓形,鉤首著力突出禽鳥或獸的動態美感,同時出現淺浮雕卷雲紋,鉤身出現琵琶形。
唐宋時期玉帶鉤,早期仍帶有漢代遺風,鉤首開始出現禽鳥形、獸面形,但紋飾簡練,多淺浮雕,鉤鈕多矮圓餅形。
至元代玉帶鉤,鉤首多為淺浮雕龍紋、花卉紋,而且龍紋鉤首多瘦長、扁薄,龍面額平整,鉤體多雕有螭紋、荷蓮紋及花卉紋等,鉤體略大,鉤鈕多貼體背,鈕端多扁圓形。
明代玉帶鉤較元代複雜,流行龍紋鉤首,龍頭短寬而激昂,嘴張開,大眼凸現,給人以凶悍威猛之感。 直到清代,玉帶鉤開始由實用器向玩賞品轉變。 這時注重選料精良,玉質皆上乘,數量繁多,採用浮雕、透雕等技法,精益求精,鉤身紋飾多樣,構圖精美,成為清代玉帶鉤總體特徵。 這時除龍首外,還有獸首、禽首等等,其紋飾更是豐富多姿,大量融入了反映人們渴望的紋飾。
(文章來源:收藏快報安徽望江宋康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