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古錢幣鑑藏:由馮道當官之道細數五代十國珍稀美泉


由馮道當官之道細數五代十國珍稀美泉
來源:華夏古泉網
中國歷史中有過兩次大規模的分裂階段: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 而本期主人公馮道就出生在二者中更為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 北方經歷了梁、唐、晉、漢、周等幾個唐朝藩鎮割據政權,而南方十國往往會尊五代為正朔。
馮道生於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卒於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 五代時期政治家、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 曾經侍奉五朝、八姓(八個家族)、十一帝,“​​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前後為官四十多年,堪稱中國官場史上的不倒翁。 而對於泉友來說,恐怕要羨慕死他。 五代這幾個國家出過不少的珍稀美泉,可這些珍稀品,當年馮道估計根本就沒當回事兒。
下面在介紹馮道的同時為大家列舉一下馮道可能用過的錢,保證讓您目瞪口呆……(圖片出自華夏古泉網www.hxgqw.com圖庫)
唐·开元通宝唐·開元通寶
五代五代
馮道出生在“為農為儒,不恒其業”的家庭。 年輕時品行純厚,不恥清貧,事親孝而為學勤,頗有古風。 唐末天祐年間,馮道曾任劉守光的參軍,因常陳利害而惹怒劉守光。 劉守光失敗後,他逃到太原投靠當時在河東任監軍使的宦官張承業,當了巡官。 後張承業把他推薦給晉王李存勗,被任命為河東節度掌書記。
桀燕·永安一千(罕见)桀燕·永安一千(罕見)
桀燕·永安一百(华夏古泉网2011年12万)桀燕·永安一百(華夏古泉網2011年12萬)
桀燕·永安五百(国家博物馆藏、无拍卖纪录,极罕见) 桀燕·永安五百(國家博物館藏、無拍賣紀錄,極罕見)
桀燕·应圣元宝背拾(2011年 中国嘉德57.5万)桀燕·應聖元寶背拾(2011年中國嘉德57.5萬)
桀燕·顺天元宝背千(2011年 中国嘉德115万) 桀燕·順天元寶背千(2011年中國嘉德115萬)
後來李存勗滅後梁,建立後唐(923年),即任命馮道為戶部侍郎,充翰林學士。 李存勗死後,李嗣源繼位(926年),是為後唐明宗,拜馮道為端明殿學士,後又升遷為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也就是相當於宰相的職位。
后唐·天成元宝(稀见 早年评为五十名珍之一) 後唐·天成元寶(稀見早年評為五十名珍之一)
後唐明宗過世之後,兒子李從厚繼位(933年)。 四個月後,李嗣源的義子李從珂起兵篡位。 雖然說在紛亂的五代中,兵變造反早非奇事,但馮道卻在這次事件上,扮演了一個違反中國忠君思想的角色。 當他知道李從珂造反,皇帝逃往石敬瑭的軍中,他第一個反應不是前去護駕皇帝,而是帶著文武百官迎接新的皇帝,於是李從珂得以順利登基,是為後唐末帝(934年)。 到底有沒有“清泰元寶”,恐怕馮道是最清楚的。
有違所料,李從珂並沒有重用馮道,而且免去了他的宰相之位,讓他到大荔去當節度使,後來又召他回朝,給他當了一個沒有實權的司空。 不久後,石敬瑭借助契丹的力量起兵造反,奪取了帝位,建立後晉(936年),馮道又恢復了宰相的官職,並且受命出使契丹,以表兩國友好。
后晋·天福元宝(官铸较少见,市场价5000元左右) 後晉·天福元寶(官鑄較少見,市場價5000元左右)
相對於中原的紛亂,契丹顯得兵強馬壯,而後晉得以建國,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得到契丹的幫助。 後晉必須依附在契丹之下才得以存活,因此馮道的出使成了一個向契丹示好的關鍵。 在他從契丹回來之後,石敬瑭便把樞密使廢掉,併入中書省,於是軍政大權都集於馮道一人身上。
辽·天朝万顺(甚为罕见)遼·天朝萬順(甚為罕見)
辽·通行泉货(罕见)遼·通行泉貨(罕見)
辽·神册通宝(珍罕) 遼·神冊通寶(珍罕)
後晉的命運,就像五代中的任何一朝一樣都是短暫的。 不久之後(946年),契丹國主耶律德光率大軍南下,滅了後晉。 馮道憑著他圓滑的處事態度,在和耶律德光會面之後,又當上了遼的太師。
辽·天赞通宝(珍罕)遼·天贊通寶(珍罕)
辽·天显通宝(极罕见)遼·天顯通寶(極罕見)
辽·会同通宝(珍罕见) 遼·會同通寶(珍罕見)
遼在中原的統治並沒有維持太久,由於地區人民的反抗,使得遼於不久後即撤兵北還。 趁此契機,昔日石敬瑭的部下劉知遠奪權稱帝,建立了後漢(947年),而為了拉攏前朝遺老,劉知遠封馮道為太師。 就像五代常見的模式一樣,劉知遠的手下郭威後來起兵篡位,建立了後周(951年),同樣也封馮道為中書令。 954年,馮道以七十三歲高齡過世,後周世宗為其輟朝三日以示哀悼,追封瀛王,諡文懿。
后汉·汉通元宝(此版式稀见)後漢·漢通元寶(此版式稀見)
后周·周元通宝 後周·周元通寶
馮道從政三十餘年,經歷了五朝(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還有契丹)十一位國君,且做得都是宰輔級官員,可謂位極人臣。 歷經桀燕皇帝劉守光、後唐莊宗李存勗、後唐明宗李嗣源、後唐閔帝李從厚、後唐末帝李從珂、後晉高祖石敬瑭、後晉出帝石重貴、遼太宗耶律德光、後漢高祖劉知遠、後周太祖郭威後、週世宗柴榮等帝王。
古時候講究忠孝節義,對馮道作出正面評價還在於他對中原百姓的愛護與救助,這裡就涉及到人們對於“忠”這個概念的不同理解。 新近有一位作者藍知客對於“忠”字的概念提出了拷問:何為忠? 是忠於統治者個人? 還是忠於這片土地、忠於這裡的人民? 罵馮道的人,都是站在皇帝的角度上,皇帝凌駕於法規之外,所有規則只用在別人身上,他們可以為了皇位爭得死去活來,做大臣的卻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否則就是不忠不孝。 他們所謂的忠,只是對皇帝這個特權階級的忠,全然不管臣民的死活,這未免是一種奴才思想,而馮道忠的對像是民,他甘願背負罵名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實事,這才是真正對得起天地良心的忠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